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课堂提问促进思维发展

2016-04-16陈密金连江县敖江中心小学福建连江3505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末尾圆柱长方体

陈密金(连江县敖江中心小学,福建连江350500)

关注课堂提问促进思维发展

陈密金
(连江县敖江中心小学,福建连江350500)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是一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适当而巧妙的提问,就像“催化剂”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数学能力在提问中得到发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思考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智慧生成的过程。

课堂提问;导向性;目的性;趣味性;严谨性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恰当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注意讲究提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

一、提问要有导向性,指引思维方向

心理学认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会模糊不清,思路出现卡壳,这时就需要教师科学的追问引导,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圆柱的体积》教学,在复习了旧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问:“圆柱的体积该怎么计算呢?能不能把圆柱也转化成一种学过的图形,然后计算出它的体积?”学生经过思考,明白可以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进行推导。但是在讲到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与原来圆柱各部分的关系时,学生思路出现卡壳,由于受圆面积推导公式的影响,学生老是讲拼成的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半径,就是讲不出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的底面积。这可怎么办?怎样才能引到“底面积×高”上来?教师顺势问道:“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是什么?(∏r)再乘底面半径r就求出了什么”?(圆面积)“也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那长乘以宽……”教师还没有说完,学生就纷纷答道:“是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相当于圆柱的底面积。”

教师的提问整体构思巧妙,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让学生有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们的思维清晰了,思路顺畅了,重新拾起信心,兴致满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提问要有目的性,促进有效建构

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学习的障碍,促进知识的迁移,实现有效建构。

如“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一课,关键点就是“0”,教学中紧紧围绕着“0”,在“0”上面下功夫。在上复习题413-158时,引导学生说说1和0有什么区别?发现从1到0带来计算上的新问题时学生陷入了思考,当学生说出403-158的计算过程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十位上的0变成9?”学生通过思考,把复杂计算过程表达得清清楚楚;接着算式再由403-158变成400-158,学生做题后反馈,发现规律:减数与差末尾凑10,中间凑9。教师又追问:“被减数中间和末尾同样是0,为什么末尾凑10,中间凑9呢?”在思考中学生进一步明晰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0”是不同的,中间的“0”经历了“借”与“被借”两个过程,而末尾的“0”只有借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计算过程,明确算理。整个过程对“0”处理呈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积极的思考并感悟算理、建构算法,提升了思维水平。

三、提问要有趣味性,启迪学生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巧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感到有趣,并在愉悦中获得发展。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以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应力求形式新颖奇特,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思维。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中一道练习题: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我打算一次买3棵树苗,请你帮老师算一算,我这次买树苗每棵便宜多少元?学生很快就列出了以下两种算式。

(1)16×3=48(元)(2)由买3棵送1棵可知:

48÷(3+1)=12(元)买4棵就少花16元

16-12=4(元)16÷(3+1)=4(元)

学生自认为帮教师解决了一个问题,个个心花怒放,于是笔者加深了问题的难度,追问:那176元最多能买多少棵这样的树苗?这时,学生的热情极其高涨。不多久,有的同学就有答案了。笔者分别请他们分别上台板演。

(1)16÷4=4(元)(2)16×3=48(元)

16-4=12(元)176÷48=3(个)……32(元)

176÷12=14(棵)……8(元)3×(3+1)=12(棵)

同样一道题却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谁对谁错呢?学生一片茫然。这时爱动脑筋的陈佳棋说:“老师,第一种的做法是不管买几棵,每棵都按12元,这可能吗?”一部分学生摇头表示不可能,因为只有一次性买3棵时,每棵才可享受12元。而第二种想法是176里有3个48,就可以送3棵,这样就可买12棵,但你想想,剩下的32元里面还有2个16元,还可以单独购买2棵,这样最多就可以买14棵,可见这种解法还要补充:32÷16+12= 14(棵)这时有同学说:“就是用有余数除法来求。”教师立即追问:“是可以用有余数除法来求,可怎样用有余数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不一会儿,有的同学列出以下算式。

(1)176÷16=11(棵)(2)16×3=48(元)

11÷3=3……2(送3棵)176÷48=3(次)……32(元)

11+3=14(棵)3×(3+1)=12(棵)

32÷16+12=14(棵)

本环节通过教师的追问把简单的教学内容进行生动的演绎,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对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可谓在见树木时更看到森林;也使得课堂教学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了鲜明的立体效应,整节课在生动的演绎中彰显数学的精彩和魅力。

四、提问要有严谨性,促使思维严密

数学有其严密的逻辑性。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在解决分数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道题: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剩下的绳子哪根长?为什么?

生3:第一根剩下的长

生4:第二根剩下的长

……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而且是错误的。见此情景,笔者笑着问:“孩子们,要想知道剩下的哪根长,你觉得必须知道什么?”“哪根剪去的多。”“对呀,我们已经知道第二根剪去米,那么第一根剪去多少米呢?这就要考虑到绳子原来有多长,可能是1米,也可能……”我故意打住不往下说了。

生:也可能不是1米。

生:可能比1米多,也可能比1米少。

师:你觉得会有几种情况?

生:三种。

师:应该怎样全面思考这道题?

听到这里,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

逐层剥茧的提问提醒每个学生,数学思维要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恰当的引导犹如画龙点睛,让教师变得睿智,让学生变得活跃,让课堂变得灵动。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品质、数学能力得到发展,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思考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智慧生成的过程。

[1]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摩[J].教育科学,2009(2).

[2]朱海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D].重庆:西南大学,2008.

(责任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末尾圆柱长方体
究竟错在哪儿
圆柱的体积计算
拆拼长方体
“0”的读法和要领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抓不变量巧解题
蜕皮的季节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