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市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运行现状与思考

2016-04-14

大众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桂林市抗病毒艾滋病

赵 霞 李 铁 蒋 琴

(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桂林市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运行现状与思考

赵 霞 李 铁 蒋 琴

(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桂林市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简称项目)于2012年成立。项目的实施,是在不断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文章通过总结近几年的实施情况,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希望可以更进一步促进项目工作顺利开展。

桂林市;中医药;艾滋病;试点项目;建议

桂林市中医医院于2012年成立了桂林市首个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简称项目)。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艾滋病人的收治和管理等方面遇到过许多困难和问题,笔者在积极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困惑。为了项目可持续健康的开展,特将项目工作做一总结,并就项目运行中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以促进项目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

1 项目情况

桂林市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于2012年10月成立。项目成立初期,桂林市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方面一片空白。在广西中医药管理局、桂林市卫生局及桂林市中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根据广西《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按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诊疗规范》,建立制度,健全机制。在政策指导下,结合本市实际,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小组”、“治疗小组”,明确了责任职责。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规划与工作计划等相关制度,协调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和支持;专家组及治疗组主要负责我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具体业务开展,对基层防治人员的定期培训、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工作。拟定督导、评估的规定要求,负责有关信息的统计分析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就诊流程、治疗流程、接待病人注意事项。成立了关爱门诊,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及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课题研究工作。经过四年的发展,目前项目工作进展顺利。

自2012年10月至今,共收治病人104人,脱落38人,死亡1人。脱落人群中,不愿服用药物16人,因交通不便或外出打工停药22人。目前在治病人65人,单纯服用中药43人,中西医结合治疗22人。经过中药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效改善,与治疗前相比,乏力、纳呆、腹泻、气短、自汗改善明显,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明显上升[1];对于单纯服用抗病毒药物而致免疫重建失败的患者,经过加服中药后,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上升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经过中医药治疗后,患者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精神状态好转,延长了生存周期,提高了生活质量。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政策性的岗位设置

项目自建立自今,因为医院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岗位,所以项目工作人员是其他专业抽调来培训后上岗的,无明确岗位,财政也就没有专门的工资。从根本上来讲,没有政策,工作人员不易稳定,流动性较大,影响项目工作的持续性开展。

2.2 缺乏更有效合作

目前,病人大部分是从疾控中心,抗病毒治疗医院转介过来。因为病人转介是单位之间口头约定,缺乏实际性的合作协议,信息不能准确对接,缺乏高效合作。再加上有些抗病毒治疗点医生因为不了解中医药,对于病人能不能同时服用中药的问题,比较含糊,造成了部分病人的不理解和脱落。

2.3 中医药防艾知识宣传不够

中医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易于接受。在艾滋病的现有治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中医药防治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疾控中心、普通医院、社会公益活动、公益广告等宣传中,中医药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理念宣传不多见,导致群众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认识不够,影响中医药推广及治疗效果。

2.4 缺乏更多可选择的中成药品种

目前,病人除了辨证使用中药汤剂外,只有少数可供选择的中成药。可供全国使用的只有唐草片,因为很多中成药是试点单位或本省自行研制,病人在外省项目点就无同样药物服用,且许多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腹泻、咳嗽等方面疾病,却没有专门的药物治疗,大大限制了中医药的推广。

2.5 艾滋病防治宣传有待加强

在我国,许多人还是谈艾色变,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不理解普遍存在,造成艾滋病人内心恐惧无助,不敢把病情告诉家人朋友,不敢倾诉,缺乏亲情关爱,内心得不到温暖。合并其他疾病也不敢就医,带病生活,影响生活质量。长此以往,病人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下,必将产生许多问题。不利于家庭和睦和国家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大学生病人明显增多,甚至还有初中生病人,询问病史,他们对艾滋病明显不够了解,发生危险性行为时存在侥幸心理,一旦怀疑得病了又不敢就医,很多人没有明确就医途径,不知道去哪里就医。因此,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还需要大力加强。

