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教感受:创设真情境 追求真实效

2016-04-16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试教宽度密度



试教感受:创设真情境 追求真实效

一、亮点

1.重实践、重合作、重反思。本次课充分体现了指导思想中的3个对话,对话所体现的就是实践,通过跨越障碍的活动实现文化性实践,通过合作实现社会性实践,通过自我选择一定难度的障碍实现反思性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学过程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梯度性强。教学自始至终紧紧围绕着跨越障碍进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首先在准备部分的“找伙伴”游戏中,找好了整节课的合作伙伴,各种造型又为本次课的练习作好了辅垫。其次再通过跨越一定高度与宽度的障碍,使学生明白跨与跳的区别,最后通过障碍跑拉力,使已学的动作在实践中得到运用。

二、问题思考

1.学习的实效性。本节课的练习密度为45%左右,但学生真正跨越障碍41次,模仿跨越14次,为什么跨越的次数不多呢?主要是由以下方面决定的,首先看似练习密度不低,但准备部分占了一半,基本部分的练习密度只有20.8%;其次,学生练习的时间虽接近19.5%(见下页表),但没有进行主要技术的学习,而是在持棒做障碍。

如果将棒改为小体操垫,通过横放(宽度)、竖放(高度),将持棒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那本次课跨越障碍的次数将明显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将达到25min左右,练习密度达到60%左右。

课堂教学各部分时间统计表

2.合作的真效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合作不是简单的2名学生或者多名学生一起练习,毛振明认为:“合作学习是2名学生以上的人群有意识地、善心善意地、为了能帮助对方而形成的交互学习行为,这种合作学习的本意不是索取、不是被要求、不是无奈,而是一种发自善意地互相帮助。”合作也有许多层次,我们培养的是“给予别人方便和力量的合作”,以及“只要有人需要帮助,我就会伸出援手”的合作态度、精神与习惯。为此,我们需要寻找具有深度的合作真情境,真正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自发的给予他人帮助的行为习惯,使合作成为一种常态。

3.组织的简便性。本次课实施后最大的感觉就是组织比较繁琐,学生对棒的高低、宽度、稳定性比较难把握,执教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和纠正学生持棒时出现的问题,还有许多学生不明确如何持棒,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游戏中。课中往往出现教师花很多时间讲解练习方法,学生练习的时间却没有得到保证的现象。如果将棒改为小的体操垫将使组织更便捷,安全隐患也大大降低。

4.安全的有效性。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只看到一句“注意安全,交替练习”的提醒,显得比较单调与空洞。

本次课的练习过程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如,当学生在练习跨越时,辅助学生随意地调整棒的高度(课中就有学生出现),就会出现安全隐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注明安全的具体措施,如:拿棒的学生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棒的高度,不能随意扩大棒的宽度,不能随意移动棒的位置等,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安全,又保护了教师自己的切身利益。

以上只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施后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有许多地方还没有真正理解王老师的设计意图,有不当之处多多包涵。

“学体”名师团队专家库成员 曹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试教宽度密度
一堂好课,需要反复“打磨”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试教,你怎么看?
试教次数宜少不宜多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张雪门幼教实习思想透视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