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2016-04-21冯雁

科教导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近代

冯雁

摘 要 苏州商团从清末光绪年间成立始,历经民初、北洋几个历史时期,是江浙一带组织最庞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商人武装组织。相比其他地方商团,苏州商团在历史上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梳理苏州商团从萌芽、发展、鼎盛直至消亡的历史过程,可以探究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 近代 苏州商团 沿革

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3.079

商团是近代中国商人的准军事化组织,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苏州商团从清末光绪年间成立始,历经民初、北洋几个历史时期,在维护地方秩序、保障人民财产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苏州历史上写下了生动的篇章。

苏州商团成立于1906年,是较早的中国资产阶级组织的政治性的半武装组织。初名苏州商体育会,辛亥革命时,因维护地方治安有功,经江苏都督程德全批准,改名为苏州商团分会。1922年,改组为苏州商团团总部。苏州商团发展到鼎盛期,拥有城乡支部45个,团员最多时达2000余人,并配备了各类枪支1400余条及其他军用设备,成为江浙一带组织最为庞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武装组织。1936年2月随着国民党政府对地方武装组织的控制和抗战前夕国内外形势所迫,苏州商团奉令取消。

苏州商团历经清末、民初、北洋几个历史时期,在苏州历史上留下了颇为生动的一页。苏州市档案馆现藏有1911-1949年苏州商团档案176卷,通过对这些档案的梳理,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苏州商团从萌芽到消亡整个历史过程。

1 萌芽阶段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晚清经济和政治体系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政府也开始推行“新政”,力图构建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创办商会成为新政的重要内容。1902年,清政府商务大臣盛宣怀到上海与西方诸国签订商约时发现“洋商总会如林”,而华商却“涣散不群”,因而感悟“中国商业之不振,大率由于商学不讲,商律不谙,商会不举”,进而认为要改变现状,振兴中国商业应“以创设商会为入手端”。①1904年,为了振兴工商,商部草拟了奏折,“纵览东西诸国,交通互市,殆莫不以商战角胜,驯至富强。而揆厥由来,实皆得力于商会”,②开始鼓励各地设立商会,发展民族实业。

1905年,上海商人自发开始抵制美货运动,并迅速波及全国,极大的激发了商界人士爱国热情,有感于“泰西各国商人,皆有军人资格。如上海租界西商设有商团,无事则按期操演,有事则守望相助,是以租界之中,偶有变端,其所损失多华商财产,西人晏然如故”,③在一些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倡议下,上海先后成立了沪学会体育部、商业体操会、商余学会、商学补习会、沪西士商体操会,时称上海“五体育会”,此即上海商团前身。

与上海唇齿相依的苏州一方面随着自身民族实业的发展壮大,商人在社会生活中力量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受上海的风潮影响,成立商会商团的呼声也逐渐高涨。1906年夏天,以倪开鼎为代表的苏州绅商联名上书给商部及及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认为“苏州水陆交通,市廛阗溢,凡商界身家财产,奚啻亿兆,咸寄于此。亟宜振刷精神,固结团体,去畏葸之积习,弭隐患于无形”。

同年9月和10月,两江总督、江苏巡抚和商部均相继批示准予立案,“苏商体育会”遂获准宣告正式成立,其会址附设于苏州祥符寺巷轩辕宫云锦公所内。

2 初步发展

从名称上看,无论是上海体育会还是苏商体育会,起初都是以强身健体,讲求卫生为宗旨。上海体育会章程已经散佚在历史长河中,但苏商体育会章程确被完整保存下来。在苏商体育会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其宗旨为“讲求体育,立矫柔弱,以振起国民尚武之精神”,并希望“入会者讲求卫生”,能够形成“商界完全之团体”的目的。

在举行的首次开操仪式上,苏商体育会就明确表示出自强团结,共同对外的决心。在开操仪式的演说词中,商人们是这样说的:“自外人进中国,遂有以强制弱之势,是以吾人亟须讲求体育,以为自强之基”;“商之同业,犹士之同学也,皆我之兄弟也。诸君须要一心一意,如兄之于弟,同心御外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体育会设立的初衷,不是为了武装自己,而是以强身健体,团结御侮为目的,带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然而,苏商体育会成立不过半年,绅商们就发觉仅仅只是徒手练习,健身卫生的话,并不能达到自保治安之效用,“非有枪枝,不足以完形式而振精神”,经过苏州商会的转请代呈,体育会成功于光绪三十三年三月(1906年)从军械局领到摩提尼抢四十二杆。同年末,又“请领子药,按期缴费”,对会员展开打靶训练,“由教习领药,按名点给五颗,各打五枪,”正式开始进行自我武装,并按军队方式进行平时训练,会员们“平时各营本业,有警则戎服巡逻”。

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夜,苏商体育会已经有4个支部,600多名会员,发展为民间规模初具的武装力量。

