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应对出口贸易非关税壁垒研究

2016-04-14林云芳

大众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标准

林云芳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小企业应对出口贸易非关税壁垒研究

林云芳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在出口贸易时经常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针对不同种类的非关税壁垒,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提出了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技术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家技术性措施评议与制定、完善环保法律体系、加强产品生产的国际标准认证和国际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中小企业;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

1 中小企业和非关税壁垒概念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对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准入条件适当放宽,中小企业也加入了进行国际贸易的行列。截至2014年,全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总量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同时,中小企业也贡献了58.5%的GDP,68.3%的外贸出口额。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又称非关税贸易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1]。非关税壁垒早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近几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各国为了缓和国内市场的矛盾,对进口市场的限制变本加厉。我国中小企业在获得出口贸易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挑战。比起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更加灵活、有效、隐蔽,而且还带有歧视性,非关税壁垒已经渐渐代替关税壁垒成为世界各地区限制进口的主要方式。非关税壁垒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蓝色贸易壁垒以及反倾销、反补贴税是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出口贸易时遇到的主要威胁。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资本小,当遭遇风险时,尤其是非关税壁垒时中小公司往往遭遇破产危机。

2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常遭遇的非关税壁垒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专门针对对国外进口商品设定的各类严苛、繁杂、而且变化多端的技术标准、法规以及认证制度等方法,对国外进口商品实施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方面的要求,以致进口难度提升,限制了国外产品的进入,最终保护了国内市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西方国家为首的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农产品等初级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提升了企业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成本,最终达到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2.2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型非关税壁垒措施,指某一地区以保护有限的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制定出一系列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达到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的目的。欧美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施环境保护的行动也比较早,环保意识很强,这些地区都设置了不同程度的绿色贸易壁垒。我国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产品的大多是农产品、纺织品等传统产品,在出口产品的时候经常遇到类似于农药残留、非绿色包装等绿色壁垒的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商品中,纺织品占到了 10%。但是我国纺织品出口企业环保意识不强,仅仅追求高产量,而忽视了纺织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国际环保标准,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在出口纺织品时极易受到外国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2.3 蓝色贸易壁垒

蓝色贸易壁垒又称社会壁垒,是指某些地区以劳动人员工作环境以及人权为由而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贸易壁垒是从环境和生态两个方面设定的贸易壁垒,而蓝色贸易壁垒则是人文方面的贸易壁垒。由于我国的人力比较资源丰富,劳动力的成本不高,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成为了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主要商品,并且贸易类型还是加工贸易中的来料加工。西方国家盛行的蓝色壁垒削弱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降低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2.4 反倾销和反补贴

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双反”调查越来越频繁,不仅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商的进口限制日益加大,就连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调查也呈上涨趋势。大额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是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出口贸易的又一个非关税壁垒。

3 中小企业应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对策和建议

3.1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3.1.1 建立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技术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是各个地区的出口商品进入世界市场的一柄锋利的 “锉刀”,可以让更多的商品迈入世界市场,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加工和生产产品时必须严格遵照国际标准。我国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国际标准理解、掌握程度的重视,投入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研发与国际标准相符合的先进检验检疫设备。同时,我国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去,尤其是针对自己的优势产业如纺织品、新能源等设立的国际标准,以便提升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1.2 实施“以开放促改革”的战略

政府大力宣传国际标准,使企业有采用国际标准的意识,并且应该加快立法,把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相关的国际标准列入到我国的法律体系,由国家强制推行。与此同时,鼓励中小企业在进行进出口贸易时采用国际标准。

3.1.3 认真研究并且灵活运用WTO的规则

只有对WTO中的各项游戏规则了解透彻,进而正确运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来保证中小企业的合理权益,我国中小企业才能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益。首先,企业要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主要条款进行充分研读,尤其是涉及对我国的特殊协议和区别对待的条款,充分利用WTO的相关措施来解决。同时,企业还应该熟练掌握各种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以减轻企业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的盲目性。另外,企业还应分析近期出现的相同行业遭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案例,从中抽取信息和宝贵经验,争取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初现苗头时,就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为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3.1.4 要会维护自身的权益

我国的中小企业企业应该加强学习和研究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要学会从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去区分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合理性,在遭遇不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时要及时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出质疑,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1.5 积极参与国家技术性措施评议与制定