3 思考及建议

3.1 将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纳入国家艾滋病治疗体系

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04年开始联合实施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至今已十余年。全国多个省、市、县已经建立一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基地,开展有一定规模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从方案、技术、专业人员的配备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总体上来说,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是一项有明确目标性的医学和社会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体系。规范的政策指导下建立的良好运行机制,是项目工作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是项目发展的前提。然而,纵观全国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项目点的成立、人员的配备、工作的开展大部分是在中管局或本机构的政策指导下开展的,缺乏国家性的政策指导。这也就出现了项目点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工作人员是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或者是兼职工作,岗位设置不明确,工资发放无标准等现象。相比较疾控中心和抗病毒点工作人员的专门岗位设置,中医药治疗点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稳定性差,并不利于长远发展。如果能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纳入国家艾滋病治疗体系,从国家律法层面给予一定支持,有法可依,从根本上给予政策性指导。解决诸多不确定性的问题,排除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项目才能可持续发展,造福百姓。

3.2 加强抗病毒点、疾控中心、非政府组织(NGO)等各部门组织的合作

在合作的过程中,逐渐把合作协议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具体分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统一思想和目标。根据各合作单位的特点,开展详细的协作。如在抗病毒点设立中医药治疗门诊,定期派医生坐诊,或抗病毒点负责定期培训医师,通过考核后可在项目点设立抗病毒治疗门诊,或积极组织疾控中心、抗病毒治疗点及NGO等进行患者转介工作。逐步形成各部门紧密协作、资源共享、立足长远的发展格局。

3.3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宣传,电视、广播、医院、学校,都是重要的宣传手段和地方。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特别是近年来性传播和吸毒传播发展较快,要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在校园里,通过科普讲座给学生传授生理知识,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使用安全套,降低艾滋病感染率,减少社会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在各级各部门的宣传中普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知识。

3.4 实行预约制,加强随访工作,灵活调整中药剂型

强化预约制,加强随访管理。项目点病人来自不同的区和县,分布范围较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因此,预约就诊,有利于高效率工作的开展,而且病人养成了预约就诊的习惯,不容易脱落。定期电话随访,随时掌握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服药情况,保持通畅的联系。根据病人情况,调整中药汤剂,增加颗粒剂等免煎中药,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对在外工作或距离较远的病人,邮寄药品,这些措施可有效开展项目点工作,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减少脱落。

3.5 突出重点,将课题研究与项目工作紧密结合

随着项目工作的逐步开展,许多项目点都开展有不同规模的科研工作。或是某一方药应用研究,或是某个证型的统计等。研究方向各自不同,研究范围过泛不具体,研究内容重复等,这些都不利于临床的总结和科研成果的推广。科研是临床工作的总结,并将指导临床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的开展要与本地区的 HIV/AIDS患者流行特点,病人特质,本项目点的工作任务密切结合。同时加强各级中医医院的联系,提高科研意识及协作能力。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可进一步带动县、乡等下级部门的科研工作开展。通过科研及成果总结,促进临床工作的开展。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成立至今已十余年。目前,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虽然处于试点工作,但整体治疗效果不错,改善了患者体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好评。因为项目目前仍处于试点期间,许多政策不完善,工作人员不稳定,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宣传不够,全社会对艾滋病认识缺乏深度,对病人的歧视仍未消除,这些不利因素阻碍了艾滋病的防治,不利于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希望在相关部门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能有效防控艾滋病,促进中医药防艾事业的发展。

[1] 赵霞,李铁,蒋琴.等.扶正排毒方联合HAART治疗气虚型HIV/AIDS患者临床观察[J].大众科技,2015,17(193):108.

[2] 赵霞,谢正兰,李铁.加用益气补肾方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J].广西中医药,2014,37(3):36.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ink of Guilin TC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HIV/AIDS pilot project

The Guilin TC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HIV/AIDS pilot project was founded in 2012.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ies and we have to do our best to faced it in the past year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d the materials so we can find out some problems. And make some improvements to promoting the project more smoothly.

Guilin city; TCM; HIV/AIDS; pilot project; suggestion

R228;R512.91

A

1008-1151(2016)07-0094-02

2016-06-06

桂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2-0407-1);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42-86);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中医药科技专项(GZLC14-43)。

赵霞(1981-),女,桂林市中医医院主治医生,从事中医药防治皮肤病及艾滋病。

猜你喜欢

桂林市抗病毒艾滋病
六点一百分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世界艾滋病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