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策研究

2016-04-14贾鹏敏

大众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幸福观幸福感马克思主义

贾鹏敏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0)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对策研究

贾鹏敏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0)

面对物欲纵横的现实社会,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认知出现了偏差,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找出其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原因,进而思考应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幸福观;物欲纵横;认知;对策

1 幸福观的涵义

幸福观指的是个人通过选择能够为自身、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利的职业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这种幸福感是个人通过自身的劳动实践所获得的一种理念。其中,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就是人们所向往的最理想的一种幸福观。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幸福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物质和意识相统一的,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并不仅仅是对物质单方面的追求,还要有精神方面的追求,是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两方面的相统一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同时也是一种具有集体意识的幸福观,只有做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当出现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它是一种合理的幸福观。

2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认知存在的问题

2.1 “享乐主义”的幸福观念

“享乐主义”追求的是及时行乐,只是享受眼前的快乐,不顾任何负面的后果,这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通病,很多大学生习惯浪费奢侈、不劳而获,他们认为吃喝玩乐、穿名牌、尽情享受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比如,当今每逢面临毕业季,有些大学生就将同学聚会当做表达分别的最好方式,以去高档酒店消费为荣,铺张浪费之风十分严重。但当这种快乐在长期占据内心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内心的不安、恐慌以及后悔。

在当今这个时代,大学生沉迷于金钱等物欲的追求,没有了积极正面的形象,只是一味的追求享受吃喝玩乐带来的快感,却丧失了追求幸福的意识,更失去了追求真正幸福的意识和能力,长时间下来,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内心的麻木不仁,就像毒品一样侵蚀着他们的内心。

2.2 “安于现状”的幸福观念

“安于现状”的这部分大学生从入学以来就没有进取心,好吃懒做,缺乏奋斗精神,对自己的未来不做任何打算,没有任何目标可言,得过且过,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属于独生子女,他们生长的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他们的很多愿望在家长的帮助下很快变为现实,长此以往不劳而获,这严重的导致大学生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奋斗和成功的关系,但其实生活的富足并不能够给人带来幸福。

此外,当今屡见不鲜的“富二代”“啃老族”队伍在不断地扩大,而我国近几年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这些“富二代”“啃老族”将面临生活危机,

2.3 “自私自利”的幸福观念

人不可能孤立的存在,我们生活在相互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中,我们的很多生活保障都来自于社会的给予,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长大成才为社会做贡献,报效社会,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是,大部分大学生将幸福看成是自己的私事,认为只要自己得到满足,自己获得幸福就是最大的幸福,对别人莫不关心,对社会的发展毫不关心,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幸福观。

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从小娇生惯养、任性妄为、自私自利,在学校和同学的相处,做不到换位思考从而造成矛盾;在自习室不顾他人在学习,吃东西看视屏,任性作为;不参加学校的活动,认为与自己无关,缺乏集体主义意识;作业做完就好,考试勉强通过就好,缺乏上进心等等这些行为都表现出大学生“自私自利”的幸福观念,

3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家庭的决定作用

当代大学生大都出生于90年代,物质生活水平很高,从小受到家长及长辈的爱护甚至溺爱,对金钱没有什么概念,体会不到赚钱的艰辛,铺张浪费是常态,已经习惯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带给他们的幸福感。而且他们深受父母长辈的影响,从长辈那里效仿关于享受生活的习惯和方式。除此之外,父母的离异给子女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过早的离异会造成子女巨大的心理阴影,他们会变得孤僻、脆弱和敏感,严重影响其人际关系的交往,以及正常的生活学习,这显然对幸福观的建立具有消极影响。

此外,居住环境也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来自城市和乡村的大学生持有不一样的幸福观念,总体来讲,城市比农村大学生的幸福感要高,这与他们从小生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城市的大学生相比较农村来讲,天生有一种优越感,这是造成城乡幸福感差异的主要原因。

3.2 学校的制约作用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后,一部分学校办学出现功利化现象,为了经济效益招生源,为了学生顺利就业,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授,只注重分数的高低,长期以来,缺乏实践,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忽略情感教育、心理教育,这样下去的后果只能导致学生成为教育的牺牲品,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这种功利化的教育理念也使得学生在追逐幸福的道路上越来越迷茫。

