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2至2013年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调查

2016-04-27马亚洁耿娟邸欢

河北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医院感染调查

马亚洁 耿娟 邸欢



2012至2013年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调查

马亚洁耿娟邸欢

【摘要】目的分析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至2013年ICU 33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至2013年ICU共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例次85例,病情严重程度调整系数为3.49,感染率为6.38%、例次感染率为7.2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2012年为51.22%、2013年为45.45%。前五位检出剂药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呼吸机相关肺炎、动静脉插管相关血行感染、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均较高。结论加强医院重点部门感染监测,对重点部门、重点人群、感染高危因素加强监控和管理,并针对感染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为加强医院重点部门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水平,掌握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以便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对我院ICU 2012至2013年的337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ICU 2012至2013年337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综合性监测分析。

1.3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2001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判定。

2 结果

2.1医院感染率2012至2013年ICU共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例次85例,病情严重程度调整系数为

3.49,感染率为6.38%、例次感染率为7.23%。见表1。

表1 2012至2013年ICU医院感染率

2.2不同部位医院感染率不同部位感染情况中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2012年为51.22%,2013年为45.45%。见表2。

表2 2012至2013年ICU不同部位医院感染率

2.3前五位耐药菌株检出率前五位检出剂药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见表3。

表3 前五位耐药菌株检出情况

2.4感染高危因素呼吸机相关肺炎、动静脉插管相关血行感染、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均较高。见表4。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表明,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相对稳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后符合500张床位以上医院感染率低于10%的要求。但是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区[1,2]。医院感染部位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占45.45%;呼吸道感染中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占6.82%,与文献报道[3,4]一致。

3.1原因

3.1.1ICU均为病情危重患者:年龄大、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的患者住院期间,人体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移位时即可感染;老龄患者,机体组织器官发生了退行性变,机体各种防御机能明显下降,再加上原发疾病和基础疾病的侵袭与损害,自身清除致病微生物的功能发生障碍,且多部分患者意识昏迷,机体各种反射消失,不能正常摄取所需营养和氧气,无自主咳嗽、排痰等正常功能,胃内容物极易发生反流或误吸,机体免疫和防御机能极为低下,为病原菌的入侵创造了条件。以上这些因素使得医院ICU感染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的患者。并且有研究结果显示,医院ICU感染率和普通病房相比,会高出4~15倍,也有研究结果称医院ICU感染率为22%~33%[5-7]。本次研究结果和相关研究者的观点具有一致性。

3.1.2接受侵入性操作多: ICU大部分患者均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这些操作均不同程度存在机械损伤,消弱了粘膜屏障,为细菌入侵和正常菌群移位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关研究表明,导致住院患者出现医院感染最为危险的因素是各种导管留置和插管[8],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医院ICU感染与使用三种导管和留置时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以要加强三大导管相关感染的控制措施,进而使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得以减少。

3.1.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临床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正在不断增加并呈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本次检出耐药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大肠埃希菌为主,与文献报道[9-12]相符。

3.1.4医务人员无菌意识不强:由于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医护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节奏快、抢救情况较多,医护人员手卫生做不到位,尤其是新上岗人员往往意识不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在紧急气管插管、建立中心静脉管路时,无菌操作的执行率有所下降,致使感染率上升。

3.2预防控制改进措施

3.2.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认识,组织ICU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所有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严重性的认识,树立防范ICU住院患者发生感染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意识,对ICU医院感染的控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表4 呼吸机相关肺炎、动静脉插管相关血行感染、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

3.2.2培训三大导管的管理流程,做好三大导管病情评估,及时拔管,减少感染机会培训呼吸机相关肺炎、留置尿管泌尿系感染、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流程,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导管。平时干预措施要到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使用呼吸机的尽量使用声门下吸引,可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13];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操作或置管护理前严格执行手卫生,穿刺前皮肤消毒范围符合要求,穿刺点渗血、三通内血液残留、敷料卷边的要及时处理。对一些置管后容易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老年患者,尽量不要置管。指定专人负责督查医生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留置尿管患者多存在大便失禁的情况,要及时处理,避免会阴部污染引发逆行感染。

