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三门球”项目文化,促进特色课程发展—2015年江苏省小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南通市举行

2016-04-16种青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南通市江苏省特色

本刊记者 种青



弘扬“三门球”项目文化,促进特色课程发展—2015年江苏省小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南通市举行

本刊记者 种青

“2015年江苏省小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研讨会”于12月28日在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协办,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承办。教育部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孟文砚、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博生、江苏省三门球运动协会秘书长刘瑞武、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沈彬、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主任吴剑峰、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科学学院教授付雪云等领导、专家以及江苏省特色体育项目实验学校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特色风物特色人特色礼仪迎嘉宾

活动举办地南通市竹行小学因竹而得名,学校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竹子的生物特性,更深层的是将“竹文化”和“竹品格”渗入到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帮助学生做一个坚强、谦恭、团结、正直的人。培养“竹子精神”,体育活动是最好的阵地,因此竹行小学除了重视三门球的教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的体育特长,并设专项教师组建不同种类的体育社团。2015年,竹行小学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国特色体育项目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学校”等多项称号。

为了迎接本次活动,竹行小学作了精心准备。开幕式上,学生们分别展示了篮球、呼啦圈、三门球、足球团体操等项目,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跆拳道社团的技能表演,娴熟的品势动作和整齐划一的口号震撼了全场。另外,竹行小学的竹文化馆和朱军校长的“足球环境下的特色课程建设”专题报告都为与会专家和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训练教学齐上阵不拘一格展风采

在特色课程教学环节中,竹行小学的仇小进老师的三门球训练课以趣导练,尊重人体机能规律,科学运用训练措施,训练由慢入快,由简至繁,在趣味的游戏中唤醒了身体机能,在比赛中强化了技能训练,同事实现了技能掌握与快乐参与相得益彰,而葛磊老师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龙”的引入,以“戏龙珠”贯穿课堂;南通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学校的袁圆老师以弟子规中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所蕴含的相亲相爱、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信念为主线展开教学;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严华老师通过预设传统的迎新年的情境来指导学生习练三门球传接球技术。几节教学示范研讨课集趣味、新颖、实效、生动、特色于一体,均实现了传统礼仪与技能学习的统一,达成了技能与体能相融合的教学目标。

升华实践继往开来

会上,竹行小学的戴亚兵副校长为与会人员上了一节生动的普及三门球知识的语文课,呈现了三门球的魅力,对三门球所蕴含的价值作了更深层的诠释。随后,山东财经大学的教授刘旻航发表了题为“三门球的文化价值”的讲座,刘教授从民俗体育现代化文化生成机制及演进途径对三门球运动的推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施建平也作了主题为“关注孩子的一生”的专题报告,以“奠基一生,改变一生的素养;芬芳一生,温暖一生的记忆”作为结束语。

江阴市教研员沈菁老师评价此次活动既突出了技术动作,又含有趣味性,用简短的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朴实无华”。孟文砚教授最后总结道:“特色学校应以挖掘特色项目的价值为重点,以特色项目的有效教学、趣味教学为主线,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主旨,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体育文化,创设特色的校园环境,加强育人的情境。”他还着重强调了三个关键词:一是体育特色。三门球是一个特色体育项目,特色的外形、形式、规则及场地,这种特色项目除了要有特色的学校体育活动氛围,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还应在全校形成一种气氛、一种制度、一种习惯,进而才能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风景线;二是校本开发。首先应该有3~5个规划目标,其次还要有理论支撑,要善于挖掘体育特色项目的教育意义,要彰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综合性及文化价值;三是行动研究。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和教学的双重活动,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丰富行动策略,提高行动效果。

猜你喜欢

南通市江苏省特色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不速之客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台上三分钟
特色种植促增收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