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男篮2015年亚锦赛夺冠经验及2016年奥运会备战策略

2016-04-13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伊朗队亚锦赛中国男篮

姚 健

(滨州学院 体育系,山东 滨州 256603)



中国男篮2015年亚锦赛夺冠经验及2016年奥运会备战策略

姚健

(滨州学院 体育系,山东 滨州 25660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5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夺冠的成功经验及备战2016年奥运会的策略进行研究。中国男篮夺冠的主要经验是:发挥教练团队保障作用;选拔队员突破资历限制;营造“知耻后勇、卧薪尝胆、祖国利益至上”的团队文化;确立“高、快、强、准、灵”的技战术风格;针对主要对手做好情报搜集工作;比赛战略指导思想明确。2016年奥运会备战策略:继续坚持传统集训制度;选择参加奥运落选赛的部分欧美球队作为主要热身对手;苦练内功解决自身薄弱问题;将CBA联赛纳入国家队备战体系等。

关键词2015年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 中国男篮; 2016年奥运会; 夺冠经验; 备战策略

DOI10.16099/j.sus.2016.01.009

Experience of Gaining Champions and Strategies of Preparing for 2016 Olympic Games for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YAO Jian

AbstractThis paper,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s,and video observation and so on,explor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in 2015 Asian Championships and the strategies to prepare for the 2016 Olympic Games in Rio.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strong coaching team,the break-through of player selection limit,the team culture of “being brave,enduring hardships and regarding national interest first”,the playing style of “being high,quick,accurate,and flexible” and the ful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for the opponents as well as the clear guiding ideology,led to the team’s success in 2015 Asian Championships.The study proposes that the intensified training system should be adhered to; some European and American teams which failed in preparatory Olympic competitions can be invited acting as warm-up opponents.The innate weakness of the team should be improved,and CBA League should be put into the preparation system for the national team,etc.

Keywords2015 Asian Basketball Championships; Chinese basketball team; 2016 Olympic Games; the experience of gaining the champion; the preparation strategy

Author’s address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Binzhou University,Binzhou 256603,Shandong,China

在2015年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以下简称“亚锦赛”)上,中国男篮表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技战术、体能水平,先后战胜韩国、伊朗、菲律宾队等主要对手,最终以9战全胜夺冠;同时,也成为继中国女排之后我国三大球项目中第2个直接获得2016年奥运会参赛资格的队伍。2015年亚锦赛中国队场均失62.5分、得84.1分,净胜对手21.6分。9场比赛共计36节,只有4次单节比分落后对手:对韩国队首节(14比27)、对哈萨克斯坦队末节(14比17)、对伊朗队末节(12比13)以及对菲律宾队第3节(14比15),半决赛和决赛分别只让伊朗队和菲律宾队得到57分和67分。赛后中国男篮攻防两端的技战术表现、体能储备以及拼搏精神和心理素质得到了广大球迷、媒体和专家的认可。此次中国男篮夺冠,在教练团队建设、队员选拔、集训重点、队伍风格塑造、日常管理、情报分析等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获得2016年奥运参赛资格后,如何更好备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能为中国男篮继续保持亚洲领先优势并力争奥运会成绩突破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我国三大球项目整体(篮、排、足成绩全面推进)、协调(男、女项目协同进步)、可持续(长期稳定在一个较好的名次)发展提供借鉴。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上查阅有关中国男篮历届世界大赛、亚洲大赛相关文献69篇;特别是将2009年、2013年亚锦赛失利,2014年亚运会失利,2012年伦敦奥运会竞技表现等相关论文作为主要参考文献。另外,通过新华网、《长沙日报》《中国体育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查阅2014年新一届中国男篮组队以来特别是亚锦赛前后的有关报道、评论。

1.2录像观察法观看2015年亚锦赛中国男篮所有6场小组赛(对新加坡队、韩国队、约旦队、哈萨克斯坦队、黎巴嫩队、卡塔尔队)、四分之一比赛(对印度队)、半决赛(对伊朗队)、决赛(对菲律宾队)共9场比赛录像,并重点观看对韩国队、伊朗队和菲律宾队3场比赛录像,对一些主要数据进行统计。通过网络搜索,观看2014年国家队刚组建集训时、亚锦赛结束后CCTV-5对主教练宫鲁鸣的专访以及对前领队郝国华的采访,并做详细记录。

