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忻州市2015—07—08特大干旱成因分析

2016-04-21张润英郑秀文罗俊伟马子平

科技与创新 2016年6期
关键词:干旱厄尔尼诺降水

张润英++郑秀文++罗俊伟++马子平++李春华

摘 要:运用气候诊断法,利用全国气候业务网提供的2015年气象资料和历年气候资料,简要分析了2015-07—08山西省忻州市出现的特大气象干旱极端事件。分析结果显示,导致2015-07—08尤其是伏天降水特少的原因主要有2点:①2015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大气环流异常。具体表现为7月份和8月份极涡强度比往年同期偏弱,冷空气活动偏弱,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总体偏弱,位置偏东偏南,使得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华南地区,副高外围的水汽不能输送到山西中北部;②山西省忻州市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89.5%,山地和坡地蓄水能力差。经过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5-07—08,山西省忻州市发生的特大干旱是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干旱;厄尔尼诺;大气环流;降水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6.023

1 灾情分析

2015-07—08,山西省忻州市干旱少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用水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据各县民政局统计,截至2015-08,忻州全市14个县,已经有11个县137个乡(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受灾人数94.73万,农作物受灾面积237 790 km2,成灾面积205 220 km2,绝收面积44 730 km2,分别占播种面积的58%,50%,11%,而因灾害导致饮水困难的牲畜有17 300头。

2 旱情状况分析

2.1 实况降水分析

2.1.1 2015-07—08降水分析

2015-07—08,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01.2 mm,比往年同期(206.0 mm)少50.9%. 其中,神池县、原平市、河曲县降水量比往年少了70%以上,偏关县、五寨县、保德县、岢岚县、代县比往年少了50%~60%,忻府区、定襄县、宁武县和静乐县比往年少了40%左右,五台县接近往年同期值,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015-07,全市平均降水比历史同期少53.7%;2015-08,全市平均降水比历史同期少48.3%.由此可知,原平市、代县、神池县2015-07的降水量创同期新低,偏关县接近同期最小值。2015-08,全市降水量少了3~8成,未突破历史最小值;2015-07—08,五寨县、神池县、偏关县的总降水量创历史新低,河曲县、原平市的降水量接近历史同期最小值。各观测站降水详情见表1.

2.1.2 伏天降水分析

2015年伏天(2015-07-13—2015-08-21),全市平均降水量为80.8 mm,与2014年同期相比少22.2%,与历年同期相比少43.4%.除了五台县外,其余县(市)均低于历年同期值,原平市、代县、五寨县、河曲县、保德县和偏关县比历年同期少5成以上,神池县偏少7成以上。

伏天降水最少时段是7月下旬和8月中旬,7月下旬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3.2 mm,比历年同期少67.2%;8月中旬降水特别少,全市平均降水量只有6.4 mm,与历年同期相比少81.4%.

7月上旬到中旬,全市降水偏少3~6成,旱象波及全市;7月下旬降水持续偏少6成以上,旱象日趋严重,大面积作物出现叶枯苗萎的情况。虽然8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偏少一成,但是,由于前期旱象明显,旱象呈加剧态势,8月中旬降水极少,农作物受旱严重,干枯死亡,秋粮作物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

2.2 土壤墒情分析

由全市各县2015-08-31的土壤测墒情况可知,除了五台县及其周边地区外,其余各县10 cm土壤的相对湿度在40%以下,处于严重干旱状态,如图1所示。繁峙县、静乐县、忻府区部分、定襄县局部10~30 cm、10~50 cm的土壤相对湿度在40%~50%之间,处于中度干旱状态,具体如图2、图3所示。

表1 山西省忻州市14个台站2015-07和2015-08的降水量、距平

图1 205-08-31,10 cm土壤平均相对湿度 图2 2015-08-31,10~30 cm土壤平均相对湿度

综合分析降水和土壤墒情可知,除了五台县和繁峙县东南部的气象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外,忻州市其余各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五寨县、神池县、偏关县、河曲县、保德县、原平市、岢岚县为特旱等级和重旱,繁峙西北部、代县、宁武县为重度到中度干旱,静乐县为中旱,忻府区、定襄县为中度到轻度干旱,具体情况如图4所示。

