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程序对儿科留置针患儿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

2016-04-22杜青爱,马春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舒适度



护理程序对儿科留置针患儿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

杜青爱, 马春利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 儿科, 陕西 宝鸡, 721000)

关键词:护理程序; 留置针; 舒适度

静脉留置针又叫套管针,是现代儿科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静脉注射用具,具有套管柔软、可操作性强和套管在患者静脉留置时间较长且不易造成血管损伤等特点[1]。但是,在静脉留置针的实际应用中常导致诸如皮下血肿、局部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常规的护理方式往往会造成患儿并发症治疗缓慢、伤口疼痛、舒适度低下等副反应。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快捷、有效的临床护理模式对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患儿的康复带来极大福音[2]。因此,为了解护理程序对儿科留置针患儿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情况,现选取医院接诊的102例儿科留置针并发症患儿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4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02例儿科留置针并发症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59例,女43例,平均(7.02±3.37)岁。观察组平均年龄(6.27±4.81)岁,平均治疗时间(11.04±2.47) d。皮下血肿7例,液体渗漏13例,套管针堵塞19例,局部静脉炎6例,套管针脱出9例。对照组平均年龄(7.24±1.681)岁,平均治疗时间(10.52±0.49) d。皮下血肿9例,液体渗漏11例,套管针堵塞15例,局部静脉炎5例,套管针脱出8例。所有患儿均为采用头皮、手、足和背部静脉穿刺输液,患儿身体发育情况良好,精神状态较为健康,无其他明显病症。2患组者在性别、留置针穿刺部位、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方法

2组患儿住院后,分别按照医院儿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干预治疗。如给予患儿在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全方位的系统护理等。具体包括: ① 整体思路。医护人员查阅患儿的病历、医院护理记录等文献,并通过与患儿家属沟通交谈,全面地了解患儿病情,依据患儿实际情况研究护理程序的运用。② 饮食护理。医护人员充分征询患儿家属意见,收集患儿的饮食兴趣喜好,结合患儿的并发症感染程度、身高、体重和活动量等具体情况,给予患儿科学、营养、合理的饮食搭配方案。在进行患儿的饮食护理时,充分考虑了患儿饮食习惯,力求科学均衡水果类、肉蛋类、油脂类等食物结构搭配,在饮食上给予患儿营养科学的保障。③ 运动护理。充分了解患者实际病情,结合运动学、儿童心理学等常识帮助患儿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适当的运动量进行锻炼,以提高患儿身体免疫力,促进恢复。特别注意患儿的训练以有氧运动为主,训练的时间控制在在20~40 min。在运动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儿,视线不离开患儿活动范围,确保患儿安全。④ 心理护理。实习医护人员全程陪同制,做到患儿除了休息不离开医护人员。此外,医护人员积极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了解患儿及家属的需要,掌握患儿病情进展状况。并且,医护人员以轻松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使患儿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记录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套管针堵塞、局部静脉炎和套管针脱出发生例数。采用问卷对患儿舒适度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定分析2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3],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儿伤口红肿、溃烂等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感染完全消除,患儿无任何伤口不适情况;有效:患儿经治疗后,伤口红肿、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或疼痛程度降低,经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感染基本消除但未达到显效的标准;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伤口红肿、疼痛等症状无明显缓解,感染情况未缓解甚至病情出现加重趋势。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并发症分布情况比较

治疗后,2组患儿在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套管针堵塞、局部静脉炎和套管针脱出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套管针堵塞、局部静脉炎和套管针脱出例数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5例(64.81%),有效17例(31.49%),无效2例(3.70%),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显效7例(14.58%),有效5例(10.42%),无效36例(75.00%),有效率为25.00%。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2.32组患者治疗舒适度及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舒适度评价在中等及以上的例数为50例,占93.60%;其中舒适度评价为优的患儿例数达到41例(75.93%)。而对照组患儿舒适度评价在中等及以上的例数仅为14例(29.16%),远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价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为52例(96.29%),评价为差的仅占3.71%。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价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为26例(54.17%),评价为差的占45.83%;说明观察组患儿护理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较高(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舒适度及满意度情况比较[n(%)]

与对照比较, *P<0.05。

3讨论

护理程序是现代医学护理实践中倡导的一种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的护理模式。这是一个集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完整的医疗护理过程,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心身护理的方法[4-5]。作为一种便捷、有效的护理模式,护理程序中国临床护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探讨护理程序在儿科留置针患儿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以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对于促进留置针并发症患儿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程序的运用确实能够有效减缓儿科留置针患儿并发症,促进病情康复,提升患儿舒适度和满意度。

患儿极易引起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套管针堵塞、局部静脉炎和套管针脱出等并发症[7]。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往往效果不显著。此前国内有研究[8]显示,在儿科病房应用护理程序对留置针并发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消除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研究通过分析患儿应用护理程序对其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套管针堵塞、局部静脉炎和套管针脱出等并发症的影响,证明了护理程序确实能够有效地促进患儿并发症康复。研究[9-10]显示,对患儿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时,患儿在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心理健康的辅导疏通了患儿及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使患儿快乐的接受治疗和康复,也使患儿家属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切实有效的开展患儿护理工作。研究[11]证明,临床应用护理程序大大促进了儿科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康复,减轻患儿治疗中的痛苦,提升患儿舒适度与满意度。应用护理程序可以使患儿留置针并发症有效率提升至96.30%。此外,研究还发现,在护理程序的应用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对患儿恢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护理程序要切实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注意学习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技巧,高效地完成护理程序工作。

参考文献

[1]梅云霞, 王娟, 冯苑, 等. 门诊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品管圈管理[J]. 江苏医药, 2015, 41(8): 986-987.

[2]黄登会, 杨晓莹. 无痛穿刺贴用于年轻女性和儿童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4): 2272-2273.

[3]梁萍, 王媛. 护理人员专业自主性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10): 946-948.

[4]戴炳媛, 刘晓蓉.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导管输液的护理[J]. 江苏医药, 2015, 41(17): 2102-2103.

[5]Lucchini A, Angelini S, Losurdo L. et al. The impact of closed system and 7 days intravascular administration, replacement on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 in a general intensive care unit: a before-after study[J]. Assist Inferm Ric, 2015, 34(3): 125-133.

[6]张玉芳, 何丽, 钟晓燕. 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6): 2748-2749.

[7]Francis S. Nursing and Midwifery Health Program cares for the carers[J]. Aust Nurs Midwifery J, 2015, 22(8): 13-16.

[8]戴建建. 循证护理在预防儿科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5): 912-915.

[9]谢彩霞, 肖静蓉, 周敏等. 护理分级质量改进的实践及成效[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6): 716-719.

[10]黄雪飞, 陈全景. 防逆流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19): 3604-3605.

[11]柴建华, 常洪美, 罗杨, 等. 儿科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高危因素分析[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5, 32(2): 148-150.

[12]Chugh A.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in Cathete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Dead and Buried[J].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5, 8(5): 999-1001.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6-190-03

DOI:10.7619/jcmp.201606069

收稿日期:2015-11-19

猜你喜欢

舒适度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私人定制和舒适度完美结合的典范 金地九龙壁别墅影音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农村公共厕所如厕舒适度调查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基于ArcGIS的四川地区城市气候舒适度评价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地铁列车热环境实测分析与舒适度评价
基于情境感知的公共建筑室内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舒适度的单体建筑电力负荷卸载协调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