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5-04李晓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李晓红

【摘要】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00例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中药熏蒸, 穴位按摩, 温针、中药塌渍、针刀等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腰椎间盘疼痛情况, 以及肢体活动情况, 并将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 对照组为91.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熏蒸、 穴位按摩等方式可减轻患者病症疼痛感, 具有加速治疗的疗效, 且治疗疗效显著, 可进行临床医学治疗推广。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4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外科疾病, 其发病原因主要为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组织退化, 在外力的作用下, 致使纤维环破裂, 导致腰部髓核组织从破裂地方突出[1]。在长期的突出下, 髓核将会对脊神经根施加压力, 导致患者腰部疼痛, 出现下肢活动不畅的现象[2]。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式,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自行休息后皆可达到缓解的疗效。本次以本院治疗的400例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分析, 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统计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进行非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400例, 其中男254例, 女146例, 年龄28~66岁, 平均年龄(46.5±6.6)岁, 对所有患者进行X光扫描与检查。其中, 椎间盘突出L4~5型患者253例, 合并椎管狭窄75例, L5~S1型患者52例, L3~4型患者20例。 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 各200例。

1. 2 方法 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卧床休息、中药熏蒸、穴位按摩、温针、中药塌渍、针刀等。卧床休息应选择硬板床, 尽量减少下床行动次数, 在卧床21 d左右后, 患者可用于腰部束带下床活动, 并在腰部束带的作用下促使脊柱位置逐渐趋于稳定。但在患者下地活动期间, 切记不可进行相关繁重工作, 并减少弯腰等动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中药熏蒸、穴位按摩、温针、中药塌渍、针刀等方式治疗。①温针治疗。将艾柱放置到针尾, 加热后将热量通过针身传递到体中, 这种温针疗法自东汉开始, 流传至今, 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②中药塌渍治疗。主要通过红外线灯对治疗部分进行加热治疗, 治疗前于患者皮肤上擦拭凡士林等润滑物, 在红外线灯的照射下, 使得患者毛细血管张开, 将中药放置患者病症处, 通过热敷加速对药物的吸收。③针刀治疗。在切开性手术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方法配合治疗, 将小针刀刺入患者病变处, 切割有害组织, 这种治疗方式治疗过程简单、治愈便捷, 通常治愈切口患者较为容易接受, 在正常护理情况下, 不易出现伤口感染等症状。④推拿治疗。推拿治疗穴位可设定为足部穴位治疗及腰部穴位治疗, 推拿手法包括先揉后按再推后拍的方式, 患者在治疗中保持腰部与腿部的放松, 推拿治疗1次/d, 30 min/次左右, 连续治疗12次记录患者病症变化情况。⑤中药熏蒸治疗。治疗前应在熏蒸机中放置一定的中药药剂, 中药药剂选择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分为寒湿型与湿热型。相对于湿热型, 中药药方可设定为土茯苓、川芎、金银花、刘寄奴、红花、当归、大黄等中药成分, 每种中药各15 g。 将中药进行水煎取汁300 ml。寒湿型, 中药药方可设定为制川乌、汗防己、桂枝、 羌活等药剂各15 g, 细辛6 g, 苍术12 g, 寒湿型患者出现血气郁结时, 可在药方中添加乳香、川椒等药剂, 同样对所有中药进行水煎, 水煎后装袋备用, 300 ml/袋, 在治疗前, 将药袋加热放置于患者腰部熏蒸, 每次30 min左右, 一般熏蒸1周, 2周以后对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评价。⑥恢复训练。通常患者在治疗间需卧床休息, 因此在患者治疗后, 应采取对应训练方式进行训练,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坐立等训练。

1. 3 疗效判定标准[3] 患者肢体麻木症状得到有效减轻, 几乎无疼痛症状为显效;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有效好转为有效;患者病症无明显变化时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 对照组为91.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通常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发于中年阶段人群, 但从事体力劳动、建筑工地, 亦或于公司白领等工作的中青年也较为容易患染腰椎间盘突出症[4-6]。近些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逐年增多, 如何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将成为当前医疗界着重解决的问题[7, 8]。从本次统计数据可知, 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 采用卧床休息、中药熏蒸、穴位按摩、恢复锻炼的等方式, 可在一定程度加快患者疗效, 减轻患者病症痛苦,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8.00%, 而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患者其总有效率达91.50%。运用卧床休息、中药熏蒸、穴位按摩、恢复锻炼温针、中药塌渍、针刀等方式的治疗效果显著, 可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由此可得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治疗非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中, 运用中药辨证治疗的方式, 即卧床休息、中药熏蒸、穴位按摩、恢复锻炼、温针、中药塌渍、针刀等方式, 可提升治疗效果, 且患者更易接受, 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许建文, 钟远鸣.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中国临床康复, 2015, 9(26):207-209.

[2] 蔡玉峰, 徐嘉.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甘肃医药, 2014, 33(1):57-59.

[3] 胡国安.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3):60-61.

[4] 黎飞猛,孙鸿涛,谢国平,等.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 5(3):11-12.

[5] 高国勇,镇万新,刘俊良,等.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 31(4): 290-292.

[6] 黄河,章海凤,付勇,等.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 2014(11):2689-2691.

[7] 李忠,李建兵.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新中医, 2015(9):113-114.

[8] 郑英俊,郭玉洁.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6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 35(7):87.

[收稿日期:2015-11-17]

猜你喜欢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