1.3专家访谈法在文献整理和录像观察的基础上,2015年亚锦赛结束后,针对中国男篮教练团队建设、队员选拔、基本功与体能训练、队风塑造、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管理等相关问题对6位专家进行访谈,并对国家体育总局男篮训练场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2中国男篮2015年重夺亚锦赛冠军的意义

中国男篮自1975年首次参加亚锦赛以来,除1986、1997、2009、2013年外,曾取得15次冠军;自1974年首次参加亚运会以来,除1974年获季军,1982、2002年获亚军、2014年居第五外,曾取得7次冠军,可以说在亚洲赛场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近年来由于新老交替、对手崛起等,战绩不断滑坡:2009年天津亚锦赛决赛大比分负于伊朗队;2013年菲律宾马尼拉亚锦赛被中华台北队击败,只获得了第五,未能获得2014年世界杯赛参赛资格;2014年仁川亚运会,再次在复赛关键比赛中不敌日本队和伊朗队,仅取得了5胜2负的战绩,最终排名第五,平男篮一队在亚洲赛场的最差战绩。2015年亚锦赛之前,中国男篮背负着巨大的社会和舆论压力。这次夺冠不仅使其直接获得了2016年奥运会出线资格,而且对重建亚洲篮坛格局、树立年轻队员自信、改变媒体报道倾向、球迷重新认识男篮实力、扩大CBA联赛品牌影响、篮球项目在我国推广普及、我国三大球项目均衡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男篮2015年亚锦赛夺冠经验

3.1凝聚集体智慧,组建强大的教练团队本届男篮教练团队在历届亚洲或世界大赛中人数最多,配备最强:主教练宫鲁鸣曾多次带领中国男女篮取得好成绩(1996年男篮奥运会第八、2002年女篮世锦赛第六,并多次取得亚洲冠军);体能教练王卫星是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的体能教练,曾带领多支运动队取得佳绩;助理教练洛安尼斯负责战术训练,在担任上任教练扬纳基斯助手时,训练水平和敬业精神就得到了队员、篮协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广泛认可;助理教练吴庆龙、崔万军、李楠、胡雪峰现都已成长为国内CBA一线队或青年队知名教练员;2位技术顾问分别是代表“严格训练精神”的蒋兴权和代表“球员职业精神”的姚明(另外,翻译郭维盛,科研教练赵杰修,技术分析师冯利正、高博,队医罗安民、牛钢等也都有多年工作经验)。除了强大的教练团队,在亚锦赛期间,一些老国手如王非、王立彬、宋涛、姚明等也亲自到现场为男篮出谋划策。宋涛还应中国篮协之邀出任荣誉领队。

3.2选拔队员突破资历限制,重视态度和能力2014年2月,主教练刚上任就明确提出了不同以往的队员选拔标准:①有爱国主义精神;②有能力为国家队打球;③身体条件好,能承受国家队的训练强度[1]。在第1届集训名单中全部是年轻球员(包括当时尚未开始打CBA的周琦,而参与2013年亚锦赛的主力队员朱芳雨、王仕鹏、孙悦等球星全部落选)。宫鲁鸣指出:不排除会引入一些老球员“传帮带”,但前提是他们愿意回来,要展现出愿意为国家效力的态度,不能出现以前 “练的不打,打的不练,部分明星队员来国家队养伤”的情况。

