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审题立意(二)

2016-04-26苏宁峰

中学语文 2016年11期

苏宁峰



议论文审题立意(二)

苏宁峰

示象类(1)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而去,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之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爸明天在马德里日报社门前等你。一切既往不咎。我爱你。”

隔天中午,报社门前来了800多个“帕科”,等待宽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图式】

矛盾

父(年长者、位高者)——子——去

宽恕

父(年长者、位高者)——帕科——来

【审题分析】

材料摘编自海明威的短篇故事《世界之都》,题意非常醒豁,概括起来,核心词就是宽容或宽恕。宽容(宽恕)无疑是和解的重要途径,是远离痛苦、绝望、伤害和愤怒的桥梁。现代社会,处理人际纷争、族群矛盾、文化冲突,化解仇恨、怨念、隔阂和嫌隙,更应提倡宽容(宽恕)精神,宽容(宽恕)与爱相融,既是一种底气,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无论是对宽容者(宽恕者)还是对被宽容者(被宽恕者),得到的都将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从材料的故事层面来看,写的是父子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显然具有普适性,因为有很多人都等待着被宽恕。也就是说写作的视野应该有所拓展,从父子亲情的层面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思考为什么会产生矛盾、误解和怨恨,产生矛盾、误解和怨恨之后如何解决,宽容(宽恕)是不是对待罪错的唯一可行之径……

【具体角度与观点】

[角度一]整体把握

(一)具体论述

从事件整体过程与结果来把握父子矛盾,儿子帕科因怨恨而出走;父亲因爱而宽恕,众多帕科回归。再加上整则材料的关键词:“宽恕”。我们在提炼观点时,可以将“宽恕”主题表述得更为具体些:

恨使人去,爱召人来。恨不消恨,端赖爱止。

观点的后半句:“恨不消恨,端赖爱止”,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语录,意思是“仇恨不能用仇恨来消弥,只能依靠博爱、宽容才能化解”。这句话可以作为文章标题。

(二)抽象把握

如果以抽象的眼光来看,此则材料最基本的脉络是:

冲突——出走——回归……

再抽象一点,就是:

失衡——平衡……

值得思考的是,隐含其下的制衡力量。父亲的“爱与宽恕”固然是一种实现一时平衡的策略,但远不是全部。如果我们无视于“儿子回家之后”的复杂的、长期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将迅速地陷入到新的“冲突——出走”的恶性循环之中。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也是这样,从来就没有一种单一的力量能够实现与维持持久的平衡。与“爱与宽恕”这样宗教道德情怀并行的,还应该有:经济的平衡发展、法律的健全、制度的完善、文化的宽容与建设等等。我们因此可以提出如下的观点:

莫把药理当药方。

“爱与宽恕”富有宗教道德的情怀,富有理想的气质。但它更像是药理,而远不是解决问题的药方。

我们的文化从来就有一种传统:将药理当作药方,将理想当作方案。思维在复杂的现实面前的单纯化、主观化(一厢情愿)结果导致我们文化历史中众多的惨剧:王莽是这样,王安石是这样,甚至孙中山也是这样。矛盾暂时的解决可能暂时地依赖于某个单纯的原因,可是持久平衡与最终的解决却总终将依赖于全面、综合的思考与建设。

如果说孩子回家是单纯地、暂时地依赖于“爱与宽恕”,它暂时地、表面地缝合了伤口,但是最终治愈伤口的,可能就不仅仅只是“爱与宽恕”,它还需要对产生矛盾的根源有切实具体的解决方案。社会也正是这样。

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积累的考生。他们可以借此起飞,纵论历史、文化与社会:从王莽的托古改制、到王安石的中央集权、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

[角度二]重点把握

从事件过程中最富于戏剧性的片断来看,父亲以爱召唤孩子,却召来众多渴望被宽恕赦免的盼归者。这个戏剧片断有两点可以思考:

(1)父亲召唤孩子所产生的结果意外。但细想一下,来的人及其人数使人“意外”,可是使人来的原因——“爱”与“宽恕”却并不使人“意外”。

(2)这个“帕科”,因为名字的普泛而创造了独特的意味:它既是特定的个体,也是众多期待被宽恕的人;既是他,他们,也指向我们,我。推而广之,“帕科”简直就是一个群体代名词。

