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東京與太原間驛路考

2016-05-04王文楚

中华文史论丛 2016年1期



北宋東京與太原間驛路考

王文楚

提要: 北宋太原在軍事、交通上占有重要地位,與首都東京開封府之間交通聯繫密切,構成了太行山東麓南北及井陘隘道驛路,惜闕完整系統的文獻記録。本文根據零散的史料,予以彙集整理,考證這條驛路詳細歷程,以補史載之闕佚。

關鍵詞: 北宋東京太原驛路

東京開封府郭下開封、祥符二縣,開封縣管東界,祥符縣管西界。*《元和郡縣圖志》卷七: 汴州郭下開封、浚儀二縣,開封縣“理東界”,浚儀縣“理西界”。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頁176,177。五代梁開平元年(907)遷都汴州,升汴州爲開封府,建爲東京,晉、漢、周至北宋因襲。《元豐九域志》卷一:“東京開封府,治開封、祥符二縣,大中祥符二年(1009)改浚儀縣爲祥符縣。”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頁2。治今河南開封市。*本文古地名今址,多據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6)《宋·遼·金時期圖》,北京,地圖出版社,1982年,以下不再一一注出,如有不同或缺者,予以注明。從京城北行,分成東西二驛路,東路由北城東門陳橋而出,東北行經陳橋驛。參《安陽集·次韻答崔公孺比部至陳橋驛來别相會》、《又次韻答夜宴陳橋驛》、《又次韻答陳橋話别》、《重九與諸親會别陳橋驛》。*韓琦《安陽集》卷一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089册,頁289上,下。《王文公文集·陳橋》:“走馬黄昏渡河水,夜爭歸路春風裏。指點韋城太白高,投鞭日午陳橋市。”*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四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頁533。據王安石詩,言由北南行,渡過黄河,經韋城縣至陳橋。《玉照新志》卷四:“陳橋驛,在京師陳橋、封丘二門之間。”*《玉照新志》,叢書集成本,2769册,頁64。自京城東北往陳橋驛出由京城北城東門——陳橋門。《東京夢華録·東都外城》:“北城一邊,其門有四,從東曰陳橋門。”*《東京夢華録》卷一,鄧之誠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頁1。《資治通鑑》後漢天福十二年(947)胡三省注:“陳橋在陳橋門外,有陳橋驛。”*《資治通鑑》卷二八六,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頁9331。陳橋驛設於陳橋鎮,屬祥符縣。*《元豐九域志》卷一開封府祥符縣有陳橋鎮,即陳橋驛所在,頁2。即今封丘縣東南陳橋。

《安陽集·重九與諸親會别陳橋驛》詩次《早發韋城》,*《安陽集》卷一二,頁289下。爲由陳橋驛東北至韋城縣之作。縣屬滑州,設驛。《王文公文集·給事中贈尚書工部侍郎孔公墓誌銘》:“公以寶元二年(1039)如鄆,道得疾,以十二月壬申卒於滑州之韋城驛。”*《王文公文集》卷八八,頁933。驛在今滑縣城關東南五十里。

陳橋、長垣、韋城驛路不僅是京都通往河北、河東各大鎮交通要道,亦是宋、遼二國使臣往返的重要驛道,*拙文《宋東京至遼南京驛路考》,載拙著《史地叢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頁173—188。稱爲“京北驛路”。北宋政府非常重視和關注驛路的安全和暢通,經常予以檢視和修治。《蘇魏公文集·奏乞修疊京北驛路》:“臣近經過京北韋城、長垣、祥符等縣界,多有積水,衝注道路五十步至百十步,泥淖沮洳,往來車馬阻滯甚多。……方今封域萬里,皇華四達,蠻夷面内,藩方職貢,皆由此塗北出。……臣欲乞特降朝旨,下開封府提點司指揮諸縣那官,檢視道路,應有水積泥淖阻滯處,並許量事差遣人夫,如法修疊,須令高廣,使往來者兩不相妨。”*《蘇魏公文集》卷一九,頁268上。