3 走向鼎盛

1911年,苏商体育会开始着手改名商团公会的各项事宜。紧接着辛亥革命爆发,当时因“苏城风鹤频惊,人心不靖”,社会治安动荡不堪,老百姓深受其害,于是苏商体育会开始承担起辅助治安的工作,派遣操员荷枪实弹,昼夜巡逻,“以辅军警之不逮”。苏城光复后,体育会在维护地方安稳方面的功绩也得到了当时政府的肯定,“苏城光复之时,承苏商体育会暨各支部会员热心任事,昼夜逡巡,市面赖以安堵”,因此当时的代江苏都督庄蕴宽发令,同意体育会的更名请求,1912年1月正式更名为苏州商团公会。

商团公会重新修订了章程,在《苏州商团公会改订章程缘起》稿中正式明确了商团公会的武装性质:“吾苏商团公会,旧名体育会,开办已届六年,能力虽储,范围尚狭……未遑实行保卫地方之责也。军兴以来,国家多事,闾阎不能无恐……于时宵小趁机,匪徒隐伏,人心浮动,不可终日。有识者咸谓非力求自卫之计,以辅助军队不可……军队效忠,商兵辅义,蒯案以破”。随后的章程在第十章“本会职任”中明确表示:“本会专任保护本地人民财产,维持地方秩序,并不与闻国家军事”;“在本地范围内,如有都督府及高级行政长官檄令辅助岀防等事,亦当竭尽义务”。商团公会开始参与地方治安维护,保护人民财产,与本地军警一起共同行使社会治安权力。

从《苏州商团档案汇编》中我们看到,在商团公会成立不久,除公会本部外,支部就发展拥有了19个支部,1912年初,有记录的一、二、三、四支部的会员达到六百二十八名,苏州商团的发展逐步走入鼎盛时期。

1917年3月,鉴于全国各商团的稳步发展,由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呈经北京政府内务部、陆军部、农商部批准,颁布了《商团组织大纲》,立法对商团加以保护。在《大纲》中直接表明商团宗旨为:“辅助军警,维持市面,弹压乱匪”。商团不仅明确要求其教练长“聘请陆军出身,确具有军事学识者任之”,而且在队的操生“得照陆军步兵编制之”,并按照军队要求统一服制。至此,商团正式成为一支准军事化的地方武装力量,全面参与到社会治安各个层面,力量迅速壮大。

4 最后消亡

1922年初,受吉林佳木斯商团“通匪酿变情事”影响,商团公会再次改组,成为商团团本部,定名为苏州商团,正式并入苏州总商会系统。这次改组后,苏州商团直接受总商会统辖,无论财力、物力还是人力都得到极大支持,当年支部就增加到19个,团员突破1000人,走上快速扩张之路。在团本部下陆续又成立了商团临时司令部、军警团联组稽查处、商团临时自卫队、城厢区保卫委员会、商团义勇队、商团临时游巡队等多个组织。在商团发展鼎盛时期,苏州商团拥有城乡支部45个,团员最多时达2000余人,并配备了各类枪支1400余条及其他军用设备,成为江浙一带组织最为庞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武装组织。

逐年的扩充,苏州商团规模与实力俨然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民间自卫组织的范畴,成为一只让新兴国民政府无法忽略也无法放心的地方准军事武装力量。虽然苏州商团曾明确表示“不与闻国家军事”,但仍于1928年7月收到江苏省政府民政厅训令,要求将商团改组为特种保卫团。这一举措的实质是通过改组使民间武装组织成为政府统一领导的保安队伍。此举当然遭到来自江苏各地商团的反对,苏州商团更是通过复函的形式以“未奉江苏省政府特种保卫团组织条例以前,一切设施无所依据”为理由,坚决维持商团现状。与此同时,商团团本部致函无锡、武进、丹阳、镇江、江阴华墅、江都、昆山等各埠商团,征求意见、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对策,团结一致抵制改编。自此,改编与反改编的活动成为一场旷日持久、影响波及全国的官商拉锯战。

1936年2月随着国民党政府对地方武装组织的控制和抗战前夕国内外形势所迫,再加上商团联席会议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和动摇,苏州商团最终宣布解散。

注释

① 盛宣怀.请设上海商业会议会所报[C].愚斋存稿:卷七.

② 彭泽益.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5.

③ 苏州市档案馆.苏州商团档案汇编[M].成都:巴蜀书社,2008.注:以下引文未注明出处者均同此。

参考文献

[1] 章开沅,朱英,祖苏,叶万忠等.苏州商团档案汇编(上、下)[M].巴蜀书社,2008.

[2] 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 沈渭滨,杨立强.上海商团与辛亥革命[J].历史研究,1980(3).

[4] 徐嵩龄.一九二四年孙中山的北伐与广州商团事变[J].历史研究,1956(3).

[5] 朱英.从《苏州商团档案汇编》看近代苏州商团[J].史学月刊,2006(12).

猜你喜欢

近代
晚清使西日记中的体育记载研究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谈近代日本儒学的发展及影响
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
觉醒者的悲哀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近代商务印书馆英语教材出版发行回顾
近代乡村经济史和乡村金融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基于诚信金融文化的近代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