图3 2015-08-31,10~50 cm土壤平均相对湿度 图4 2015-08忻州全市干旱分布情况

3 干旱成因分析

3.1 大气环流异常

大范围的干旱必然与大气环流异常有关。下面简要分析了2015-07和2015-08北半球500 hPa环流特征。

3.1.1 极涡和冷空气活动

2015年夏季,极涡比往年偏弱,位置偏西半球,位于中高纬度上的乌拉尔山地区的高压脊很不稳定,导致我国北方冷空气强度偏弱、路径偏东。将这种情况反映到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2015-07和2015-08的情况很相近。2015-07,在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如图5所示,极涡有2个中心,中高纬度环流呈4波型分布,长波槽分别位于西伯利亚、北太平洋中部、北美东部和大西洋东部。从距平场上可以看出,北极中心附近对应正距平中心,中心超过12 dagpm。这表明,2015-07,极涡强度比往年同期偏弱,新地岛以东为负距平。由此可知,该极涡强度偏强。2015-08,在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如图6所示,没有明显的极涡中心,中高纬度环流也呈4波型分布,长波槽位置与2015-07长波槽的位置接近,而2015-08冷空气活动更偏弱、偏东。

3.1.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

如图5、图6所示,由2015-07和2015-08的500 hPa月平均环流场情况可知,这两个月平均环流场的特征很相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都偏弱,位置偏东偏南,平均副高脊线都在25°N附近,比历年同期明显偏南,导致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华南地区,副高外围的水汽不能输送到山西中北部。2015-07—08,500 hPa月平均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8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比7月份更弱,更偏东。从2015-08的500 hPa高度距平场上可以看出,环流形势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偏南,与历年同期相比显著偏南,584线一直位于长江流域,使得山西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发生空汛。

3.2 平均环流特征

3.2.1 100 hPa月平均环流特征

如图7、图8所示,由2015-07,2015-08的100 hPa月平均高度场可知,2015-07南压高压脊线在北纬35°N附近,0~150°E在中纬度地区为显著的高压带,高压中心位于70°E附近;2015-08南压高压脊线在北纬30°N附近,位于中纬度地区的高压带在30°~150°E之间,比2015-07偏东30个经度,高压中心位于80°E附近,比2015-07的高压中心偏东10个经度,都属于西部型南压高压。当南压高压为西部型时,500 hPa588线偏东偏南,雨带多在长江流域,全国呈现南涝北旱的降水格局。

3.2.2 300 hPa和700 hPa上月平均流场特征

从图9、图10中可以看出,2015-07,300 hPa在10°~50°N,0°~180°E有一个强盛的反气旋环流,环流中心位于北纬30°N,70°E附近,与100 hPa上空的南压高压中心一致。8月份300 hPa环流特征与7月份300 hPa 环流特征相近。7月份700 hPa环流特征与8月份700 hPa环流特征相近,都表现为偏南气流偏南偏东,在20°N以南为偏东气流,在20°N以北、120°E附近转为偏南气流。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同时偏弱会导致西北、华北等地的水汽输送条件变差。

3.2.3 850 hPa水汽输送情况

2015-07,在850 hPa上,30°E~130°E之间的水汽输送带一直在28°N左右摆动,水汽带的北部边缘始终没有越过30°N。7月中旬水汽输送带北抬到30°N附近,忻州市平均降水比往年少一成,7月下旬南撤到28°N以南,忻州市平均降水比往年同期少67%以上。2015-08,上旬的水汽输送带位置与7月中旬的相近,忻州市平均降水比往年少一成,中旬水汽输送带的位置与7月下旬相近,下旬全市平均降水比往年同期少82%以上。

3.3 环流演变与天气

2015-07上旬,副高外围584线一直处于黄河以南,山西省出现了持续晴热少雨的天气。2015-07中旬,环流形势调整,副高西伸北抬。2015-07-14—2015-07-16,忻州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7月以来较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全市降水量为0.1~44.3 mm,东部各县的降水量大于10 mm,西部各县的降水量不足5 mm。随后副高快速南撤,直到7月末才再次北上。在副高和冷空气的共同作用下,2015-08-02—2015-08-03,忻州市出现了一次小雨量级的降水,直到出伏,再无有效降水过程。

3.4 ENSO的影响

所谓“ENSO”,是厄尔尼诺(El Nino)和南方涛动(Southen Oscillation)的简称。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海洋,南方涛动现象出现在大气,但是,这两种现象有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是热带太平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近年来,全世界把这两种现象作为一件事情看待。参照相关文献和国家气候中心《ENSO监测简报》(18~53期),1981年以来,厄尔尼诺事件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强度详见表2.由表2可知,1981—2015年,共发生了11次厄尔尼诺事件,每隔2~5年就发生1次,发生概率为0.285.