西路出京都北城東面第二門封丘門。《東京夢華録·東都外城》:“北城一邊,其門有四,從東曰陳橋門,次曰封丘門,北郊御路。”*《東京夢華録注》卷一,頁1。前引《長編》記宋太祖征北漢南返,見唐吉王從謙於胙城縣,“盧多遜燕從謙於(胙城縣)館”,是“北郊御路”。胙城縣屬滑州,設置驛館,治今延津縣東北三十五里。南宋與金二國使臣往返,仍行此道。《雲麓漫鈔》卷八:“自東京至女真所謂御寨行程: 東京四十五里至封丘縣,皆望北行;四十五里至胙城縣,腰頓。”*趙彦衛《雲麓漫鈔》: 自東京至所謂御寨行程,北行經封丘、胙城、滑州,沿太行山東麓相州、磁州、邯鄲、趙州、真定等州縣驛館,北至金燕京(今北京城西南隅),又經歷各地驛館至烏龍館,“三十里至虜寨,號御寨。今之使虜者,止至燕,未有至烏龍館者”。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頁139。范成大《石湖居士詩集》卷一二北使紀行詩,京都北出封丘門至封丘、胙城縣。《金水河》題注:“在舊封丘門外。”《漸水》題注:“黄河將決,其地則伏流先出,名曰漸水,河身日徙而南,過封丘至胙城界中,已有漸水,去汴京大約五十里耳。”詩云:“黄流日夜向南風,道出封丘處處逢。”*《石湖居士詩集》卷一二,四部叢刊縮印本,251册,頁62上。可見與北宋時驛路同轍一道。

東西二路並北行至滑州。《忠肅集·謝滑州到任表》:“伏念臣之所領,地實近畿,自昔漢、唐之要津,爲今趙、魏之孔道。”*劉摯《忠肅集》卷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9。滑州治白馬縣,今河南滑縣(道口鎮)東南城關,北瀕黄河南岸,爲南北往來必經大鎮,是京都通往趙州、魏州(大名府)的交通樞紐。北宋政府非常關注這條驛路的通暢,遇有阻滯,立即修治。《長編》元豐五年(1082)九月,“滑州言: ‘刀馬河水泛濫,韋城以南至長垣人馬不通。’詔: ‘開封府界並滑州信使所行道,專委通判蘇注管勾。’”*《長編》卷三二九,頁7940。此指東路。

滑州北渡黄河津渡至濬州。《太平寰宇記·河南道九》: 滑州,“黄河,去外城十二步”。*《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頁161。《元和郡縣圖志·河南道四》: 滑州,“黄河,去外城二十步”。頁198。記云“十二”疑爲“二十”之倒誤。黄河上設置津渡,以便濟涉,南屬滑州治白馬縣,故名白馬津,北屬黎陽縣,故又名黎陽津。顧祖禹曰:“主河北而言則曰黎陽,主河南而言則曰白馬。”*《讀史方輿紀要》卷一六,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頁721。其説是也,爲黄河南北水陸交通控扼衝要,“漢口、黎陽,控引江、河”。*《蘇軾文集》卷三九《吴處厚知漢陽軍賈種民知通利軍》,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頁1105。《資治通鑑》後梁貞明元年(915)三月,“開封尹劉鄩將兵六萬自白馬濟河,以討鎮、定爲名”。胡三省注:“白馬津在滑州。”*《資治通鑑》卷二六九,頁8787。《宋史·何灌傳》: 金師南下,梁方平守黎陽,“靖康元年(1126)正月二日,(灌)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風迎潰。黄河南岸無一人禦敵,金師遂直叩京城”。*《宋史》卷三五七,頁1227。此由黎陽南濟黄河津渡至滑州。黎陽津渡建設浮橋。《三朝北盟會編·靖康中帙一》記此事: 金斡離不陷濬州,梁方平守城,“斷絶橋梁,據守要害。賊至而河冰合,遂濟河。方平懼,不敢拒戰,單騎遁歸”。*《三朝北盟會編》卷二六,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年,頁196下。范成大北使紀行詩《天成橋》注:“碑石,蔡京書,在濬州岡上驛中東廡下,舊浮橋在此。”*《石湖居士詩集》卷一二,頁62下。北宋於黎陽津設浮橋無疑,是否名天成橋,尚待考核。濬州治黎陽縣,即今濬縣,據范成大詩注,濬州設驛。《雲麓漫鈔》: 滑州“二十五里至濬州”。