事实证明,年轻队员为此次亚锦赛夺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琦(1996年出生)场均得9.9分,1.9次盖帽,尤其是对韩国队得到全队最高的21分和8个篮板,在关键的第4节中独得13分,使中国队完成20分逆转,成为中国队重振士气、树立信心、恢复状态的重要一战,在决赛中再次贡献16分和14个篮板;郭艾伦(1993年出生)场均10.9分,得分仅次于易建联,此外场均4.1次助攻和1.3次抢断均为全队最高,在关键比赛中多次通过持球突破和快速反击打破进攻僵局,与易建联、周琦一起入选最佳阵容;赵继伟(1995年出生)对阵约旦队有8次助攻(高于对方全队之和),决赛中和郭艾伦轮换防守菲律宾队主力控卫威廉(场均17分),其组织和防守能力日渐成熟,被认为是中国男篮未来10年的主力控卫[2];翟晓川(1993年出生)、丁彦雨航(1993年出生)、李根(1988年出生,第1次入选国家队)等也展现出较高的竞技实力。

3.3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提前集训备战部分专家和媒体对我国的长时间集训制度持反对态度,原因有三:①欧美篮球强国集训时间一般只有5周左右,第1周练战术,从集训人员中选出12人,中间3周练赛结合,增加队员间默契程度,最后一周赛前调整[3];②认为长时间高强度训练会增加受伤概率;③由于集训期间欧美篮球强国联赛正在举行,因此很难找到高水平对手热身,训练效果难以保障。

事实证明:在亚锦赛上,面对精力充沛的韩国队、身体强壮的伊朗队及快速灵活的菲律宾队,中国男篮体能储备充足,战术配合流畅,也较好地解决了以往大赛中盲目失误多等问题。亚锦赛后易建联、周鹏、周琦等球员接受采访时认为,国家队6个月的集训使队伍竞技水平、体能储备和精神面貌显著提升,是夺冠的强力保障。

赛后访谈得知:男篮集训内容主要包括系统的体能、技术恢复、基本功训练及战术演练。在体能训练方面,体能教练王卫星对于广受关注的“训练强度过大,练伤队员问题”,指出:“国家队医疗团队对每一个报到的队员都进行了全面检查,对每个人的伤病都进行细致了解,在训练中制定专门计划帮助队员们进行身体恢复和个性化训练,如陶汉林减重,许钟豪加力量,对重点培养对象周琦则进行跟踪式测试,专门有营养师负责观察、记录他每天饮食种类和数量,真正做到了科学安排。实践证明:体能与身体功能养护训练不仅没有把国家队队员练伤,而且大大增强了队员比赛中的伤病防护能力。”[4]宫鲁鸣表示:“男篮之所以超长集训,实际上是无奈之举,现在球员速度、力量、耐力、基本功和十几年前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从整体而言,球员自我管理、训练态度、饮食状况等职业化程度依然偏低,需要通过长期集训进行弥补和改变。”

3.4重视氛围营造,构建“知耻后勇、卧薪尝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团队文化男篮领队郝国华在访谈中介绍:2014年新一届中国男篮正式集训分组第1天,墙上就撤下了姚明、王仕鹏、刘炜等中国球星的照片,取而代之的是2013年亚锦赛上战胜中国队的3个对手(韩国队、中华台北队、伊朗队)。宫鲁鸣指出:“有经验的教练会在一个队伍进行新老交替或者走入低谷的时候,用训练馆悬挂主要对手照片的方式来激励队员。”在对国家队训练馆的实地考察中发现:训练馆墙上依次悬挂“输球不可怕,丢人才可悲,破釜沉舟,冲出亚洲”“今日训练多流汗,明日比赛少留憾”“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卧薪尝胆,苦练内功”“知耻后勇,从零做起,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激励标语,显示了教练员与管理层对营造新一届中国男篮奋发向上、为国争光的团队文化氛围的重视。

3.5创新训练理念,确立 “高、快、强、准、灵”的技战术风格在过去10年间,中国男篮经历了学美国、学欧洲(如请美国教练员哈里斯、邓华德,欧洲教练员尤纳斯、扬纳基斯)等不同阶段,但没有稳定的风格。宫鲁鸣认为:“中国男篮不管学习欧洲还是美洲,都要知道对方的长处和我们的短板,通过努力来缩小这个差距,而不应该全盘照搬。学习美国,我们没有对方的能力,学习欧洲,没有对方整体的战术素养。”只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点才是立足世界的资本[5]。国家队组建后,经过教练团队的深入调研和热身赛的不断尝试,根据目前的主要队员构成,确立了本届国家队“高、快、强、准、灵”的技战术风格,要求队员能在全空间、全时段、大强度进行攻防立体对抗。本届亚锦赛中展示出的“双高+双快组合”(易建联、周琦+郭艾伦、赵继伟)、攻防转换提速、助攻次数增加、穿插跑位积极、内外线衔接顺畅、得分点增多、强对抗情况下完成技术动作能力提升等都是新风格的具体体现。