我们都会是“帕科”:我们像“帕科”一样地与父母之间爆发战争;我们像“帕科”一样地远离父母,以离家或不离家的方式远离或试图挣脱父母的爱;我们终将还像“帕科”那样,在远离了多年、漂泊了多年之后,又像“帕科”那样,像一只大马哈鱼似的洄游到父母的爱的身边。“帕科”就仿佛是对我们一生经历的诠释性符号:有过“帕科”时代的我们,也要有“帕科”似的觉醒——懂得了反思与忏悔,明白自己曾经任性造成的对他人的伤害;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心灵才能与那来自于父辈的宽恕与爱全然契合呼应。

所以,综合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的观点:

爱的世界里没有意外。

帕科父子的冲突与回归,是社会代际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的缩影。每个人都有过“帕科”的时代,也要有“帕科”的觉醒。消弥“战争”走向“和平”,所依赖的不仅仅是来自于父辈的宽恕,更重要的基础还在于:年轻人要首先学会反思与忏悔,感恩与热爱。

这个立意是侧重于从儿子“帕科”的角度来提炼的。以此立意,在其后论述中必须突出“帕科”的责任觉醒。

[角度三]父亲的角度

(一)反向立意

此则材料最容易提炼出的观点就是:爱与宽恕。

因此,这也应当是最值得警惕的观点。记住投资大师索罗斯的话:“当每一个人都有相同想法时,每个人都错了。”

要想超越这最显而易见的普通立意,需要对材料做更深入的分析。

父子“因一些事情”发生矛盾,并不知对错,也无谓对错。父亲“宽恕”儿子,全然是因为强大的“血缘之爱”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他无条件地让步,让他无条件地遗忘过去,让他无条件地承认与尊重孩子。这种种的无条件都只是单方面的宽恕,他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回家。

但生活不是小说,小说往往在美满的结局里结束,可生活却永不停摆。我们要延伸思考:父亲单方面的宽恕迎来了儿子的回家,可是,儿子回家之后呢?如果矛盾依然,冲突加剧,那么,再一次的宽恕还会有作用吗?将这种情况推广到社会事务上,那么,无条件的宽恕是否会造成放纵的恶果?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将观点具体表述如下:

将宽恕当成万能的解药,必致宽恕沦为毙命的毒药。

父亲单方面无条件地宽恕儿子,让儿子回家。这样的回归是脆弱易折的,因为忘记过去并不能消解过去,爱并不必然地融解坚冰。我们要问:儿子回来之后呢?儿子回来,是回来一时,还是回来一世?当儿子再次离家的时候,也许是宽恕失灵的时候。

家庭的矛盾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如果将宽恕当成万能的解药,无条件无原则地施用于社会,那么,宽恕将无异于纵恶,它将沦为一剂可笑且可怕的社会毒药。

(二)类推思维条件立意

父亲发出的宽恕无疑是本材料中最适合立意的。但要避免平庸还需要深入的分析。因为足够的分析将使你拥有超越平庸的思想力。

在材料中,父亲相较于孩子,是长辈,是尊者,是强者,是生活智慧的高位者。在冲突中,由他发出宽恕的信息,让游子回家正是消解矛盾达成和谐的关键。宽恕在这里,确实还是无条件的单方面的,但正因为这种“无条件”“单方面”,才显出爱的真谛与强大的力量。这种爱,单纯,纯洁,富有神性的天然纯真,就像《圣经》的《哥林多前书》里说的那样:“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家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要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推之于社会,化解社会族群、阶层冲突,历史与文化矛盾的关键往往在于:矛盾中的强势一方富有“爱与宽恕”的智慧。他们懂得,爱与宽恕不代表着软弱与让步,在社会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地方,在冲突最为持久的地方,只有“爱与宽恕”才能直达人心,化最柔弱的抚慰为最刚强的解决——这是“爱的战争”的力量。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人是这样做的;南非的曼德拉总统与图图大主教们也是这样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借此提出如下观点:

“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南非大主教图图说)

处于强者与高位者的父亲,其最大的智慧就在于“宽恕”,宽恕是无条件的,是单方面的,是柔弱的,是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是要求自己先付出代价甚至不计代价的。这样的“宽恕”在面对最复杂、最激烈、最持久的冲突与矛盾时,往往是最富有智慧的最终解决方案。

