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差异 和而不同
——集团化办学再思考

2016-04-14赵卫勇

江苏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顶层设计共享

赵卫勇



共享差异和而不同
——集团化办学再思考

赵卫勇

【摘要】集团化办学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举措,但如何推进则既是技术问题,更是理念与思路问题。学校应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注重顶层设计,尊重校际差异,着眼教育公平,使集团化办学呈现与众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顶层设计;共享;差异

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建立教育集团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社会也有担忧:名校“扩容”会不会稀释原来的优质资源?集团内学校的发展是否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如何利用原有的教育经验、办学经验,合作研究学校发展中的新问题,就成为集团化办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创新管理机制,通过顶层设计,共享差异性资源,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使集团化办学呈现了与众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一、顶层设计,文化融合,协调发展聚人心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质量上乘的优质初级中学,也是常州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最早实施集团化办学的学校之一。在二十四中教育集团的大家庭中,有校企合作的河海中学,有实施一体化办学的天宁分校,形成主城区——新北区——天宁区“一体两翼”之发展格局,三校区优势互补,各放异彩,同生共长。

“一所龙头学校带多所学校”这一集团化办学模式,不是“一校独大”兼并其他学校的关系,而是集团内各学校打破界限,共享学校的课程、师资、管理、文化等资源,实现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这就需要就学校课程建设、教学变革、教育评价、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通过顶层设计,实现文化融合。

学校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建构自己的学校文化。在集团办学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机融合三所学校的特色文化,构建统一和谐的集团文化?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集团人,如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增强归属感?二十四中教育集团以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为集团办学铸魂,魂立则身正。集团办学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大力弘扬“六种意识”,即集团大局意识、使命责任意识、合作共赢意识、忧患危机意识、艰苦奋斗意识、追求卓越意识,增强集团凝聚力,并以此为行动纲领,以文化人,文化育人,让教师真切感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集团通过共同研讨管理体制、课程建设、教学变革、评价机制、队伍建设、教育科研等,形成了多元合作、共同发展的和谐局面。

二、资源共享,和而不同,绿色发展循规律

二十四中教育集团坚持“尊重生命、尊重规律、尊重差异”的绿色教育理念,努力创建一种可以让“人”保持其个性与意义,焕发其生机、活力与光彩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具有明确办学愿景的前提下,鼓励各校区以学校文化作底色,挖掘学校优势进行提炼,形成“一校一品”,和而不同,各美其美。核心校二十四中遵循“养正尚雅”的校训,涵养“雅正”文化,建设高品质学校,如学校成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开设“人生规划指引”课程,引导学生科学规划人生;实施分层教学,追求高效课堂;彰显科技特色,张扬创新能力。河海校区有500多名寄宿生,学校每天都有10名老师留校值班和学生同吃同住,为学生提供24小时贴心服务,让学生感受家的温暖。天宁分校在人文情怀、和悦育人的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继承传统与优势,直面问题与挑战,以建设“和悦课程”为重点,努力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二十四中教育集团实行一体化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制度管理,统一招生、考试,共享差异性教育资源。在课程建设方面,三校区做到课程统一设置、统一开设,除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外,还充分利用二十四中本部资源优势统一开设精品校本课程,如名著欣赏与阅读、英语口语等。同时,二十四中也吸收了天宁分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教学研究方面,三校区经常开展学科备课组活动,各教研组、备课组每学期至少共同活动两次以上,研讨各自的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共同开展同课异构、听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评价方面,三校区统一考试与评价,每学期安排1-2次集中统一阅卷、统一分析,各校认真研究学习结果的反馈问题并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选择。在学生活动方面,三校区根据各自的办学实际,整体设计系列教育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社会实践、新生夏令营、开学十日竞赛等。

三、师资建设,兼容并包,开放发展春满园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集团办学过程就是资源合理配置、人尽其才的过程。二十四中教育集团努力让集团成为名师的孵化地。在集团交流中,随着人员的交替、密集的互动,有的教师精益求精,有的教师睿智勤勉,有的教师踏实认真,不同风格的教师聚合在一起,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产生巨大的能量场。

自集团化办学以来,二十四中校区共派出48位专业素质高、科研技能强、创新精神佳的教师到河海中学、天宁分校任教,他们以扎实的教育教学业绩和崇高的师德品格,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河海中学、天宁分校也分别选派20位、23位教师到二十四中学习、锻炼,为教师创设发展的平台,提供成长的舞台。

二十四中有5个“名教师工作室”,集团发挥其领衔作用,以名师聚集优秀青年教师,“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全面打通校区间师资资源互通共享的“大动脉”。2013年以来,集团新增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1人,学科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1人,教学能手5人,教坛新秀8人,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在集团交流中,各校区老师聚合在一起,以欣赏、包容的眼光看待同事,实现共同发展。三校区联合开展暑期校本培训,内容囊括师德修炼、课堂教学、新技术运用等方面,使教师得以拓展视野、润泽心灵,受益匪浅。教育集团面向集团内交流的教师建立激励机制,并在教师节对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在学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时给予倾斜等,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需要在行走过程中不断地完善。集团办学不是“一杯牛奶稀释成三杯”,而是根据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中既关注教育的差别,又强调机会的公平等,它是集团内每所学校集合整合融合的过程,是共建共享共赢的过程;它不是“1+1+1”的简单叠加,是互惠互助“1+1+1>3”的整体进步,真正践行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7-0053-02

【作者简介】赵卫勇,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江苏常州,213000)党总支书记,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校长,中小学国家级骨干教师,常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常州市“群众拥戴的好校长”,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顶层设计共享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分析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挂羊头卖狗肉的“共享”营销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