濬州北行過屯子河,經伏道店、湯陰縣至相州。《資治通鑑》後晉開運二年(945),契丹兵大舉入寇,張從恩以行營兵數萬,陳於相州安陽水之南,“趙延壽與契丹惕隱帥衆逾水,環相州而南,詔右神武統軍張彦澤將兵趣相州。延壽等至湯陰,聞之,甲寅,引還”。*《資治通鑑》卷二八四,頁9282—9283。據此,湯陰與相州爲南北大道所經。

相州北渡安陽河,經豐樂鎮,過漳河、滏河至磁州,又北經邯鄲縣、臨洺鎮、沙河縣至邢州。上引《資治通鑑》後晉開運二年,契丹寇邢、洺、磁三州,張從恩等陳於相州安陽水之南,契丹兵陳於安陽水北,趙延壽與契丹兵環相州而南。《北行日録》: 出相州,過安陽河、豐樂鎮,至漳河,又數里復渡一小橋,即漳支流,回望鄴鎮,六十里過滏河,入磁州城,夜宿滏陽驛之東北,七十里邯鄲縣,四十里宿臨洺鎮,“隸洺州永年縣,館舍極寬潔”,“行三十五里過沙河縣,屬邢州”。*《北行日録》卷上,葉24B—25A,25B。安陽河,在今安陽市北;豐樂鎮,在今安陽縣北,爲金代鎮名,北宋時應經由此路線;漳河,在今安陽縣北;滏河,今磁縣南滏陽河。

梅堯臣《送閻中孚郎中知磁州》:“簫管梁王臺,風雪邯鄲道。君行守趙城,我向夷門老。”*朱東潤《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卷二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頁1059;又見梅堯臣《宛陵集》卷一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099册,頁140上。“夷門”,爲京都開封府别稱,*“夷門”爲京都開封府别稱,因夷門爲戰國大梁城東門得名。據詩意,是磁州北通邯鄲,南達開封。

《雲麓漫鈔》御寨行程: 相州“六十里至磁州滏陽驛,腰頓;七十里至邯鄲縣館,四十里至臨洺鎮,七十里至信德府邢臺驛”。又《祠部集·臨洺驛雨中作》,是臨洺鎮亦置驛。*强至《祠部集》卷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091册,頁27下。磁州治滏陽縣,即今磁縣;邯鄲縣,即今河北邯鄲市;臨洺鎮,即今河北永年縣。信德府,本邢州,宣和元年(1119)升府,治邢臺縣,今河北邢臺市。范成大北使紀行詩《邢臺驛》注:“信德府驛也,去太行最近。”詩云:“太行東麓照邢州,萬疊煙螺紫翠浮。”*《石湖居士詩集》卷一二,頁63下。據上引樓鑰記: 臨洺鎮“行三十五里過沙河縣”,再北至邢州,沙河縣,今沙河市北城關(沙河城)。

