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评价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

2016-04-27褚福慧

当代经济 2016年35期
关键词:单位根规模检验

褚福慧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0)

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评价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

褚福慧

(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0)

金融发展问题一直是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但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方面综合探究金融发展对缓解贫困的影响不多。本文基于中国2005一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在进行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运用OLS进行了估计,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对缓解贫困有积极影响,但是金融结构对缓解贫困的影响不显著,金融发展效率对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更大。

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结构;金融发展效率;收入不平等

一、引言

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2014年我国基尼系数为0.469,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这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研究普遍认为金融发展通过提高储蓄能力和信贷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但金融发展是否能改善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呢?经济学领域对于此问题的研究较少,而且结论缺少一致性,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运用0LS回归,从三方面检验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目前对于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金融发展降低了收入不平等程度。Odhiambo(2009)认为金融发展能够改善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穷人可以接触正规金融;二是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尚不明确。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率先在库兹涅茨假设的基础上,阐述了收入不平等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倒U关系”:在早期阶段,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效应不利于穷人,当越过拐点后,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获得更多的财富,缩小与富人的收入差距;三是金融发展拉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Maurer和Haber(2007)认为金融发展虽可催生储蓄和加速资本形成,但资金主要流向富人,并未惠及穷人,从而恶化收入分配。

国内外有很多学者从实证方面研究了金融发展与贫困之间的关系。Odhiambo(2010)以肯尼亚为实验对象,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金融发展引起储蓄增加,因此降低贫困;George Adu(2013)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代理变量的选择。增加私人部门信贷占GDP的比重和私人部门信贷占总信贷的比重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是广义货币M2占GDP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反;余玲铮(2012)发现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二者呈现“倒U”关系,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仍处于门槛值的左端,即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将扩大收入不平等;杨俊等(2006)认为我国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全国、农村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这与我国金融发展滞后密切相关。

国内对金融发展的研究多是从中国整体出发,但是各省间金融发展差异较大,如果从省际面板数据出发研究,那么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是怎样呢?基于这一研究目的,本文以27个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从金融发展三方面,即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出发,探讨金融发展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三、模型、变量和分析方法

基于2005—2014年间中国2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与减少贫困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本文的模型是:

Gini是基尼系数,代表各省贫困程度;GDP是人均生产总值;FD是金融发展水平,即金融发展的规模(FDT)、结构(FDS)和效率(FDE)。其中,用存贷款总额占GDP比重衡量每个省金融发展的规模,以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重衡量金融发展的结构,以储蓄收入转化率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代表金融发展的效率。Gov代表地方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ui表示无法观察的地区影响,vt表示时间影响,表示误差项,i表示省份,t表示时间。

金融发展水平、GDP和政府支出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统计年鉴。由于经济变量大都具有非平稳性,所以在探讨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间关系时,必须首先对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分析,即进行单位根检验。另外,采用最小二乘法(OLS),逐步分析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表1给出了各变量统计特征。

表1 主要变量统计特征

四、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1、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单一检验的局限性,本文采用LLC检验、IPS检验、ADF检验和PP检验,零假设都为变量存在单位根。表2给出了所有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所有变量一阶差分后p值都低于0.05,从而拒绝零假设,即所有序列都为一阶单整I(1)。

表2 单位根检验

2、回归分析

表3 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回归结果

表3反映了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其中,第(1)列是金融发展规模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规模对收入不平等有显著负效应。金融发展规模(FDT)的系数为-0.013,即金融发展规模增加1%,基尼系数减少0.013。金融发展总量系数统计上显著是因为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积累更多的财富,缩小与富人的收入分配差距。同时,金融发展规模的提升,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为人民增加收入和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提供了方便,从而缩小收入差距。

第(2)列是金融发展结构对收入不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结构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为负,即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降低基尼系数,改善收入不平等。但是金融结构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这是因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金融结构的改善对于资金的配置作用受到很大制约。

第(3)列反映了金融发展效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金融发展效率对收入不平等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即金融发展效率缩小了收入不平等。这是因为储蓄对

贷款的转化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提高人均收入。

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的系数比较来看,金融发展效率的绝对值最大,即金融发展效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减缓作用最大。所以,金融发展效率在金融发展中至关重要。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2)(3)中GDP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都为负,政府支出的系数都为正。说明经济增长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不平等程度。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扩大了收入不平等。这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所致,城市居民能更好地享受政策带来的优惠,而农村地区由于资金限制,生活条件改善的步伐较慢,故拉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

五、结论

本文基于200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面板数据平稳性的基础上,从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探讨了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规模对居民收入不平等有显著的负效应;金融发展的结构对收入不平等有负效应,但是不显著;金融发展效率对收入不平等有明显的减缓作用;金融发展效率对收入不平等程度的缓解作用更明显,金融发展效率在金融发展中至关重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继续优化金融发展结构,提升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的溢出效应。同时促进储蓄对收入的转化效率,注重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将储蓄更加有效地转换为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1] Stiglitz.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financial markets[J].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8.

[2] Odhiambo.Finance-growth-poverty nexus in South Africa:a dynamic casuality linkages[J].Socio-Econ,2009.

[3] George Adu.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Ghana:Does the measur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matter?[J]. Science Direct,2013.

[4] 余玲铮: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只是线性关系?[J].上海金融,2012(4).

[5] 杨俊:金融结构与收人不平等渠道和证据[J].金融研究,2012(9).

[6] 杨俊、李晓羽、张宗益: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6(2).

[7] 田卫民:省域居民收入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科学,2012(2).

(责任编辑:郭亚娟)

猜你喜欢

单位根规模检验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对黄金价格的预测
创新中国背景下专利资助政策与专利申请数的实证研究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等间距组合数的和的闭合公式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