这观点适用于拥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的考生。考生可借由此观点关注形形色色的社会、历史、文化冲突,比如:南非、柬埔寨的民族和解、澳洲与美国对于土著人的道歉与补偿等等。

示象类(2)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峭壁,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图式】

【审题分析】

从题面上看,福建省此年度的高考文题命题是简洁的,体现了福建省多年来较为清晰的命题规范:不预设观点,用字简洁从而避免歧义纷现,题旨开放度高。

呈现在题面上的最基本的一组矛盾关系是:客观与主观。也就是,人们面对同样一个客观对象时,他们表现出不同的认识形态与行为判断。而这些认识的形成与行为的选择正是由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思维形态以及不同的生命态度等因素造成的。借此,我们就可以找到路径分析这些认识与行为背后的价值观以及生命态度等:或乐观,或悲观;或主动,或被动;或实用,或审美等等。——这正是此文题题旨生成的主干道。

但主干道不是唯一的通道,灵动的思维还可以在文题的文字丛林里发现通往创造性思维的阳光大道——

比如:立足整体思维,你可以发现,人们面对的同样事物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思维,那么,由此而深入思考,世界不正是因此而精彩多样吗?面对如此众多的与己不同的观点与生命形态,那么,你又应该秉持什么态度呢?在众多的观点中,在人言言殊、众语喧哗的社会里,你自己应该如何驾驭自己呢?

再比如:如果你运用象征性思维,将题面的“空谷”“悬崖峭壁”与“栈道桥梁”进行转换性解读,那么,只要你的象征理解是准确妥当的,那么,你不就又获得了广阔的题旨阐释空间了吗?

【具体角度与观点】

[角度一]整体把握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面对“空谷”,题面上只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但事实上,肯定还会有许多其他不同的观点存在。

因此,我们顺着题面上的逻辑主线就可把握: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认知与判断。这种不同的认知与判断形成的背后,正矗立着人们各自不同的经验世界、生命态度、思维方式等。世界既因此而精彩,生命也因此而困难。具体解说如下:

观点1:参差多样乃是幸福的本源。侧重论述由一元化封闭的社会思维形态走向开放多元的社会思维形态。

观点2:倡导理性与宽容精神的培育。胡适之晚年尤着力于倡导“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的精神即可作为有力的证明。

观点3:多元思维与价值观固然是保持社会活力的重要基石,但是,缺少必要的共同价值认知的社会也难免会陷入裂变与撕裂的分化状态。试想,一个社会对于基本的是非善恶,比如,爱国、人性、道德等,都没有共同的价值认知,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有基本的良性秩序吗?因此,论述时侧重分析:如何在尊重多元选择的前提下,建设社会共同价值观的良性平台。

观点4:社会越多元,越尊重个人判断与选择,那么,每一个生活在其间的人都越需要培育起自己的思想——它是你生命存在感的重要形式——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众语喧哗的时代里迷失自己。苏格拉底千年前的告诫在这个时代依然极其有力:认知你自己,坚守你自己。

[角度二]象征转换

在文题中,两个基本的对象具有通过象征进行含意转换、挖掘的可能:“空谷”与“有人的想法”。在含意转换与阐发的时候,这两者象征义具有连带的紧密关系。

在文题语境中,“空谷”容易被理解为“困境”“低谷”——人生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困境”“低谷”。再具体分析文题中两种“有人的想法”——这两种想法其实代表着两种生命态度、历史态度与文化态度:“有人”想到悬崖峭壁,心态或许并非积极,但那是一种忠实的现实主义者的生命、社会与历史视野;“有人”想到架设桥梁栈道,态度是积极的,那是一种务实的理性主义精神的体现,是实用主义的生命、社会与历史态度。

当然,除了题面上的两种,你还可以合理地推想:或许还“有人”停下脚步或去欣赏那“空谷”的美景,或许还“有人”去研究那“空谷”的成因与历史,那么,在这些行为中体现的则可以是审美主义者或科学主义者的精神世界与生命态度等等。