邢州北經内丘縣,分成東、西二路,東路經唐山(堯山)縣、柏鄉縣,西路經臨城縣,二路並北渡洨河安濟橋達趙州。

邢州是太行山東麓大道通往趙州、鎮州的交通要樞,南來北往,交通繁盛,社會昌榮。《歐陽脩全集·河北奉使奏章·乞罷郭承祐知邢州》:“邢州北連鎮、定,控扼西山,軍馬所屯,人民繁富。”*《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頁1792。樓鑰《北行日録》卷上記: 邢州行四十五里宿内丘縣,六十里柏鄉縣,“六十里宿趙州”。*《北行日録》,葉26A。范成大北使紀行詩: 《内丘梨園》後次有《大寧河》(本注:“在内丘北。”)、《柏鄉》(本注:“《唐志》堯山,乃古柏仁,俗傳或以此柏鄉爲柏人。”)、《唐山》(本注:“即堯山。”)、《光武廟》(本注:“在柏鄉北。”)、《趙州石橋》(本注:“在城南洨河上。”)詩云:“石色如霜鐵色新,洨河南北尚通津。”*《石湖居士詩集》卷一二,頁63下,64上。是内丘縣東北經堯山(唐山)、柏鄉至趙州。周煇《北轅録》: 趙州城南石橋,“南北長十三丈,闊四之一,實隋人李春所建,元祐間賜名安濟”。*《北轅録》,南宋淳熙三年(1176),張子政使金,自汴梁至燕京,經行太行山東麓大道。景明刻本《歷代小史》19册,六四。《雲麓漫鈔》御寨行程: 信德府“三十五里至皇甫村驛,柏鄉縣(按此有脱誤),五十里至趙州平棘驛”。内丘縣屬邢州,即今縣;堯山縣,金改名唐山縣,屬邢州,今隆堯縣西南堯山,趙州治平棘縣,今趙縣,縣南洨河上仍名安濟橋。此驛路東線,爲驛路主道,宋人行記都詳於道路行程。

趙州北經欒城縣,濟滹沱河中渡橋至鎮州。《資治通鑑》後梁龍德元年(921),成德將張文禮弑趙王鎔,晉王遣兵討伐,自邢、洺而北,“晉兵拔趙州,刺史王鋋降。……晉兵渡滹沱,圍鎮州”。二年,晉閻寶“圍鎮州,決滹沱水環之。……鎮人遂壞長圍而出,縱火攻寶營,寶不能拒,退保趙州”。*《資治通鑑》卷二七一,頁8868,8874。同書後晉開運三年(946),契丹入寇,自易、定趣恒州,杜威等趣恒州,“威等至中度橋,契丹已據橋,(張)彦澤帥騎爭之,契丹焚橋而退。晉兵與契丹夾滹沱而軍”。*《資治通鑑》卷二八五,頁9315。按唐乾元初爲恒州,元和十五年(820)改爲鎮州,五代後晉天福七年(942)復爲恒州。*《太平寰宇記·河北道十·鎮州》,頁1248。上引《資治通鑑》後漢天福十二年(947),契丹主北歸,發大梁,“至臨城,得疾,及欒城,病甚,……至殺胡林而卒”。*《資治通鑑》卷二八六,頁9356;《讀史方輿紀要》卷一四: 欒城縣,“殺胡林,縣北十里。”頁607。欒城縣,屬鎮州,即今縣;殺胡林,在今欒城縣西北十里。

