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剖析与引导教育方式研究

2016-05-01刘娜

求知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心理职业院校

刘娜

摘 要:随着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水平以及人才培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职业学校在发展的同时,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学生心理问题以及行为表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对现阶段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希望能够提升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剖析;引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现状简析

1.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

首先,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会在某些事情上与家长或者教师进行对抗,他们希望能够不依赖任何人,特别是在学习以及“三观”教育等方面会出现极为严重的逆反心理。

其次,其自身意志力相对较为薄弱,在受到打击以及挫折时就会出现消沉、自暴自弃等现象。

最后,学生在分辨是非方面还有所不足,极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1]

2.家庭原因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众所周知,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思想、生活习惯等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环境较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学生家长过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3.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

职业院校学生之所以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观念扭曲以及教育模式老套。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职业学校学生各方面水平都相对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被动式、训斥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职业院校学生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其心理会产生严重的创伤,产生一定的挫败感,对其人格产生严重的影响。

4.社会原因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多是没有升入高中就读的学生,他们正处在敏感阶段,其自身的“三观”也在逐渐形成中,因此这一时间段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意志力,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和负面舆论的影响时,容易出现打架、偏执、厌学等现象,长时间下来,就会阻碍其身心健康成长,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2]

二、有效引导教育学生的方法

首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尊重,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公平、民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等,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对其一味地责罚;并且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确保学生心理诉求得到满足。同时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只有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信任,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和成长。

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身的想法,这样避免了课堂上学生不愿表达的情况出现,又尊重了学生的隐私,使其能够将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

其次,要用足够的爱心进行教学。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势,鼓励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再次,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同的学生在性格、潜质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点,所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智力并不比其他学生差;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等方面与成绩优秀学生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有效认识,从而使其潜能被充分发挥出来。

最后,引导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因此一定要对问题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引导,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只有坚定不移地完成这项工作,才能促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进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重视,只有加以重视,才能够使其成长和学习不受影响,进而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文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缺陷的探索[J].才智,2012(15).

[2]宗玉美.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浅析[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1,(11):152-153.

猜你喜欢

学生心理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试论职业院校分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针对儿童内心需要进行巧妙激励的研究
浅论高一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