3.6树立参赛目标,针对主要对手做好情报搜集工作在中国篮球队参加亚洲和世界大赛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由于情报工作不准确而痛失机会的情况,因此,本届亚锦赛整个教练团队对情报搜集和分析工作倍加重视。中国男篮专门聘请有多年篮球视频分析经验的浙江回浦中学教师冯利正担任情报组组长,负责与宫鲁鸣直接沟通和统筹安排情报信息工作;北大医学院心理学硕士高博主要负责与外教洛安尼斯对接,研究并分析对手的资料;另外,赛前还从国奥队及长沙抽调3位工作人员,负责拍摄和剪辑对手比赛录像工作[6]。收集到的亚洲主要对手资料容量大都超过10G,根据对手不同特点,制订不同应对计划。比如在战术方面,伊朗队主要通过掩护、挡拆演变出更多的战术,而菲律宾队更注重个人攻击,韩国队则主要通过边路挡拆和掩护给外线投手寻找机会。

情报组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对手比较薄弱的地方。例如,在与伊朗队比赛前,情报组利用视频分析技术充分研究后认为:①伊朗队战术核心和策应中轴哈达迪在被包夹的情况下,助攻外线3分远投成功概率非常高,如果对其包夹正好便于他吸引防守,增加助攻机会,同时也节约了他背身单打的体能消耗;②哈达迪由于受伤病和年龄影响,体能存在严重问题,他强行单打3个回合后,体能将严重不足,命中率会迅速下降;③哈达迪篮下攻击成功率为80%,而罚球命中率仅为60%。教练组决定:①比赛中对哈达迪不实行包夹,易建联负责一对一防守,给他单打机会并消耗其体能,限制他给外线的助攻;②在篮下有球情况下,可以对他采取主动犯规战术。结果显示:①在此前的6场小组中,伊朗队场均有18.2次助攻,高居16支参赛球队之首,而此场比赛全队只有2次助攻,哈达迪0次,进攻威力大减;②伊朗队3分球全场16中2,命中率仅为12.5%;③虽然哈达迪获得10次罚球机会,但只罚进6次。实践证明:赛前的情报收集与分析工作为中国男篮赛前制定战术并最终获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3.7以球员为本,体现尊重与关怀宫鲁鸣多次要求国家队队员不仅要球技高,而且要不断读书,学习计算机、英语等技能,从而提高自身修养;增加知识储量,能够在社会上树立好的形象,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例如,在本届亚锦赛期间,当得知周鹏女儿病情严重时,教练组和中国篮协在第一时间决定:允许周鹏马上回家看望,视孩子的病情自行决定归队时间,国家队也不会对此做出人员调整,同时希望大家可以从一个父亲的角度理解周鹏(此前很多国内运动队在大赛时都不允许运动员因私事离队)[7]。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时期队伍管理过程中对队员利益的尊重与维护,尽最大限度协调好国家和个人利益。

3.8明确战略指导思想,敢于面对任何对手中国男篮队在最后一场小组赛前,因为卫冕冠军伊朗队爆冷输球,使接下来的淘汰赛对阵发生微妙变化:如果中国男篮获得小组第一,中伊两队将很有可能提前在半决赛相遇。当时很多媒体认为,如中国男篮选择战略性放弃,故意输掉与卡塔尔队的比赛,则半决赛可以避开伊朗队,增加获胜概率;但是中国男篮相信自身实力和集训成效,坚持了赛前“以我为主,战胜一切对手”的战略指导思想,以一场大胜(89比65战胜卡塔尔队)晋级八强。赛后易建联表示:“每场比赛都很关键,不可能有一些松懈,或者是其他什么想法。”队长周鹏认为:“无论对哪支球队,我们都会认真准备,在夺冠的道路上,所有强队都要去面对”。