鎮州控扼河北太行山東麓南北大道,是通往河東太原的交通樞紐。《元和郡縣圖志·河北道二》恒州(即鎮州)“西取井陘路至太原府五百里”。*《元和郡縣圖志》卷一七,頁478。鎮州向西經獲鹿縣,見韓琦《安陽集·清明獲鹿道中》。*《安陽集》,頁261上—下。縣屬鎮州,即今河北獲鹿縣。獲鹿以東,爲沖積平原,地勢平坦,獲鹿以西,太行山地綿延,層巒疊嶺,縱貫南北,斷層陡峻,爲東部平原和西部黄土高原二大地區的天然屏障,冶河支流綿河穿越山脊,形成斷裂帶,隨河彎彎曲曲,貫通東西,峽谷隘道,形成天然孔道,著名的井陘口(土門口)位於隘道之口,爲西趨河東太原必經之交通咽喉。《太平寰宇記·河北道十》: 獲鹿縣,“井陘口,今名土門口,在縣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四面高,中央下,似井,故名之”。*《太平寰宇記》,頁1252。今獲鹿縣西南之東土門,*《河北省地圖集》,1960年,頁121—122。即是。此爲河北太行山東麓隘路之井陘口。《資治通鑑》後周顯德六年(959)四月庚戌,李重進由河北“將兵出土門,擊北漢”。“己巳,李重進奏敗北漢兵於百井”。*《資治通鑑》卷二九四,頁9598。《宋史·索湘傳》: 雍熙元年(984),“契丹入寇,王師衄於君子館,敵兵乘勝據中渡橋,塞土門,將趨鎮州”。*《宋史》卷二七七,頁9420。君子館位於今河北河間市北,土門是東往河北鎮州、河間府與西往河東太原之要隘。

竊見河北西山有土門路,自真定府與河東往來相接,景德年已前,勾抽河東軍馬策應河北,出入大路。今歲河北雨水稍多,衝注成澗道,乞令逐處官吏常切修葺,不管阻滯過往客旅車馬。仰本地分縣尉司不住巡覷點檢,仍令每年秋初舉行,萬一緩急勾抽軍馬,過往且免阻滯。詔令河東都轉運司相度,只作本司意度牒平定軍點檢。*《宋會要輯稿》,頁7474下。

土門路從獲鹿縣土門口向西經井陘縣、天威軍、承天軍、故關、百井抵達平定軍。亦見上引韓琦《清明獲鹿道中》詩次《過井陘淮陰侯廟》詩,井陘,縣也。《太平寰宇記·河北道十》: 鎮州井陘縣,“今縣城當控扼之要也”。*《太平寰宇記》卷六一,頁1253。治今井陘縣(微水鎮)北威州。*民國《井陘縣志》之《疆域·建置》於井陘縣、天威軍考論詳贍,摘要如下: 《舊志》:“唐末,以縣西五十里之天長鎮置天長軍,石晉改天威軍。”查天長鎮,即今縣治,有唐天長鎮軍使衙院長董獻墓石可證。惟天威故址,亦確在今縣治附近,有宋元豐八年(1085)中山馬宜之《天威軍石橋記》可證。則晚唐及五代時之井陘縣治,自應在今縣治東五十里。金天會七年(1129),升井陘縣爲威州,置刺史。州治確在今縣東北五十里之威州鎮。考天會十五年,威州新建威儀司三清殿,信都張嗣京撰記中有“天會七年升爲威州,於格,當設威儀司。十五年春,乃度東關之隙地,創爲觀宇”等語。三清殿遺址,今已湮没,而張嗣京碑記,確於民國八年知事張蔚南奉令調查古物時,在“東城地”中覓得,是現今威州之“東城地”,即當日威州之東關無疑。又三清殿碑尾,署“軍事判官胥貽孫棣州刺史權同知軍州事吴前鑑立石”等字,與《宋史·地理志二》井陘縣,熙寧八年徙治天武軍,“即縣治置軍使”一語,相互參證,頗吻合。是天武軍故址,即在威州,而熙寧中徙治天武,非徙治天威,當可確定。迨州治確定,縣治似即移至天長鎮。總之,井陘縣未升威州以前,已設治於今威州鎮,金末元初即移今治。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井陘縣志》(一),頁33—37。按《元豐九域志》卷二: 真定府井陘縣,“府西南八十九里”(頁77)。宋井陘縣在今威州鎮,與《九域志》記載方位里距相符。縣設有淮陰侯廟,是紀念秦末,漢將淮陰侯韓信率兵二十萬東出井陘口擊滅趙國是歷史上著名戰役而立。韓琦此詩次《離天威驛》,詩云:“早發天威驛,深春尚薄寒。”歐陽脩《河北奉使奏草·再奏乞免差人往岢嵐軍築城》:“本路與河東近便,惟有成德軍最近。其路出土門,經天威軍、平定州至并州。”*《安陽集》卷七,頁261下;《歐陽脩全集》卷一一八,頁1813。成德軍即鎮州(真定府)方鎮名。*參吴廷燮《北宋經撫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頁151—163。《金史·宗望傳》: 天會四年(1126),“宋种師閔軍四萬人駐井陘,宗望大破之,遂取天威軍。東還,遂克真定”。*《金史》卷七四,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頁1706。天威軍城,即今井陘縣(微水鎮)西城關。

