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控制理论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6-04-22何水云时秋英通讯作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护理

何水云 王 卉 时秋英(通讯作者)

1)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介入导管室 驻马店 463000 2)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质量控制理论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何水云1)王卉1)时秋英2)(通讯作者)

1)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介入导管室驻马店4630002)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0014

【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理论在急性脑血管疾病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行介入治疗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质量控制理论指导下开展护理干预,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4/32),低于对照组的31.25%(10/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30/32),低于对照组的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控制理论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质量控制理论;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护理

脑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危急病症,主要分为出血性急性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两种,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占75%~85%[1]。介入治疗是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用方法,为进一步探讨有效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选取我院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10—2015-03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行介入治疗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43~72岁,平均(53.21±2.45)岁。观察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5~71岁,平均(53.63±2.72)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性护理、术中配合护理及术后观察护理等。观察组在质量控制理论指导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管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开展前对各项护理细节进行质量评估及指导,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开展能够同各个患者具体情况相适应,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应及时分析总结,汲取相应经验教训并加以改进,确保护理工作的优质、高效开展,使得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2]统计2组护理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经问卷调查统计2组护理满意度。

1.4判定标准[3]采用我科室自制调查问卷,于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由患者及家属共同填写后进行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4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有效率为100%。

2结果

2.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对照组为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为78.1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临床数据表明[4],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且多数患者预后较差。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用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脑部正常功能,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但大量临床资料表明[5],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采用介入治疗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针对该种情况,提升患者护理工作质量,加强各项护理细节的质量控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6]。

质量控制理论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对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各个程序及细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在对护理工作进行密切观察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各项缺陷问题,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意义重大,使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具科学性,且在护理细节优化方面也更具完善性。

本文观察组于质量控制理论指导下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质量控制理论在改善急性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高。

4参考文献

[1]李宝英,陈瑞容,梁喜芳.100例脑血管神经介入术围术期护理心得[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1):237-238.

[2]贾芳红,欧世宁.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3):78-79.

[3]马数艳,赵春,姜秀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14):93-94.

[4]张文静,刘丽红,蓝慧兰.介入护士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6):815-817.

[5]张聪花.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1,10(下旬刊):17-18.

[6]陆世清.循证护理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3 077-3 078.

(收稿2015-05-24)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4-0137-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护理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