4中国男篮2016年奥运会参赛目标与备战策略

4.1参赛目标从中国男篮参加1984年奥运会以来,尽管有过“94黄金一代”“姚明、王治郅和巴特尔三大中锋共同出战”“北京奥运本土作战”等良好机会,但一直未能突破第8名。2016年奥运会男篮比赛共有12支参赛队(目前确认的9支分别是:东道主巴西队,2014年男篮世界杯赛冠军美国队,非洲锦标赛冠军尼日利亚队,美洲锦标赛冠亚军委内瑞拉队和阿根廷队,大洋洲锦标赛冠军澳大利亚队,欧洲锦标赛冠亚军西班牙队和立陶宛队,亚锦赛冠军中国队,其他3支队通过落选赛产生)。

根据目前的世界排名,中国队位列第14位,在这9支球队中排名第七,仅领先于尼日利亚队(第24位)和委内瑞拉队(第27位),而这2队分别是非洲锦标赛以及美洲锦标赛冠军,加上即将通过落选赛晋级的3支球队,中国在所有参赛队伍中排名靠后。宫鲁鸣指出:希望借着亚锦赛的良好势头再把中国男篮的水平提高一个档次,同时也通过2016年奥运会和强手过招积累经验。尽管目前的世界排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男篮的现阶段实力(劣势),但是凭借着在亚锦赛中表现出的拼搏精神和竞技状态,只要精细备战,不畏强手,完全有希望在小组赛中战胜2个对手,取得出线权,进入前8名;因此,中国男篮应敢于提出“力争突破历史最好成绩”的战略目标,展示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篮球人为国争光的决心与信心。

4.2备战策略

4.2.1依据特殊国情,坚持传统集训制度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进行长时间集训制度主要原因在于:①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社会各界对中国三大球项目世界大赛成绩充满了期待,而国家队取得好成绩对振奋民心,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与文明进步新形象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而言,给国人提供高质量的国家队比赛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亚锦赛期间全场齐唱《歌唱祖国》《龙的传人》,半决赛、决赛收视率全国排名第一就是最好的证明。②国家队的多名年轻队员在联赛中由于和外援位置重叠,加上俱乐部对球队成绩的高追求,上场时间非常少(如辽宁队有外援哈德森,赵继伟和郭艾伦的上场时间受限;新疆队有布拉切,周琦上场时间受限)。③大多数CBA俱乐部职业化程度偏低,球员培训、球队管理、球员自律、球员竞技能力等与欧美篮球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长时间集训制度是在现阶段我国篮球总体竞技水平不高、篮球职业化不完全的条件下,所选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竞技篮球发展道路,是现阶段提高国家队大赛成绩的优选路径。随着联赛的持续发展、球员职业化水平的提高,今后这种形式可能发生改变。

4.2.2抢抓有利机遇,选择参加落选赛的欧美球队作为主要热身对手从2015年奥运会参赛名单看,对手仍以欧美强队为主。从目前中国男篮12人名单看,参加过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仅易建联、刘炜、郭艾伦、周鹏4人,而有世锦赛经验的只有易建联和刘炜2人。2016年奥运会中国男篮3/4的队员将是首次参加国际重要成人赛事,因此中国队在备战时应多选择高水平热身对手(此前一些热身对手多是欧美二三线队、退役球星队甚至是大学队)。可以充分以参加2016年奥运落选赛的部分欧美球队作为主要热身对手(18支球队参加落选赛,目前已产生15支:大洋洲锦标赛亚军新西兰队,非洲锦标赛2~4名安哥拉队、塞内加尔队、突尼斯队,美洲锦标赛3~5名加拿大队、墨西哥队、波多黎哥队,欧洲锦标赛3~7名法国队、塞尔维亚队、意大利队、希腊队、捷克队,亚锦赛2~4名菲律宾队、伊朗队、日本队,在2016年7月争夺最后3个落选

