APP下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2016-05-05靖国华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创新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法治教育创新,要转变观念,加强队伍建设,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创新到教育环境净化,切实推进制度保障。

【关键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高校法治教育;创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蓝图,开启了国家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新篇章。《决定》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1] 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不管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有所创新。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法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高校法治教育不是指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而是指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接受基础法律教育的过程,它重在培养青年学生良好的法律习惯、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较高的法律意识。但是当前高校传统法治教育在发挥其应有作用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局限:

教育对象法律基础薄弱、法律意识不强。中学阶段虽然也有法律知识学习,但多数是碎片式、应试型的,而且即使经过大学阶段的法律课程学习,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学生对法律基础常识的掌握并不乐观,运用法律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并不强,比如对“当你遇到自身权利受到损害的情况时如何处理”进行调查,52%的学生表示如果情况不严重就自认倒霉不愿意继续追究损害者的责任,而在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学生中,有73%的学生并不十分清楚维权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教育载体缺乏独立性,教育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众所周知,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后,《法律基础》课程被取消,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这门课程中,法律内容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尤其2013年新教材修订之后,实体法内容大大缩减,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法治教育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大打折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受现实社会大环境中功利主义的影响,对课程并不重视,法治教育的价值实现面临困难。

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方式比较单一。一方面,受师资不足的影响,高校法治教育教学基本上是合班上课,课堂大,人数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受到很多限制,传统教育模式多是理论讲授,多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在传统课堂上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实践,受时代影响深刻,传统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在上述局限存在的情况下,高校法治教育若要实现真正发展,就必须结合时代条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二)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学生成长成才、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学生个体角度而言,能给学生更多参与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青年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调查的问题中,您觉得当前做好高校法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有哪些?(请按重要程度选三项)有7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如下三项:有利于培养学生做遵守制度的守法公民;有利于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避免无端损害他人权益;有利于学生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会自我救助。

高校法治教育创新,从社会层面上看,可以提高人们对高校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调整和重塑,推动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当代大学生具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权利,高校决策机构只有在决策前充分了解学校的情况和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并在决策过程中反映出他们的合理要求,该项决策才具有合法性和执行力基础。高校法治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于使学生相信学校会严格按制度规定依法治校,因此,高校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各种校内外问题的协调和解决,有利于高校决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稳定、和谐和法治校园建设。

(三)高校法治教育创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党执政兴国和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部署了国家法治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从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体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四个方面对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期望。

高校法治教育的对象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青年学生是决定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向和进程的知识与智慧群体,作为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实践主体,他们注定是未来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理性塑造者、实际控制者和建设者。他们的法治思想、法治意识和法治水平直接决定着未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少年强,则国强。同样,少年懂法、守法、用法,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善于用法治思维方式维护权利、解决纠纷,国家的法治社会建设就有了牢固的基础和支撑。当年轻的大学生们采取更科学的方式、更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并自觉将法治教育的理念外化为行动时,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法律氛围,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

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首先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意味着法治教育应该涵盖教育的各个层次、不同领域,渗透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种全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教育,整个社会不再有法治教育的空白地带,法治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法治变为国民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2]这就需要国家对法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明确法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范围的法治教育的原则、标准、内容和方式,并使各个阶段的法治教育有效衔接。高校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尤其是法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需要明确定位,根据高校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发育特点和认知能力,构建新的法治教育模式。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还要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和新的时代发展、新的技术创新相联系,只有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增强自身的吸引力,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它的重任。要坚持把高校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持续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

(一)理念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民众法治观念的增强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管子·任法》曰:“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整个社会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必须从根本上增强全体民众的法治观念。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全民法治知识的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基础性工程。如此说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高校的法治教育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希腊文idea)”。理念具有客观性、根本性、全局性、深刻性等特征,因此,理念更新是一切改变的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全民法治知识普及和法治观念的养成,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从“法制”到“法治”的改变,正是从偏重静态的制度建设到强调动态治理过程的转变。高校法治教育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信息时代”,必须进行理念更新,应以培养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理念为目标,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二)队伍建设

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都要依赖于人的作用的发挥,队伍建设是高校法治教育创新的根本。法国教育家埃米尔·涂尔干认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及未来的工作态度,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吸收,教师队伍是解决所有教育问题的关键,高校法治教育实现创新关键也在于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政府部门和高校要提供更多机会拓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工作动力。

同时,还要做好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学生干部作为青年学生的一份子,对自己的同伴有更多的了解,与同伴交流也更多了亲近感和认同感,高校法治教育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努力,应坚持学生干部选拔制度化、规范化,让真正有才能、立场坚定的学生加入学生组织,并切实发挥学生组织在学校决策中的作用。

(三)制度保障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高校法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一,加强教育过程实施。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并形成长效机制,是推进制度建设,加强法治教育创新的前提。教育内容优化是基础,必须将授课内容进行整合,并及时更新,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教育内容能够被教育对象接受,除了内容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教育方式的多样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合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可利用新技术媒体,通过建立新的信息平台进行空间和知识拓展,教师将教学内容及相关教学资料放在自己的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让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平等对话,对学生中的偏激思想及时引导,延伸课堂教学。

第二,推进教育环境净化。“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法治教育环境改善首先源自高校本身,要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保证学校事务依法管理;但是说到底,高校法治教育创新必须切实推进整个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净化,只有全社会都遵守制度、维护法律的权威,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高校法治教育才能得到根本改善。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14.10.24,http://news.xinhuanet.com/2014-10/28/c_1113015330.htm.

[2]郭文婧,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明网-时评频道,2014.10.25,http://guancha.gmw.cn/2014-10/25/content_13647253.htm.

课题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项目——“微博时代”高校法制教育模式与路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Y201329008)

作者简介:

靖国华(1978-),女,河北邯郸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与法律教育、中国对外关系。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