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鉴别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

2016-04-13侯俊领商河县人民医院山东济南2516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4期
关键词:扩张性心肌病心动图

侯俊领 商河县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1600)

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鉴别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

侯俊领 商河县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1600)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鉴别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0月至本院接受诊断的86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例资料纳入研究,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特点,总结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鉴别扩张性心肌病的价值。结果: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诊断鉴别结果表明,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心扩大,并且均有室间隔以及室壁厚度变薄现象,室壁搏动表现主要是弥漫性降低,患者半月瓣与房室瓣具体开放程度均存在明显降低趋势,其中二尖瓣相关表现最明显,77例二尖瓣出现反流情况,9例同时产生三尖瓣反流现象,6例伴随肺动脉反流现象,1例合并少量包积液;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常见表现特点之一为心律失常,并且出现次数多,有各种表现形式,产生最多的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结论:联合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诊断鉴别扩张性心肌病意义巨大,可为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具体改善情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诊断 扩张性心肌病

特发性心肌病相对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力衰竭、心肌严重坏死、心肌扩大于心肌收缩能力降低等。扩张性心肌病一般会影响到传导系统,引起不同形式心律失常症状[1~2]。本文纳入86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例资料,研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鉴别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价值,现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0至本院接受诊断的86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例资料纳入研究。纳入标准:均与我国中华心血管病学会所制定扩张性心肌病具体诊断标准相符[3],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地方性心肌病,其他种类特异心肌病。86例病例包括:男54例,女3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8~72岁,平均(46.73±7.26)岁。

1.2 方法

超声心动图诊断:使用德国STEMENS,ACUSONCV 70进行诊断,将探头工作频率调整为2.5~3.5MHz。86例接受诊断的患者均处于仰卧位以及左侧卧位,调节探头处于患者心尖部位与其胸骨左数开始第2、3根肋骨间,进行常规性切面诊断。诊断病人左室舒张末期具体内部直径大小与左室收缩末期具体内部直径。并且算出病人射血分数与其左室短轴缩短程度。测量患者早期充盈峰值具体流动速度与其心房收缩充盈最大时具体流动速度,并且计算出其E/A,详细观察同时不同房室腔内部具体直径、不同瓣膜开合情况、室壁厚度、不同瓣膜组织结构、扩张形态以及实际运动状况等。

心电图诊断方法:采取日本生产光电Ecc-9130P仪器,诊断并且记录病例心电图常规,用该设备测定患者QT/QTc、心率、RV5/SV1振幅、PR间期以及QRS波时限具体校正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与心电图鉴别结果[4]。

2.结果

2.1 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

接受诊断的86例病例,均有全心扩大的临床表现,并且左室内部直径处于57~89mm范围内,左室内部直径为(64.32±22.17)mm。72例患者室壁厚度处于正常区间,14例患者室壁厚度稍微加厚。86例患者均有室间隔以及室壁厚度变薄现象,室壁搏动表现主要是弥漫性降低,并且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具体漂浮程度存在显著降低变化趋势。患者各瓣膜未产生明显病理学变化,但其瓣膜功能表现障碍。

86例患者半月瓣与房室瓣具体开放程度均存在明显降低趋势,并且开放时间缩短,其中二尖瓣相关表现最明显。病例主动脉血流峰值具体流动速度变慢,并且舒张晚期患者二尖瓣峰值流速APFV出现显著增加现象,二尖瓣血流临床表现处于异常状态,其中E峰降低,A峰提高,E/A减小。86例病例中,77例二尖瓣出现反流情况,9例同时产生三尖瓣反流现象,6例伴随肺动脉反流现象,1例合并少量包积液,具体见下表1。

2.2 心电图鉴别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常见表现特点之一为心律失常,并且出现次数多,有各种表现形式,产生最多的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除此之外,临床发生率较高的分别是房性期前收缩现象、房速现象与房颤现象。

3.讨论

扩张性心肌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各种变化形式,并且发生非常高率,其产生与左房扩大程度存在紧密联系,如果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比较低,则其产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现象的概率就较低。超声心动图可以将心脏收缩舒张相关指标检查准确诊断出来,而该类指标和患者病情术后恢复情况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对于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室性心律失常间存在的联系,则可以为以后扩张性心肌病合理有效治疗提供指导,同时指导患者术后恢复[5,6]。

表1. 86例接受诊断的患者二尖瓣反流伴随现象伴随现象 例数(n) 比例(%)三尖瓣反流 9 11.69肺动脉瓣反流 6 7.79包积液 1 1.30

本组研究中,以86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患者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特点。结果显示,超声心动图诊断发现86例病例均有全心扩大的临床表现,并且均有室间隔以及室壁厚度变薄现象,室壁搏动表现主要是弥漫性降低,患者半月瓣与房室瓣具体开放程度均存在明显降低趋势,其中二尖瓣相关表现最明显,77例二尖瓣出现反流情况,9例同时产生三尖瓣反流现象,6例伴随肺动脉反流现象,1例合并少量包积液,与欧细平等[7]研究结论一致。说明超声心动图诊断扩张性心肌病时,会出现不同腔室扩大、室间隔以及室壁厚度变薄现象,室壁运动减弱,同时半月瓣与房室瓣具体开放程度均存在明显降低表现,二尖瓣反流率高,最常产生的伴随现象是肺动脉反流。结果还显示,心电图鉴别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常见表现特点之一为心律失常,并且出现次数多,有各种表现形式,产生最多的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与吴田等[8]研究结论一致。

现阶段,临床上诊断鉴别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过程中,心电图诊断与超声心动图诊断方式均具有较小创伤性,将这两种诊断方式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正确率,并且联合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方式相对于其他诊断方式而言,具有更高诊断率。实际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充分掌握其各项临床表现特点,这样就可以给临床诊断与患者术后恢复提供较高参考价值。

[1] 孔令秋, 伍洲, 席晶晶, 等.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二尖瓣乳头肌移位的超声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4,23(12):1013-1016.

[2] 黄松涛, 赵嘉英, 刘兰祥, 等. 超声与磁共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参数测量比较[J].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6,35(8):616-619.

[3] 尹家保, 郭瑞强, 陈金玲, 等.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扭转与左心室重构及功能关系的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20(7):567-570.

[4] 姚文双, 刘昕, 王建华, 等.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4,13(8):512-515.

[5] 穆玉明, 拓胜军, 关丽娜, 等. 二尖瓣环收缩期最大位移达峰时间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0,19(6):475-479.

[6] 吴燕妮, 高岚, 朱静, 等. 四维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右室功能的诊断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18(10):681-684.

[7] 欧细平, 廖春锋, 许哲, 等.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特征对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J]. 中国医学工程, 2007,15(10):821-824.

[8] 吴田, 郭瑞强, 陈金玲, 等. 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功能及其临床意义[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1,20(10):842-845.

1006-6586(2016)12-0012-02

R542.2

A

猜你喜欢

扩张性心肌病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早孕期超声心动图在胎儿严重先心病中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焦点
补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研究
坎地沙坦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血清和肽素的影响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