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梭早期思想初探

2016-04-29陶丽霖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4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卢梭民主

陶丽霖

摘 要:《论科学与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作家卢梭为参加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活动而作。这两篇短文是卢梭早期思想的代表作,在文中表露出了卢梭对他所处时代的相关思考,在第一篇论文中他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没有好处。第二篇文章中卢梭希望通过论证人类不平等起源来唤起法国第三阶级的奋起,充满了哲学思考。这两篇文章,是卢梭思想非常重要的部分,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解读,期望达到对卢梭早期思想探析的目的。

关键词:卢梭;文化与艺术;民主;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D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2

1749年卢梭写下他的成名之作《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这篇论文是1749年卢梭参加第戎学院的有奖征文竞赛时所写,论文主题为“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助长了风俗的败坏还是促进了风俗的净化?”。据卢梭在《忏悔录》中回忆时说“在看到这个题目的那一刹那间,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变成了另一个人”。通过这次参赛,他获得了最高奖项,一时间名声鹊起,但也因此引来了无数的论战。

在1753年,他再一次看到了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自然法则是否认可这种不平等?”,这个论题同样引起了卢梭的关注,对此卢梭特地到圣日耳曼的森林里冥想了七八天,最后写成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文。遗憾的是这次他没有获得奖项,但是他却对这篇论文很满意,认为比对参赛的第一篇短文更满意。以此,笔者将通过卢梭这两篇论题鲜明激进的文章来探析卢梭早期思想,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以下为了行文方便,称《论科学与艺术》为第一篇论文,称《论不平等的起源》为第二篇论文。)

一、卢梭的文化价值观

让·雅克·卢梭生于1712年,1778年逝世。他的思想深受他所处时代的影响,他所生活的18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十分有影响的一个世纪,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冲突日益严峻,现代化后果开始显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卢梭对这一个时代有他的思考,这些思考在他的著作中深有体现。

卢梭在其第一篇论文中歌颂了斯巴达公民,在第二篇论文中赞美了人类历史的“黄金时代”即“原始时代”的野蛮人或原始人。在第一篇论文中,他列举了关于斯巴达公民的史实与文明人进行比较,他在文中毫不掩饰他对斯巴达人的赞扬:“这个以它幸福的无知和贤明的法律而闻名天下的共和国,不是由半神人而是由人组成的。这样一个共和国,我能忘记不去表述它吗?他们的道德是人们无法企及的。啊,斯巴达!那些夸夸其谈的理论家,在你们面前简直羞惭得无地自容![1]”在与雅典、埃及以及古罗马等曾盛极一时的国家相比当中,他认为,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崇尚华而不实的艺术文化,奢侈无度的生活。无用的艺术文化使得人们矫揉造作,让人们的天性受到了污染。人们穿着愈加考究,说话愈加文雅,使人们戴上了邪恶和虚伪的面具,谁都不会表露自己的天性,可能只有在更为强大的动机下才能使他们有所改变,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在和什么样的人在打交道,必须要在紧要关头才能知道这是不是真正的朋友,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学习了文化接触了艺术。而奢侈无度的生活,使得整个国家无可避免的败坏起来。人们耽于享乐,不知道人间的疾苦,败坏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在无度的酒肉中失去健康,而最后走向破灭,败亡。这一切让盛极一时的雅典、埃及等国家都败亡了,走向了衰败。

在第二篇论文中,卢梭以同样的文笔赞美了在“黄金时代”的原始人。他说:“原始人没有强烈的欲望,又受到同情心的良好约束,因此,与其说他们邪恶,不如说他们仅仅是粗野而已。他们更关注在维系可能降临的时候保护自己,而丝毫不想伤害他人,他们之间也因此不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往,因此不知道什么是虚荣、尊敬、重视和轻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我的,也不知道正义为何物,他们认为暴力只不过造成了一些容易复原的伤害,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应该受到惩罚的罪行。[2]”原始人在大自然中生存,顺应大自然对他的要求和约束。他认为在原始人发展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有赖于人先天的无限发展力,在这种发展力下,人们的智力不断发展起来,有了语言,语言的出现使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而产生了社会,发展了人类文化。人类也就开始有了不平等的想法,这也就是卢梭所认为的第一次不平等的起源。而在此后,人们的健康体魄受到了威胁,人们的最珍贵的感情“同情心”遭到了破坏。人们走上了一条他们认为更为完美的道路,但在卢梭看来,他们则是走向了毁灭。

在这两篇论文中,不难看出卢梭对当时人类文化的看法。他把科学、艺术看作是奢侈怠惰的产物,是道德败坏的根源,他粗暴地动摇了启蒙运动的骄傲和自信,主张人们回到自然的纯朴天真的状态中去。在第一片论文获奖后,他就受到了各方的口诛笔伐,对此他先后发表了很多文章来进行反驳。在第二篇论文发表后,伏尔泰更是明言“读了你的文章,我都想四足爬行了”。当然卢梭也是在行动上践行了他的这一论点,他长期居住在乡下,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在读到第一篇论文时,会深深地被他富有逻辑的语言和深刻的认识所吸引,在起初,笔者对他关于文化和艺术的看法有些无法认同,但是在他的文章越加深入时,他关于道德的重视使我理解了他的开篇对文化和艺术的抨击的原因。无可否认,一些多样文化和艺术和一些被称呼为的、所谓的文化和艺术确实给了我们这个时代道德以猛烈的冲击。缺乏安全感、焦虑、信仰被推翻等等,这些不仅仅是现代性带来的问题,跟我们的文化发展不无关系。

