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语境下设计思维的拓展与表达

2016-04-16林立群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设计思维拓展创新

林立群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业美术系,福建福州 350012)



创新语境下设计思维的拓展与表达

林立群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商业美术系,福建福州 350012)

[摘 要]在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据主导的当下,创新设计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劲推力。设计通过新的技术与观念,带给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审美体验的巨大转变和提升。在设计创新的语境之下,通过对设计思维的研究,探讨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模式以及“陌生化”“给予性”等设计思维的拓展和表达,阐述设计中科技理性对于设计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力图以多元的视角分析设计思维的特点,使其更好地为设计效能的提升服务。

[关键词]创新;设计思维;拓展

随着创新时代的到来,设计为行业间的技术共享和交流拓宽了边界,并通过文化和审美方式的参与,形成社会进步的强劲推力。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包含孕育着各种各样的设计思维活动,这些思维活动的拓展,使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以更加开阔的思维能力来激发设计行为。设计的灵魂在于创新,技术的精进使人们对设计有了更加丰富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思维能够拓宽设计的内涵,丰富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加强设计信息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创新语境之下对设计思维进行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它能够帮助人们以开放的视野,从视觉原理、形式美感、设计体验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地设计思考和实践。

一、从设计门类看设计思维的特征

设计思维是人类多种思维特征的结合,它既有清晰准确的逻辑思考,又有自由形象的艺术特征。在设计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衍生出越来越多的门类。我们从设计的目的、功能和形态的角度观察,有使用型、信息传达型、环境艺术型以及互动艺术型等诸多类别。不同的设计门类,设计思维的侧重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在互动艺术设计领域,设计的科技性、体验性思维特征表现得尤其突出,设计充分借助网络、多媒体、仿生技术等手段,创造出瑰丽的艺术形式。技术的导入催生出逼真的虚拟现实场景,使受众强烈地感受到“沉浸式”的身心体验。互动艺术源于人们对交流的渴望,互动思维显示出一种平等的姿态,体现了人们对设计交流的反思和探索。互动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科技性,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以全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炫进影响着设计的思维形态,新技术创造出新奇的科技感和强烈的感官体验。

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领域感”是其设计的原则,也是环境设计的思维要素。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营造舒适美好的人居环境,是设计思维拓展的开端。环境艺术强调设计元素的寻找、联想和应用,同时必须兼顾材料力学、建筑结构等理性要素。在环境艺术的空间塑造过程中,还涵盖了东西方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历史的呈现。因此,环境艺术的设计思维生成,强调视觉思维与逻辑理性的叠加,具有强烈的美学、哲学、艺术观念、地域风貌的特点,是思维形式中知觉和直觉的同构,具有极强的灵动性特征。

相对于环境艺术与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的领域最广。随着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二维平面之中,设计手段的综合运用丰富了视觉传达的设计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创意思维最接近于艺术的思维方式,它通过视觉刺激的引导,拓展出求新求异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思维的触角向创意的纵深方向延伸,从而使设计作品打动人心,准确完整地被受众接受,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以海报设计《电线杆上的曲子》为例(图1)。巴西设计师Jarbas Agnell的灵感来自报纸上出现的一张电线杆上的鸟类照片,Jarbas把这张照片设计成了音符,得到了一曲1分25秒的动听曲子[1]。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知,新奇的形式是对旧形式的追问,创意思维的转换与移位,为视觉语言的丰富性和传播效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创意思维具有鲜明的求新求异的思维特征。

二、设计思维的拓展方法与表达

(一)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拓展与表达

创造性设计思维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寻找事物之间新联系以及新答案的思维过程。作为设计思维的一种创新手段,它为我们的思维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跳跃性思维等模式。格式塔心理学家惠特海姆在《创造性思维》中将创造性思维立足于知觉研究之上,强调事物内在关系的“顿悟”,由顿悟而产生的新的概念和意向,使思维过程产生了一次认识的飞跃[2]。创造性设计思维常常利用视觉同构的表现手法,从事物不同的性质角度来表现设计的诉求,令人耳目一新。在现代广告和包装设计中,独具匠心、富有新意的创造性设计表达,能够使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出奇制胜。

设计是一系列问题的求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根据具体的诉求和情境来设定设计流程和功能需求。在求解的过程中,一般的设计人员,更多地倾向于按部就班的线性思维进行思考创作,而许多创造力强大的设计大师,则更接近于开放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通过跳跃性思维接入,使设计具有全新的面目,更容易唤起设计接受者的情感共鸣。以火柴设计为例(图2)。面出薰将火柴设计成小树枝的形态,就像把落在地上的小树枝搜集起来一样,设计体现人类与火共同进化的历程,点燃的火焰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蕴藏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二) “陌生化”的设计思维拓展与表达

从某种意义而言,对已知事物的“陌生化”设计也是一种创造,它体现了一种设计概念的重新表达。“陌生化”设计,简单来说,是一种“再设计”[3]。它体现出对于过去固有理念的颠覆和冲撞,“陌生化”的设计思维带有很强的创新理念。由于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都发生着悄然的改变,设计从传统的形态逐步向新的形式进化,它需要我们以更加多元的视角来研究与拓展设计思维的表达。“陌生化”的设计思维借助创造性的直觉、灵感等思维活动的参与,赋予设计以新的形式和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思维完成洞察情境和设计判断的过程,最终使设计家的设计作品呈现浓厚的创新特点。