观点1:物理意义上相同的生命,因着每个人不同的生命认识而有着不同的生命态度与生活方式。不必强求统一,每一种生命形态中都有自己摇曳的风情之美。

观点2:生命中必有“空谷”——但如何面对,却能检验出生命的智慧、态度与质地。与其消极地面对空谷下的悬崖峭壁一味自怨自艾,不如积极务实地设想出路,让人生的天堑变成坦途,走出闭锁的天地,开辟生命的新篇章。

观点3:正如生命中有“空谷”,社会发展中亦不时有低落的“空谷”。如何走出“空谷”则并非简单的架桥的设想。它应当建立在社会建设者们共同的理性智慧之上:它需要求学的精神,要想到悬崖峭壁,要丈量悬崖峭壁的高度与斜度;它需要想象的创造力,需要科学的社会改造方案;它也许还需要一种超迈的乐观精神与审美态度。

当然,这个观点的把握要求同学们要有较为丰富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方面的阅读积累。你可以联想到汉朝王莽的教条主义改革的失败,你可以联想到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谈到的“数目字管理”,你还可以联想到美国建国者们的探索精神等等。

[角度三]追溯追问

下面的分析或许是命题者未曾想到的。但却是十分有新意、趣味的理解与提炼。

如果你愿意,联想一下“空谷”构成的熟悉的成语:空谷足音、空谷幽兰。

有点意思。意思在于:“空谷”含意并不空洞,而是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那么简单追溯解释一下:

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空谷幽兰: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如果您读过杜甫《佳人》的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那么你会想,“空谷”中的“佳人”正是杜甫自己的形象写照——正值芳华,悄然隐居,远离尘嚣,抱幽处独却品性高洁。如果再能想到“空谷”其实有如生命中的一种“虚声”的景象。就像宋代诗僧释可湘的《空谷》诗中说的:“者畔才呼那畔应,万千樵子逐虚声。探寻直是无踪迹,只见青山青又青。”——这种追逐生命中的“虚声”的现象多么像我们生活中对于功利、实利的追逐。

于是,你应该会有许多新的联想与启悟了:“空谷”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中都是“困境”“低谷”的象征。但为什么不能有新思维呢?“空谷”可以是人生命的一面镜子,在静寂中照见人的生命形态,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空谷”为什么只能用来架桥逃离呢?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也许,“空谷”正是人生可以徜徉流连之地,在那儿,我们可以真正反省生活,深刻体悟生命。还有,“空谷”中回声的虚妄无形正象征着社会生活中功名利禄的虚妄,那些热衷于架设桥梁栈道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者,他们的人生追求不也正像是“空谷”一样的虚妄不实么?

观点1:“空谷”为什么只能用来哀叹、超越或逃离呢?“空谷”是一个有着诗意的人格境界的文化意象。面对这样的意象,毫无想象力的悲观的“悬崖峭壁”与充满着实用主义精神的用以逃离的“桥梁栈道”也许都并非通向生命境界的坦途。徜徉生命的“空谷”之境,在独处的静寂原野中发现生命的诗境之美。

观点2:面对“空谷”,人们想到悬崖峭壁,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只想到“架设桥梁栈道”,这未免太过于功利化与实用化。它所对应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形态。这种思维形态在当下社会正大行其道。

“空谷”是一定要被架桥跨越的么?对于社会与人生,对于历史与文化来说,这样简单的对待“空谷”很可能都是一种灾难。比如,在教育中,许多家长总是希望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越的生存环境,于是,他们就填平了许多本来就该让孩子自己去走、去经历的人生“空谷”,其实这不正是事实上剥夺了他们成长历练的机会么?又比如,社会发展中,如果一味地倡导“跨越式”发展,那么,这种违反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规律的思维不也酿成了许多悲剧么?前车之鉴,当引为后世之师。

观点3:“空谷”不只是一种“困境”“低谷”的象征。“空谷”也可以作为当下社会价值世界的象征。试想,人们热衷于追名逐利、急功近利,其心态急切,脚步喧腾,言语喧哗,但这一切都仿如空谷之音,终是了无踪迹。而且,也正是因为对功名利禄的热衷,人们对于精神、灵魂、永恒缺乏追求与创造之心,才造成当今社会“空谷”一般的低落的文化环境。因此,真正的桥梁栈道应该从人心深处树立起来,我们社会、文化的发展才能真正地由天堑变通途。