但是卢梭在对文化与艺术以及科学上的批判的真正意图又有哪些呢?他在回复对他进行批驳的那些人时说过,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他,而对加在他身上的一些观点也深感荒谬。后来,他一再强调,他希望人们把已经创造的文化与艺术与人类最本真最自然的感情联系在一起,从而与人类的道德结合起来,改善已经败坏了的道德,他对当时社会状况抱以深切的担忧。文化与艺术究竟如何已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种环境下的社会以及人类道德需要救治,需要人们关注。同时,卢梭的民主观也在他的文章中逐渐显现。还有关于第二篇论文中,对原始人以及原始生活的赞扬,是不是真的表明卢梭想让人类回到原始时期呢?可见,这个问题也是否定的。当时的贵族过着奢靡的生活,而贫穷的人以出卖自己的自由来换取生活需要,这样的状况使卢梭对它充满了痛楚和希望唤醒人们的心情。他认为,自由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丧失自由无异于放弃作为人的权利。他号召人们应该回归自然,过简朴的生活,同时希望在工业发展起来的同时不要对大自然进行大肆破坏,可见卢梭思想的前瞻性是很强的,预见了工业发展对自然的破坏。

二、卢梭的民主观

通过阅读卢梭的两篇短文,笔者感受到了卢梭对民主制度的深沉向往,对封建制度的痛恶。在第二篇论文中,他在文中开篇写了《献给日内瓦共和国的致辞》,以表明他应征而写的文章是想要献给他的祖国日内瓦。在文中他描写了一个完美的国度:“一个方便治理的国家须地域面积和人们的智力相称,环境轻松,这里的政府行为都致力于为公众谋幸福,每个公民都遵纪守法,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2]但事实上这并不是他的故土日内瓦,他离开故土已久,日内瓦与他的想象实在是相距甚远,在此与其说他在赞美日内瓦,不如说他是在想象一个完美的日内瓦。但是从这篇致辞中不难看出,他对民主的向往之情。

他认为,立法权属于所有公民,因为他们更清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他们才能在一个国家更好的生活。同时他又提出,应由地方法官提出法律并且是其专有的权力,而人民则选择要不要认可这项法律,这些都需要人民珍而重之。他反对封建的父权理论,他赞同洛克对父权的解释,认为孩子在未成长之前可以由父权来控制,但是在成长之后则要归还其自由。他说:“你们唯一的主人就是你们自己制定的法律,并且这些法律由你们所选出的正直的法官来执掌”。[2]他所写的第一篇论文,虽然一直在批判文化与艺术,但是从当时的背景来看,有更深的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启蒙运动在他看来就是专制主义的柱石。同时他在《社会契约论》和其余多部著作中都谈到了这些问题,他说:“什么性质的政府才能培养出最有道德、最贤明、和心胸最豁达的人民?”。[2]对此笔者认为,之前对奢侈无用的文化艺术之风的批判,就是对有这种风气国家的一种批判,文化的发展形势更多的会在社会制度上有所体现,无疑,在文化艺术风尚堕落的国家,社会制度是不会完善的,人民生活也不会幸福。

他在致辞中还说到“只有依靠你们的团结,你们对法律的遵守对执政官的爱戴,才能使国家长存。如果你们中间还存在细微的痛苦或者猜疑,一定要及时摧毁它,否则它迟早会成为引起国家灭亡的导火索。”[3]他一再强调一个国家需要公义和法律来指导,一切合法的政府都是共和制的,当然他对共和制政府的核心也提出来必须是需要公义和法律指导的。他在各样的文章中告诉我们,强力并不构成权力,而人们只有对合法的权利才有服从的义务。在这些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卢梭对民主的向往,对当时法国现实社会的批判。他寄希望于他的家乡日内瓦是这样一个国家:人们没有流离失所,不需要付出自己的身体,放弃自己的自由成为奴隶;民风纯朴,亲近大自然,过自然的生活;在法律和公义的指导下,享受自己国家带来的安逸祥和的生活;这里没有暴发户所带来的奢侈生活,就不会让人内心不安宁,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出现社会上的不平等。这样美妙的生活,卢梭对此心仪满满。这也是在近代中国有无数中国学者引进卢梭的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卢梭的思想在中国被国民认识已有百年,其思想也会被更多国民认识。

三、结语

卢梭参加第戎学院论文征集的这两篇文章都深刻的表露出了卢梭的早期思想,第一篇论文是卢梭的成名之作,第二篇论文则初步的显示出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其后的《社会契约论》作下铺垫。这两篇论文写作时间间隔三年,这两篇文章显示出了卢梭出色的思辨能力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通过这两篇论文我们可以看到卢梭思想的一个雏形。就是他一直推崇的“自然的生活”人在自然的引导下顺应自然的规律生活,放弃让人堕落的奢侈腐化的生活,因为在种文化堕落的社会里是不会有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他在第二篇论文中论述了出现专制制度的三个阶段:私有财产权的设定是不平等的第一阶段;官职的设置是第二阶段;专制权力的出现则是第三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下出现了社会的不平等,但卢梭从这几个阶段的分析下,更想发掘出这种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不平等如何改观,在第二篇短文中卢梭只是进行了初步探析,更详细的问题在《社会契约论》中进行了分析。从这两篇短文中可以看到,卢梭对自然简单的生活和自由而民主的社会制度满怀热情。在文章中卢梭通过与自然和世界和谐相处的“自然人”这一理想来对抗当时的社会危机,提出“重返大自然”的口号。他认为,人的危机可以通过回到简单的自然生活和具有道德的文化来消除。要达到社会的理想状态就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用来引导人类自然发展。卢梭的这两篇短文都极具争议,影响至今,不可否认,他时常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境地,但是其思想中的闪光点时至今日都影响着我们,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让·雅克·卢梭.论科学与艺术[M].商务印书馆,2012年.

[2]让·雅克·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1年.

[3]让·雅克·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刷馆,2014年.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卢梭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