学校的学风也会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会受良好的校园学风熏陶,形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培养当代大学生独特的内涵和气质,这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正面作用,而当今部分学校学风败坏,缺乏集体主义意识,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和矛盾,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等等,暴力、色情、拜金等等因素的影响,会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产生消极的影响,事实上,能够在知识的殿堂学习深造成为有用的人报效社会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3.3 社会环境的影响

面对社会高速发展、科技不断发达,文化不断繁荣,物质达到极大丰富的今天,个性突出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特点,随着社会转型等变化,大学生无法很快适应新的转变,所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这一境遇,大学生能否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转变,对大学生幸福观的正确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面对当今形势严峻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害怕面对残酷的现实,对就业缺乏信心,却不愿意做就业待遇低的工作,不愿意到农村、基层等环境工作,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但面对压力却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感觉不到幸福感,这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4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4.1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关乎学生家庭的事,家庭是一个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交流最多的人,所以,家庭在我们整个人生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方一直秉承独立的教育思想理念,十分注重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在美国,孩子成年,就会让他赚钱养活自己,并且承担一定的家庭义务,而在中国,家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自己的孩子铺路,创造前程,导致中国的大学生即使成年却依然靠父母养活,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长期下来,这样只会导致大学生心理成熟缓慢、适应能力差、承受能力低等问题的出现,对人生中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缺乏正确的应对能力,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更有甚者会出现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这些因素都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和学校、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家长要转变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子女保持密切的沟通,实施符合子女具体情况的家庭教育理念,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遇到问题时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梳理,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实际行动为子女树立榜样,因为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子女的幸福观具有很大的影响,子女可以在家长的言谈举止中收获很多的心理辅导以及精神方面的养分。

4.2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学校要将大学生幸福观的培养重视起来并且放在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学校教给学生的应该不仅仅是课本的学习,更要注重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追求幸福的能力以及享受幸福的感受。

学校要做到提高学生追求幸福的能力,追求幸福的能力实质上是一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但实际上,在平常生活中,并不缺乏能产生幸福感的物质或精神条件,只是一部分学生丧失了感知幸福的能力。学校要做的并不是告诉幸福的标准是什么,而是应该首先明确“什么是幸福”,要教给大学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经历的必要性和意义,要善于发现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学校要教会大学生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以享受幸福的感受,深化人生的感悟,幸福并不等于快乐,不同于短暂的快乐,幸福是长远的人生感受,部分大学生认为成为富翁,拥有财产和社会地位就会长久的幸福下去吗,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负面的,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努力、奋斗中才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教授学生将学习活动变成一种转变成一种追求精神幸福的过程,从而使得学生在期间收获丰富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愉悦,在心灵的深华中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寻找到真正的幸福。

4.3 尽力净化复杂的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幸福离不开社会条件,其幸福固然是个人自身主观的努力所达到的,但也离不开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要提供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的物质条件,充足的物质条件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基础,也是一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基本物质前提,因为,一个人如果生活在物质匮乏的社会,整天要考虑怎样填饱肚子,要住到哪里,那又怎么可能获得幸福?对于他来说,生活等于日复一日的痛苦,幸福只会越来越远,遥不可及。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拥有丰厚的物质就会幸福,富足的物质条件带给人们的只是一种短暂的快乐,只有将快乐进行累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转化为幸福,所以,丰厚的物质基础不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只是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因素。

社会要为人们提供基本的公平、公正。只有整个社会公平、公正,才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幸福,反过来,只要人们能够感受到幸福,这个社会才能被称之为公平公正。如果,在整个社会中,人们看到的是小人得力,获得了幸福,而君子受苦,活在痛苦的深渊,那么社会大众也就可能会对道德的要求降低,造成混乱,所以,在一个不公平的世界,多数人们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无论在什么时候,个人的幸福是关乎自身和社会相紧密联系的,期望社会要达到真正的公平、公正也是不现实的。所以,面对不公平、不公正,我们依然要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做自己命运的主人,终会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1] 徐凤莉.当代中国人幸福观的变迁与培育[D].沈阳:辽宁大学,2015.

[2] 柏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3]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李水石.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5] 江海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Facing the reality of materialistic and society,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oncept of cognitive bia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find out th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ason, and thinking to cope with these problems.

happiness; materialistic; cognitive; strategies

G642

A

1008-1151(2016)09-0102-02

2016-08-12

贾鹏敏(1990-),女,山西忻州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幸福观幸福感马克思主义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