赛名额[8])。这些球队在2016年7月前,会集结最强阵容进行一系列赛前演练,如能抓住机会,应多选择和这些强队进行热身赛。

4.2.3继续苦练内功,尽快解决自身薄弱问题在亚洲,中国男篮已经可以凭借“双高+双快”组合获得优势,但在世界大赛中只有相对的高度优势,这也是中国男篮整个团队为获得2016年奥运会出线资格全力争取亚锦赛冠军的原因,如参加落选赛则出线概率极低。在备战过程中:应根据需要继续合理地优化教练团队,对队员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防守强度,提升退防速度;丰富进攻套路,增加得分手段;解决开场慢热,主力队员犯规过早、过多,年轻队员情绪控制能力弱,盲目技术犯规,关键比赛罚球命中率低等问题。

4.2.4发挥制度优势,将CBA联赛纳入国家队备战体系由于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独特的举国体制优势,国家队与俱乐部队有条件联手合作,将CBA联赛统筹纳入国家队备战体系之中。国家队教练组负责制订国家队队员联赛期间的个人基本技战术、体能储备、伤病预防、身体养护、营养供给等详细计划,俱乐部协助监督国家队队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联赛期间,国家队教练组对国家队队员特别是易建联、周琦、郭艾伦、赵继伟等重点队员的表现进行全面监控,建立每场比赛后国家队队员表现及时报告制度。国家队教练组根据队员比赛情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进行针对性指导,通过保持和提升队员竞技能力实现俱乐部和国家队双赢。

4.2.5做好应对预案,提前消解奥运会客场作战劣势2015年亚锦赛中国男篮获得冠军,主场“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是重要原因之一。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作战,中国男篮如何规避客场作战的种种不利因素(如语言、交通、气候、饮食、场地、裁判员等);特别是如何对年轻队员客场可能遇到的各种不适进行提前防控,并通过实战模拟演练将客场劣势消解到最小,需要男篮整个保障团队提前制订有效的应对预案。

5结束语

经过“知耻后勇、卧薪尝胆、从零做起、苦练内功”之后,新一届以“青年军”为主的中国男篮终于走出了低谷,重新获得了时隔4年的亚洲冠军,用实际行动否定了外界的各种质疑和批评。在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中,在社会各界对三大球成绩提升倍加期待的情况下,中国男篮不能仅满足于重返亚洲第一,而要树立力争在奥运会等世界大赛上成绩突破的远大目标。通过精细、踏实、科学、有序备战,在世界赛场上展示中国男篮新形象,切实为我国三大球项目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黄杰.男篮亚锦赛夺冠[N].海南日报,2015-10-04(2)

[2]闫雯雯.中国男篮夺冠有戏[N].华西都市报,2015-09-29(2)

[3]蔡矜宜.中国男篮亚锦赛9战全胜夺冠 从长沙进军里约[N].湖南日报,2015-10-03(1)

[4]苏斌.中国男篮亚锦赛10年首胜伊朗[N].新华日报,2015-10-03(1)

[5]庄太坤.男篮亚锦赛第3问:进攻无力怎么破 舍核心阿联其谁[N].体坛周报,2015-09-18(2)

[6]吴江.宫鲁鸣:再晃荡下去 亚洲打第六[N].新京报,2014-04-17(2)

[7]付正号.宫帅三起三落背后哲学,曾经铁腕降服阿迪江[EB/OL].[2015-10-07].http://www.sports.163.com/15/1007/07/B5AB4MAN00052UUC.html

[8]新华社.从被质疑到成功逆袭,宫鲁鸣和男篮是怎样走过?[N].新快报,2015-10-05(1)

文章编号1000-5498(2016)01-0058-04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姚健(1983-),男,山东东营人,滨州学院讲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Tel.:18500040543,E-mail:yyjj9898@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ATY004)

收稿日期:2015-10-30; 修回日期:2015-12-01

猜你喜欢

伊朗队亚锦赛中国男篮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第28届亚锦赛中国队与伊朗队男篮运动员攻守技术指标比较分析
8名“海归”领衔伊朗战中国
第28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整体实力分析
周琦,中国男篮的“大魔王”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
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国与伊朗队攻防能力分析
亚锦赛失明中国队只剩主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