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2016-04-19赵美华

关键词:积极情感根本原因

赵美华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的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他的话说明了造成目前这种阅读教学的现状的根本原因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学科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情感。

【关键词】重中之重 积极情感 主体情感 根本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98-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理念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是无法代替的。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看法: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多诵读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忽略“读”这一环节,热衷于引导学生以获取答案和结论为满足。在让学生草率读过课文后,便迫不及待地就文章词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表现了什么思想,给了我们什么教育。或者机械地挑出文章中的一些词句,要求分析“为什么”。这种用所谓“启发”直接代替学生理解的做法,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这样做的结果,即使再美的文章也会被教得索然无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欣赏美,学习语言,吸收写法。文章作品丰富的意蕴,存在于字里行间,隐藏在文字背后,存在于空白处留下的巨大审美空间之中。对一篇课文的教学,教师不应首先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而应首先引导学生去感受,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去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旨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读”这一环节。不论何种文体,课堂上要每篇必读,可以吟诵、默读、朗读,在读中思考理解,并学会圈点批注,体味文章意义、意境、情味,要从停顿和语调的高低、强弱、缓急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学生在反复吟诵课文中,随着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的“复活”,必然会触动他们的情感,使他们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握全文内容,受到艺术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二、播放磁带录音或教师示范性朗读

有一位名师曾说:“要努力使自己的朗读具有艺术的魅力,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调、节奏、韵律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动听的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从网上下载一些朗读优美,纯正的课文录音来让学生听,让学生在认真听的过程中去感悟文章内容。除了听录音外,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朗读引领。我也喜欢朗读,在教学中,我也经常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如;我在讲授《秋天》一文时,这是何其芳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诗,学生对其语言美、人文美缺乏感知,所以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给学生示范性的进行指导。“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丁丁”表伐木声时读“zhēng”,教师富含感情的泛读让学生去感受拟声词给我们带来的美。“饱食过麦香的镰刀”,“饱食”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我对饱食作重音强调,就把农家丰收的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慢慢地,学生特别爱听我的泛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高涨了起来。因此好的语文教师首先要以人格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三、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课堂的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习民主。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

四、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文章的意义,吸收知识。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就不能仅限于课本中的文章,还应该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

1、把握文章的主旨。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首先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才能更快更深刻的了解整个文章。通过整体领会文章的气势、文采、内涵等了解作者的写方向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

2、精读、细读。在经过前一阶段的整体阅读,在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后就要对文章的各段进行精读细读。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分段论述将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学习段落中的比喻、拟人、夸张、比拟等写作手法的运用,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经验。

3、朗读的学习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记忆能力很强,文章多看几遍就能背诵下来。但是他们都是一种闷声的记忆方法,没有通过朗读的方法将文章背诵下来。其实要求背诵文章的目的不仅仅在记忆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锻炼学生的发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著名的语言学家李阳老师强调的语言学习就是多次的重复,是用嘴巴学出来的,所以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朗读学习法。

总之,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陈厚德 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

[2]钱吕明 中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学语文教学,2001

[3]吴伟昌 语文教学呼唤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中学语文教学,2001.

猜你喜欢

积极情感根本原因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根本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论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及根本原因
用角色表演点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应培养积极情感
柴油机压缩空气起动系统三通球阀内漏分析与处理
亲,我站在你这边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新生儿静脉输注脂肪乳外渗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持续改进手术室流程与环境管理案例分析
领会两个“根本原因”的深刻内涵永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