示理类(3)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图式】

【审题分析】

此文题截取自台湾著名绘本画家几米的一段话。是经过归纳抽象而成的论断。

“审题图式”很简洁地显现了文题中两组基本关系:“一样”与“不一样”;“一”与“多”。

剩下的事交给追问:“一样”的感官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生命世界的图景认知?究竟是哪些因素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性大体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别人的“不一样”呢?如果一味地倡导宽容与接纳,那么,自我又该如何保存与生长呢?呈现出来的多样的世界美在何处?更有思想清明者应该透过那热闹纷繁的表象去看到:我们当下的社会尽管人人不同,物物皆异,但我们的目标追求不都是一致的吗?具体想一想,尽管我们将来报考以及从事的专业不同,但我们其实不都是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和家庭吗?“不一样”表象下面的实质惊人的“一样”又将会多么发人深省啊!

整体把握文题,发现相关因素,学会追问深思,是提高审题能力的途径。

【具体角度与观点】

[角度一]从呈现的现象角度

因为“一样”的感官会有“不一样”的认知结果,那么,众多的“一”就会衍生出生活中的“多”。“多”是“参差多态”,“多”是“多元价值”。那么,就可以有如下观点:

观点1:参差多态造就精彩。观点2:多元价值之美。

[角度二]从对待“不一样”的现象的态度角度

从“我”对待他人的“不一样”的态度角度出发,在逻辑上将会有三种可能:其一,侧重于“他人”的角度;其二,侧重于“我”的角度;其三,兼顾二者,保持平衡的角度。具体分析如下:

(一)“承认、接受他人”的角度

观点1:要相互包容,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尊重不同。

观点2:异中求同,同中存异。

观点3:宽足以容大,德足以怀远。(宽容;修德)

观点4:尊重个体多元化,给异见(异端)以生存空间。

(二)在“承认、接受他人”的同时,也要注重“自我”的角度

观点1:拒绝同化(体制化),成为自己;去掉复制,选择唯一。

观点2:个体的唯一性价值,追求独异之人生。

观点3:别被权威同化,不盲从轻信,在独立思想中培养自己独立的人格。

观点4:越是在多元时代里,越需要一种灵魂,一种信仰。才能确保自己的独立存在价值。

观点5:要敢于不一样,呵护自己的灵性之光。

(三)调和二者、反思二者的关系角度

观点1:独立思想,兼容并包;要坚守独立思想,但更要懂得宽容。

观点2:支持多元化,但更要弘扬主旋律;尊重多元也要有底线:比如尊重公平、正义、良知、自由权利的底线等。

观点3:要“和”,但更要“和”而不同。

[角度三]从剖析现象形成的原因、条件的角度

“一样”的感官之所以有“不一样”的认知判断,原因众多。你不可能也没必要去穷尽追溯原因,只需要在众多原因中找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便可溯本追源,阐发下去,自成一说。比如,对于生命境界的认识与追求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独立思想的能力与精神的不同造成了对世界认知的不同;比如,文化环境与视野的不同造成了对生活、世界、历史等方面的认知的不同等等。

观点1:立于高者见者远。思想与灵魂的高度不同,生命的境界自然不同。

观点2:要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寻找自己生命“独异”也“唯一”的存在。

[角度四]透过现象寻找背后意义的角度

题面上呈现的是“一样”与“不一样”,但更深入的追问将产生更富有价值的思考:那“不一样”的背后实质究竟是什么?仅仅是现象的不同,还是真正的价值观的不同?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表面上尽管都不同,但我们的价值追求又是何等的一致:追求物质生活的富有,追求生活方式的一致,追求成长过程的一致等等!这种“不一样”的背后恰恰是“伪多元”!

再者,尽管我们尊重“不一样”(多元),但是社会的建设就如同古巴比伦人合力建造通往上帝天堂的“巴别塔”一样,如果每个人的价值认识与价值目标都不相同,那么,我们又如何能形成建设社会的积极的合力呢?那么,我们的社会是否需要培育一种共同的富有建设意义的价值观以作为我们形成合力的平台呢?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与建设难道不应当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吗?

观点1:伪多元化下的一元化。进而探讨社会与人生实现真正的多元的基础、途径以及条件。

观点2:继承优秀文化,建设普世价值平台。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