坂茂设计的卷筒纸作品,能够很好地阐释“陌生化”的设计思维运用。坂茂将传统的圆形卷筒纸管芯以四角形替代,这样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给使用者造成某种“不便利”和“陌生感”。由于四角形的力学原理,使卷筒纸在抽取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阻力,它代表了一种力量的抗拒。设计家通过设计表达了节约能源的诉求,似乎在提醒使用者节约用纸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三)“给予性”的设计思维拓展与表达

人的需求是激发设计创造以及设计思维的源泉。在设计创新的语境之下,人们要求设计者从“设计给予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知觉心理学家J.J.吉宾森提出的“给予性”的认知概念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探讨了人的行为特点,并将设计现象背后的环境、设计认知和接受心理进行了综合性的把握,通过对人类下意识认知领域缜密细致地探索,赋予设计目的以注意指向的特征。以深泽直人设计的公共空间雨伞架设计为例,它让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给予性”设计思维的表达方法。深泽直人在商场公共空间的入口处,沿墙壁约十五厘米的位置设计一条细小的沟槽,这一看似不起眼的设计,使下雨天想放伞的人们下意识地将伞尖对准沟槽,雨伞自然而然地排成了整齐的一条线。沟槽设计给予人们功能使用的预期,在满足了排水功能的同时,使空间的次序感和美感都得到了很好的加强。

“给予性”设计思维具有很强的情感体验特征,设计家通过对受众接受心理的研究,对情绪情感产生的一般规律和原理的分析,有目的性、有意识地激发人们对于设计物的某种情感和身心体验,使设计作品更好地实现其“给予性”的目的。在具体的设计传达过程中,“给予性”提升了设计的可用性、趣味性以及新奇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使用意念和情感体验。

三、科技理性对于设计思维拓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决定了设计的发展方向。众所周知,思维是人脑对于事物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反映。设计思维具有感性活泼的一面,又有理性严谨的特点。所以人们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通过科技理性思维和艺术形象思维共同作用,使设计出来的产品既体现良好的设计功能性,又开拓出新的审美形象,是一种设计理性与感性的共融。

在设计领域,数字技术和新媒体重构着人们的现实生活。数字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强调设计思维的科技理性特征,它帮助人们在时代的背景下,拓展和延伸设计家观察事物的角度,从而推动设计文明的进步。在设计思维的科技理性中,蕴含着思维的逻辑能力,它启发我们对于设计物的科学认识,基于现实的需要,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心理学、材料工艺学等,带给设计者以新的灵感,成为设计思维的触发点[4]。

通过对技术美学的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在创新语境下的设计思维中,科技理性体现了为人类服务的目的,强调科技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科技理性的思维特征也常常表达了人们对于科学理想的深入思考。在展示设计、智能家居、工造产品等许多设计领域,设计思维的科技理性表达,客观上促进了技术美学的彰显。在技术美的前提下,科技理性与形象思维一起,促进了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加强了科技创新与审美文化的结合[5]。

在现实生活中,设计家常常根据设计的任务和对象,灵活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将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启发性、富有技术美感的设计作品。日本设计师村田智明的灯具设计“hono”电子蜡烛(图3),很好地诠释和运用了设计思维中科技理性的特点。它包含了简约的现代造型和材质特征,在设计满足功能实用的前提下,富含科技的审美特点。在村田智明的设计中,当人们用“火柴”轻轻地划擦,灯具便会被“点燃”。 轻轻地对它吹气,火焰会变得晃晃悠悠。如果对它使劲一吹,它也会像真正的火焰一样,立刻熄灭。在白色的灯具里,设计者运用了感受微风的感应器,让它形成了摇曳的烛光,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电子产品似乎也有着灵动的生命。

四、结语

在设计艺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设计成为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随着数字技术的急速飞跃,设计的边界越来越开放,创新设计对于生活方式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设计的过程中,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运用,能够表达独特的设计立场和观点,能够冲破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寻找最有趣、最适合的设计着眼点,从而设计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产品。在设计创新的语境之下,设计传达的效能亟待提升。设计并非漫无目的的空想,它是在现实因素的依托下展开的想象,这些因素促使我们愈加关注设计思维的拓展和运用,使其更好地为设计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韩晓梅.招贴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练秀明)

Development and Expression of Design Thinking in Innovation Era

LIN Li-qun

(Department of Fine Art,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Fuzhou 350012,China)

Key words:innovation;design thinking;development

Abstract:In the domination of information economy and knowledge economy,innovation design has become powerful force for social progress.Design,realized by new technologies and concepts,has brought enormous changes in people’s lifestyle.This article studies design thinking,creative thinking mode,expansion and expression for design thinking,then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as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thinking,aiming to further improve design.

* 收稿日期:2016-05-02

作者简介:林立群(1975-),男,福建长乐人,讲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40(2016)03-0090-04

猜你喜欢

设计思维拓展创新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