上引韓琦《離天威驛》詩次《過故關》詩云:“春入并州路,羣芳夾故關。”《百井路山桃盛開》詩云:“莫迷行客路,不似武陵回。”《宋史·周三臣傳·李重進》: 周世宗“命率所部赴河東,次百井路,敗并人五千餘”。*《安陽集》卷七,頁261下;《宋史》卷四八四,頁13977。《長編》雍熙三年(986),張齊賢約潘美以并師來會戰,潘美“有候至,云師出并,師行四十里至柏井,忽奉密詔,東路王師衄於君子館,令并之全軍毋得出戰,已還州矣”。*《長編》卷二七,頁626。故關,即今平定縣東北舊關;*《嘉慶重修一統志》(2)卷二八《正定府二·關隘》:“固關,在井陘縣西南四十里,接山西平定州界。舊曰故關,自山西道出井陘,此爲控扼之要。”葉8A。同書(9)卷一四九《平定州·關隘》:“故關,在州東九十里,接直隸正定府井陘縣界。”葉11B。即今平定縣東北娘子關南舊關,見1987年《山西省地圖集》。百(柏)井,即今平定縣東百井。*光緒《山西通志》卷四七《關梁考》四:“柏井驛,在樂平鄉北七十里,東接甘桃驛四十里。有西天門,山路險要,東達故關。”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頁3550。即今平定縣東柏井,見1987年《山西省地圖集》。

側石驛西經壽陽、榆次二縣。《宋史·种師中傳》: 金黏罕至太原,“詔師中由井陘道出師,與(姚)古掎角,進次平定軍,乘勝復壽陽、榆次,留屯真定”。*《宋史》卷二三五,頁10754。《錢塘集·送浦大會甫赴榆次》:“解舟吴浦江雲重,策馬并門塞雪寒。”*韋驤《錢塘集》卷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097册,頁396下。壽陽縣,即今縣;榆次縣,即今晉中市(榆次區)。

日僧成尋《參天台五臺山記》卷五: 熙寧五年(1072)十一月,巡禮五臺山,從京都開封府西北往五臺山參拜,驛路途經太原府,由徐溝縣徐溝驛(今山西清徐縣東南徐溝鎮)“北去并州七十四里”,“至平晉驛,莊嚴廣大驛。太原大驛,太原大府”。*王麗萍《新校參天台五臺山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頁387,388。則平晉縣不僅是鎮州西往太原府,亦是京都開封府西北赴太原府驛路必經之地。

如上所論,闡明了太行山東麓南北大道及其相連井陘隘路的詳細歷程。這條交通是京都開封府直接聯繫太原府的重要驛路,亦是京都通往河朔諸大鎮的重要驛路,在北宋南北交通上居於特殊地位。

(本文作者係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On the Jamchi Route between Dongjing and Taiyua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Wang Wenchu(p.145)

Taiyuan held an important military and transport position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It had a good transport connection with the capital Kaifeng with the post route along Jingxing and the eastern foothill of the Taihang Mountains, yet without complete record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cattered historical material, makes a deep exploration of this vital post route.

(陳偉慶 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