3.2.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ICU前五位多重耐药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有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一种致病菌,有报道称在医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其分离率仅次于大肠埃希菌,占第二位[14];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并且是引起VAP的主要致病菌[15];大肠埃希菌为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血管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此需要及时对ICU的各种感染性疾病进行药敏试验和病原学检查,尽可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防控的目的,也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16]。所以要进一步培训医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结合药敏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培训护理人员正确及时采集各种标本,并且执行遗嘱时严格按照医嘱和药物使用说明书,定时定量用到患者体内,以保证药物在人体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保证抗菌药物的最大功能活性。

3.2.4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之一[17,18],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为此医院为ICU配备了干手纸巾;并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方便医护人员诊查护理每位患者前后、实施各项操作前后进行手消毒,切断医患之间接触传播的感染链条。

3.2.5落实各项消毒隔离措施

3.2.5.1合理安置患者:对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尽量安置单间,重视患者综合情况的改善,积极治疗原发病,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营养状态。

3.2.5.2加强呼吸机及其管路系统的管理:临床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呼吸机管路系统的清洁程度会对患者机体产生直接影响[19]。王伟等[20]报道,呼吸机的复用性管路是重要感染源。因此,要注意做好相应管路清洗消毒工作。不但彻底清洁消毒呼吸及管路,其湿化罐、雾化器内装液体温暖潮湿,极易滋生细菌,必须定时更换;螺纹管及其附件清洁消毒必须彻底,并保持完好密闭性以利于通气;冷凝水收集瓶应置于管路最低位置,已防其反流入下呼吸道,并将其及时倾倒,存放于含氯消毒液的有盖容器内消毒处理。对此,我院将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的清洁消毒工作由原来的科室自行处理统一交由消毒供应中心按规范处理,以保证其清洁、消毒、干燥的有效性,并制定冷凝水的消毒处理流程。

3.2.5.3保持空气清新洁净:我院ICU为十万级层流净化洁净病房,层流净化的设置和管理不规范也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对此特由净化公司专业人员定期检查、清洗、更换初、中、亚高效过滤网,每周检查清洗室内回风口过滤网。并严格控制和减少人员流动,减少家属探视次数和时间。

3.2.5.4加强呼吸道管理:床头抬高30~45度,充分气道湿化,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每次更换吸痰管和手套或手消毒,尽早去除侵入性操作;护理措施如定时翻身叩背体位引流到位,对此我院引进了机械震动排痰机,防止了护士手劲不均匀和叩背时间不够的弊端;以减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ICU住院患者目标性监测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使我们明确了导致ICU住院患者感染的高危因素和高危环节,为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史文昕,史文晶,李会峰,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231-2232.

2景慎旗,张正红,王忠民,等.医院感染实时监测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26:130-132.

3高利平.2008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40-1241.

4嵇菊珍,蒋梅英.5167例医院感染临床资料分析与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8-29.

5茅一萍,韩方正,周宏,等.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506-2508.

6杜飞,陆燕燕,黄晓静,等.老年科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5,20:2265-2266.

7陈美华,童肖慧.细节管理在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7-139.

8钟碧琴,李朝阳,姜群英.3家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中国职业医学,2012,39:89.

9陈贤君,王攀,高琳,等.非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1199-1201.

10王志宏,李蕾,韩文兰,等.2006-2013年神经科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5,59:666-668.

11肖永红.Mohnarin2008年度ICU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84-2388.

12王力红,赵霞,张京利,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警模型的建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368-3369.

13黄惠芳.ICU目标性监测调查分析.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6: 49-51.

14龚鹏珠.2007-2009年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76.

15吴丽丽,魏凌云,叶友仙,等.老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172-1174.

16林海燕,黄杰.基层医院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93.

17杨晓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848-1849.

18 Wandel DD,Maes L,Labeau S,et al.Behavioral determinants of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Am J Crit Care,2010,19: 230-239.

19陈贵秋,宋江南,李世康,等.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华消毒学杂志,2011,28:265-267.

20王伟,孙蕊.ICU复用性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现状及研究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77-980.

·调查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7)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6.05.047

【中图分类号】R 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6) 05-0772-03

项目来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 20132ZX10004805-003、20132ZX10004217-002)

作者单位: 072350河北省唐县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马亚洁、邸欢),ICU(耿娟)

猜你喜欢

医院感染调查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外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手卫生教育与预防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