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序列深织经纬线 纵横正有凌云笔

2016-04-26黄敏

中学语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审题题目文章

黄敏



序列深织经纬线纵横正有凌云笔

黄敏

九年级学生面临中招考场作文的应试压力,首先应确立写作训练的整体框架,而后以单元教材的教学内容为模本实行专项训练的细化突破方式方法,以期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同时谨记每一个步骤的实施并非一题一文之功,要想高效提升写作能力,必须千锤百炼,暗示、启发、指导、训练、探讨、巩固多管齐下,方能摘取写作成功的桂冠。

一、审题立意

审题时要做到明白文意中心,确定人称文体,知道取材范围,选好结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谨慎审题,分析审题规律,抓准文题中的关键词,研究题目中的每一个文字,吃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树立作品的灵魂,挖掘流淌在心灵深处的福音。审题立意作为写作训练中的第一站,是奠定作品成功的基石。为了突破这一细化专练,我们可以探究九年级第一单元教材的题目,以此作铺垫,讨论诸如“画山绣水”等题目的妙处,并延伸列举“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这一系列课内文题,总结其共同点:即山水是劳动人民想象和情感的结晶;白杨是对北方劳动人民的赞美等。而后用“特征借代法”审题。也就是说表面谈的是作者直接所写之物,而实际是在间接地赞美所要歌颂之精神,运用二者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行替换借代,给人耳目一新、奇特传神之感。然后引出要分析的文题:2012年河南中招命题作文“让路”。探讨后明确“路”有实指和虚指,然后完成让路的完整表意。接着或列举作文题目或自己命题,从而加深对审题方法的熟练运用。最后出示2013年河南中招命题作文“我心中的太阳”进行写作练笔。

二、要量体选材

不同文体不同形式的序列训练,学生对自己擅长的文体和适合写作训练题目的文体有了清楚的判断。那么构成文章血肉的材料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作文的醒目与否并不在于是否有激动人心、引人入胜的开端或惊心动魄、催人泪下的结尾,而在于那些表现作品的明确意义的可信的小事的巧妙组合。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文章有触动,窥测名家作品中材料出奇制胜的奥妙;以及要对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揣摩,最后形注文字。独特感悟是材料的生命力。学生在写作中选择的材料常会出现雷同陈旧的现象,叙述时也常会冗长拉杂。针对这类现象,应指导学生灵活转换材料叙述的角度,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或翻转材料或新瓶盛陈酿,即采用翻转法和浓缩法完成对材料的艺术加工。例如在突破量体选材专项细化训练的写作指导课上,张子涵同学“亲情”主题作文的中心材料——妈妈为自己缝补衣服,很陈旧,行文也平铺直叙,我们替他转换了角度——以那件绿上衣为线入题叙述,采用倒叙的形式,将他文中“晚上”两字变成优美的月色描写,插叙了生活中母爱的细节,重新组装了他的文章。通过这次材料指导,学生对材料筛选、创造加工有了新的认识,张子涵同学也学会了寻找生活中被他忽略的真爱细节,学生对材料的艺术组合产生的魅力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弹旧调不管弹得多么热情,总有一种陈腐的味道。学生要有自己的体悟,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情感,方能引人共鸣。

三、要设计形式

领悟了文意,有了丰富的素材就需要将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层次地、形式完美地链接在一起。材料的安排要有一定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内容上的层进或结构上的跌宕起伏,都会使文章摇曳生姿,学生的习作也会迈上新的平台。除了相应的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写作时还要学会运用不同的形式,如何根据文章的既定内容挑选或清丽或高贵或典雅的着装元素。如,书信体、日记体、跟帖式、戏剧体、广播稿、演讲稿、证明体等。若文章形式不一而足,内容深厚广博,怎能不使文章璀璨耀眼呢?

四、恰当的引入和收束

入题就如人的脸面,一睹就会使人顿生高下美丑之心来。这两点作为成功作文的亮点,必须狠下功夫。入题简洁明了,如此打开行文主体之门。而文末收束要能点明意旨,有韵味悠长之效。爱比克泰德曾说:“要想工于运笔,就得勤于练习。”要想使入题结题笔墨凝练有神,必须经过无数次的有序指导训练,这样才能使行文自得。

五、锤炼语言

个性化、富于感情的语言才能将习作包装得精美。但同时学生熟练使用书面语时应遵循“不求好句,只求好意”的原则。当然更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使用的作文语言可如江海奔涌慷慨激昂,可细腻如清泉流石上;可以是流淌于心的直白陈述,也可以华丽雕琢朴实的本真。

六、训练计划

写作的整体构思并不能在一时一课中接受,纷至沓来的知识将很难消化。可以课内课外相辅相成,学习与应用相得益彰。这样的有序训练可以以周为单位,带有鲜明的目的性实现指导训练。例如在教授九年级第一单元时,我们可确立在这一时间段内的写作教学目标:学会审题立意。训练序列是这样的:一是探究题目之妙;二是美题赏析感悟;三是课堂审题精练;四是课后运用练笔。采用的形式是课上课下结合,作文日记交错。

课内知识传授衍生写法技巧指导。其中进行写作训练的第一个步骤审题立意时,要明确文章题目是解开文章内容、主题、线索、思路等的钥匙,通过对题目的赏析训练,对命题进行思考。例如九上第一单元中“鼎湖山听泉”这一题目就点明地点、描写对象;本文入题构思的角度是听觉;本文的情感是对泉的赞颂,而听只是手段。又如“画山绣水”,此题洋溢着对山水美景的热爱,主旨明晰,点明了描写对象,暗示了本文的写作技巧,运用不同的方式详描细绘山水美景。对课内文章题目的有意识关注,可以激发对作文命题审题的兴趣。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美题的分析能力,用日记的方式任选至少三个美题自主赏析,并交流探究补充。如:[2013年河南中招作文命题(一)]。进行积极地、有深度地分析,其内容如下:关键词“叮嘱”(再三嘱咐,告诉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限制性词语“那声叮嘱”构成行文的线索;由此明确文章应详写那声叮嘱在自己成长路上的影响,并且要与“出发捆绑,阔步前行”联系起来。至此,材料的详略安排,构思中的一线贯之,文章的立意也就显而易见了。写作课后为了巩固审题效果,再次运用日记形式最多任选三题动笔或析或写。

序列写作训练并非单调孤立,它是由各个小序列丰满起来的大序列语文教学。写作训练也不是游离于教材之外的缥缈孤岛,它是教材编者自“千峰文字,万壑文章”中精淘细选,旨在提升学生包括写作等各项能力的经典荟萃,是写作教学的航模和标杆。将写作序列教学潜移默化于有计划有步骤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定能起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效果。

随着写作教学艺术的提前设想,科学规划,有序训练,形成效果的逐步展开,我的胸中总是奔涌着这样一句话:只有在学生的写作思维中编织构思成文的经纬线,才能使学生下笔时纵横捭阖,尽展凌云之志。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教体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审题题目文章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七分审题三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