中小出口企业应积极依据自身实际参与到国家技术标准评议与制定的工作中,做好长期应对准备,从而最大限度地让技术标准符合自身技术状况而不是超越它们可以承受的技术范围,避免被动地接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3.1.6 加强产品生产的国际标准认证工作

出口企业应严格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广泛收集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的信息,积极争取国外权威机构的产品认证和安全认证,如ISO14000以及ISO9000认证,进而获得世界市场的“入场券”。

3.2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3.2.1 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总的来讲符合世界环保潮流的。顺应世界潮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要突破绿色壁垒首先要做到的,除此之外,还应意识到,高环境标准会对国家资源的提升、减少环境污染,以及使企业和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都有帮助。

绿色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使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大幅度降低,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较小的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可以使企业预防、治理污染的能力有所提升,从硬件上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商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有力的保障。

3.2.2 完善环保法律体系,严格执法

当前,国内关于环保方面的法律体系并不完整,为了顺应绿色贸易壁垒的趋势,我国应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管理方法,抓紧制定并且完善各种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与环保相关的法律规范以及技术标准,使得我国出口贸易的环境管理符合世界环保惯例和法规,从根源上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严惩出口活动中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企业,淘汰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产业。

3.2.3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中小企业应该合理运用国际环保公约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禁止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歧视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条款,与西方国家协商,使其可以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在进行商务谈判,签订合同时,采纳发展中国家合理、合法的建议,粉碎发达国家胡乱设立绿色贸易壁垒,实施贸易保护的企图,维护企业自身的利益。

3.3 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3.3.1 完善我国劳动立法,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工标准,加强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己经有不少在劳工标准方面的法律规定,但其核心内容仍与国际劳工标准相差甚远,立法机构应当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并且逐步加以完善,使其尽可能的与国际核心劳工标准相一致。另外,立法和标准设置只是一个前提,劳工权益得到有效得保护需要各项法律和标准得到有效的实施。目前,许多中小企业并不重视我国的《劳动法》仍存在长期使用童工、超时加班、薪酬极低、不提供社会福利及保险、性别歧视等问题。我国中小企业实行 SA8000标准最大的问题在于,我国《劳动法》执法的力度比较弱,立法的可操作性不高。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劳工标准,就需要加强与 SA8000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改善其可操作性。

3.3.2 正确认识蓝色贸易壁垒,提高处理能力

保护劳工的合法权益是蓝色条款存在的目的,我们不能因为蓝色条款有可能成为蓝色贸易壁垒就去有意忽略掉它。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蓝色贸易壁垒。首先,应该使劳工自己清楚地了解其所拥有的权利,加强他们对自身权益的保护能力;与此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劳工权益,把企业的自身利益与劳工的利益结合起来,使劳资双方可以达到双赢。其次,企业应该正确对待设立蓝色贸易壁垒的进口方,不能因为对方设有蓝色贸易壁垒就不与对方进行贸易往来。中小企业应该加强在他们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变能力,使企业既承担了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又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利益。

3.4 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企业涉及到反倾销的案例越来越多,但就其本质而言,反倾销的目的就是限制企业的低价销售。因此,如果一个企业进入一国的商品不是将其价格作为竞争优势,而是将其自有品牌,高新技术等作为竞争优势的话,遭遇反倾销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减少。因此,应对反倾销最本质的措施就是提升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各方面竞争力,改变营销策略。将以价格取胜转变为以品牌,以质量取胜,不要只是单纯依靠低廉的价格,进行恶意的低价竞争。

[1] 百度百科.非关税壁垒[EB/OL].[2013-12-01].http://baike.baidu. com/view/123939. htm.

[2] 李玮.论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知识经济, 2014,24:47+49.

[3] 黄铂.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8:207-208.

Research of export trade non-tariff barriers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MEs in the export trad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green trade barriers,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blu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non-tariff barriers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corporate level are proposed to establish conform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national technical measures to review and develop, impro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al system,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of production.

SMEs; non-tariff barriers; TBT; countermeasure

F271;F740

A

1008-1151(2016)07-0156-03

2016-06-08

林云芳(1982-),女,广西博白人,广西大学商学院2015级MBA在读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CTTC中纺标:国际标准诞生记
我国参与编制多项光伏逆变器国际标准
新时期技术性人才的意义人才交流服务中的培养对策探究
最新国际标准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cost Chinaexporters US$57.432 bln in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