1981年以来,共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6次,分别在1982—1983年间、1986—1987年间、1994年、1997年、2009年和2014年;强度较弱的厄尔尼诺事件共5次,分别在1991—1992年间、1993年间、2002年、2004—2005年间、2006—2007年间。在前10次厄尔尼诺事件中,1997—1998年的最严重,达到极强强度。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2014-05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截至2015-09-27,其海温指数为1.9 ℃。目前,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累计达到了16.3 ℃,超过强厄尔尼诺事件监测标准,并且强度仍在增强。与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相比,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要弱,但是,持续时间已经超过了1997/1998年,为历史第四强,峰值强度为历史第三大值,仅次于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

表2 1981年以来的厄尔尼诺事件

相关研究表明,山西省忻州市夏季大旱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2点:①厄尔尼诺事件对忻州市夏季降水有一定的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开始年忻州市夏季干旱,发生干旱的概率为72.7%,发生大旱的概率为45.4%.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年,忻州市夏季降水正常或偏多,发生大涝的概率为30%,正常或偏涝的概率为80%.②忻州市夏季降水量极值都出现在强厄尔尼诺年。强厄尔尼诺年,夏季降水量偏少的概率为76.9%,偏多的概率为23.1%,夏季出现降水量距平百分率≤-20%的概率为66.7%,夏季降水量距平百分率≥20%的概率为14.3%.

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在已发生的14次厄尔尼诺事件中,忻州市有5年盛夏出现了大干旱,分别在1986年、1991年、1997、1999年和2002年。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夏季,我国雨水“南多北少”,华北地区继2014年夏季连续出现空汛。

3.5 地形影响

2015年山西夏旱,忻州市旱情最严重,这与其地形有很大的关系。忻州市山地和丘陵的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9.5%.由于山地和坡地的蓄水能力较差,又不能人工灌溉,所以,只能靠天吃饭。2015年,忻州全市7月和8月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少50.9%,最多时少72.3%,出现了严重伏旱的情况。

3.6 收支情况

由2015-07和2015-08自然降水量和每日蒸发量可知,土壤水分收支不平衡,支出远远大于吸入。从2014-01-01开始,由于国家一般的气象观测站停止了每日蒸发量观测,所以,只有河曲县、五寨县、原平市、代县4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有2015-07—08的蒸发量资料。据统计,2015-07,每日蒸发量为4.7 mm,而四站平均降水量为33.4 mm,每天有1.1 mm的降水;2015-08,每日蒸发量为4.9 mm,而四站平均降水为36.4 mm,每天有1.2 mm的降水。经过统计分析,2015-07和2015-08每天的降水量不仅不能满足自然蒸发量,还要透支地表和地下水源,因此,土壤水分严重匮乏,干旱情况十分严重,导致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4 小结

本文将山西省忻州市14个县站2015-07和2015-08降水之和与往年同期降水之和作对比、分析。研究发现,2015-07—08,全市平均降水量比往年同期平均降水量偏少50.8%.其中,原平市、五寨县、保德县、河曲县、偏关县、神池县偏少6成以上,五寨县、偏关县、神池县为历年同期极端最低值,河曲县、原平市接近历年同期最低值。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干旱指标,忻州市2015-07—08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从目前掌握的旱灾情况看,2015年,忻州市出现的旱灾是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研究发现,2015年出现了强厄尔尼诺事件,而大气环流异常是导致7月和8月,尤其是伏天降水量特少的主要原因。7月和8月极涡强度比往年同期偏弱,冷空气活动偏弱,偏东,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总体偏弱,位置偏东偏南,使得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华南地区,而副高外围的水汽不能输送到山西中北部,导致山西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发生空汛。

地形会加剧旱情的发展。山西省忻州市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的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9.5%,山地和坡地的蓄水能力差,2015-07和2015-08的自然降水量不能满足每日水汽蒸发量,过多地透支地表和地下水源,会使得土壤水分严重匮乏,导致农作物干枯死亡。

参考文献

[1]田新生,高惠珍,王晓宇.山西省1997—2001年连续五年旱灾分析[J].山西水利科技,2002(2).

[2]吕心艳.2011-08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气象,2011,37(11).

[3]陈菊英.海河流域盛夏旱涝及其长期预报[J].气象,1986(9).

[4]黄荣辉.引起我国夏季旱涝的东亚大气环流异常遥相关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J].大气科学,1990,14(1).

[5]李晓燕,翟盘茂.ENSO事件指数与指标研究[J].气象学报,2000,58(1).

[6]ENSO监测小组.埃尔尼诺事件的划分标准和指数[J].气象,1989,15(3).

猜你喜欢

干旱厄尔尼诺降水
DSC1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降水对新郑市大气污染的湿沉降特征
翁源县1971—2015年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014—2015年新宾县降水酸度特征分析
基于距平的白城地区干旱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临夏地区干旱特征及干湿气候区划
夏季高温干旱时节高山蔬菜种植管理策略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长江流域旱情监测研究
极强“厄尔尼诺”来了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