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游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6-04-13晁嘉文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法游戏

晁嘉文

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游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晁嘉文

游戏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法,不少教育工作者曾认为游戏教学法不适合高校中体育教学的开展。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游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开始逐步推广,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推行游戏教学法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蓬勃发展。

游戏教学 高校 体育 发展

游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特征与意义

1.游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相对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来说,游戏教学法更加具有开放性与自由性,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体育项目的训练中,而不是单一的由教师发出指令,学生进行相应运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游戏教学法具有趣味性、普遍性、竞争性、教育性的特征。

趣味性。从体育游戏教学法的基本目的来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通过游戏的趣味性来达到教学的基本目的,因此游戏教学法本身就具有游戏的一般特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根据相关研究报告,体育游戏对于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学生一方面会被游戏的趣味性吸引,从而自愿参与到体育游戏过程中。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也达到了体育运动的效果,享受到体育的乐趣,更深层次来看,还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既满足体育锻炼的需求,也满足游戏玩耍的需求。常见的“游戏赛跑”“百米王大赛”等形式,就是将“跑步”这一运动训练与游戏完美的结合。该类形式与传统的训练课程相比较,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但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更加愿意参加体育运动,陶冶情操。

普遍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其不受教学设施、教学场地以及器材等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体育教学,使用范围很广。因此教师在使用游戏教学法时,可以到户外、田野间进行教学,不像常规体育教学那样必须在运动场、体育场内进行。游戏教学法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游戏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形式各样的体育游戏活动。在种类繁多的体育游戏中,既有对抗激烈项目,也有以娱乐为主的项目,可供选择的范围很广,有利于体育游戏的普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任务的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竞争性。体育游戏和传统的游戏相比,其既具有游戏的趣味性,也具有体育的竞争性。有体育的地方就少不了竞争,采用游戏教学法的高校体育教学亦是如此。学生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在变化的过程中都会伴随有一种进取心。如果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体育游戏来调动学生合理的进取心,会对学生的成长发育产生很好的效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大部分采取的体育游戏都具有竞争性,学生参与到其中后,不再是单一的想要娱乐玩耍,还会想要获得胜利,那么便会更加投入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在体育游戏的开展中,学生的竞争意识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等。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设置竞争因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提升个人能力。

教育性。游戏教学法其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方法,其必然具有教育性。体育游戏的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教师设置的每一个体育游戏都带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有不同的教育目的。虽然从目前来看,已经有种类繁多的体育游戏和相关具体教学方法,但这些实际上都是各类体育教材的具体应用。体育游戏往往都是集体性的活动,学生在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时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分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参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仅锻炼自己的体能,也锻炼了自己的自主学习、分工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2.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游戏教学法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是单纯的游戏活动,而是一种将游戏活动与教育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不仅仅锻炼了自己的体能以及相关运动能力,还锻炼了合作、配合、自主探究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将教材内容与游戏内容相结合,适当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以训练学生身体为基本表现形式,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身心,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学生通过体育游戏,不仅仅学习了相关体育技能,也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游戏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说,更加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去,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步,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厌学的心理,继而出现逃课、旷课等不良行为,也令自己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然而当高校体育教学采取游戏教学法后,体育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自己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甚至在课外,一些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模仿教师所运用的体育游戏教学法,开展多种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真正做到“生命在于运动”,强身健体,对于在学生中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游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准备活动阶段

首先在准备活动阶段,对于所有课程来说,准备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体育课程来说,课程都处于户外,准备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迅速把松散的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作好进入体育训练的准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他们调动身体机能,进入良好的身体状态,减少在运动中受到伤害的几率。

在常规的体育课程中,教师采取的准备活动一般都是慢跑,长久后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增加了学生受伤的风险。因此在准备活动阶段,教师就可以采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通过一些简单的追逐游戏来代替传统的慢跑过程,也可以自编一些和教材目的相符合的练习。通过有趣的小游戏,学生既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准备活动阶段,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积极参与到准备活动的运动过程中,真正达到体育运动的目的。

2.具体课程阶段

在具体课程阶段,由于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不同学校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学校侧重于技能技巧性的训练,有的则注重体能的训练,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游戏教学法也会有一些差异。

在技能技巧性的课程中,正确地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转变原有枯燥的、单一的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有目的性的体育教学,来强化学生的动作技能。例如:在足球控球训练中,可以将学生两两分组、互相传球,配合最好的学生获得胜利。这种利用游戏的方式来有针对性地训练体育技能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

在体能训练课程中,由于体能训练中,学生要付出更多,因此更加容易疲劳。如果全部采用强制性的体能训练,时间长后也许会适得其反。因此将游戏教学法融入到其中去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加轻松愉快地融入到体能训练中。

3.需要注意的问题

游戏教学法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课堂效果也很好,但是同样的,有些问题我们也必须注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游戏教学法的过程更加具有开放性与自由性。有时采取游戏教学法后,虽然学生愿意参与到其中,但往往也有不少学生只注重“游戏”的过程,忽略了“训练”的过程。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课堂纪律组织也会相对混乱,这些问题都是教师需要注意到的。但只要教师在采用游戏教学法时,注意合理调配“游戏”与“运动”,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结语

体育课程相对于其他类别的课程来说,更加具有开放性,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方法探究中,必须能够在凸显娱乐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训练。游戏教学法将娱乐游戏的因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加以调适,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体育项目训练的目的,提升整体的学习效果。因此游戏教学法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1]蒲继涛:《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构建研究》,《体育科技》2016年第1期。

[2]叶蓁、倪铭:《我国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探究》,《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3期。

[3]向剑锋:《美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及启示》,《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4]雷蕾:《体育游戏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探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年第5期。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法游戏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