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应用于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的模式研究

2016-04-11杨耀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物装部北京100728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互联网+互联网

杨耀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物装部,北京 100728)



“互联网+”应用于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的模式研究

杨耀东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物装部,北京 100728)

[摘要]本文从“互联网+”与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实务相融合的角度,系统介绍了“互联网+”与国际贸易进口合同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上网“无纸化”阶段、模块化“实时”阶段、大数据“图视化”阶段的三阶段实施方案以及相关保障措施建议,从而达到以新技术促进传统业务提质增效的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贸易;进口合同;合同执行

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化日益灵活,简单靠工业化、信息化结合已经不够了,工业生产需要更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满足客户与消费者花样百出的个性化需求。而“互联网+”经济正在进一步展示其魅力。拥有一个将消费者汇集起来的平台,远好于拥有基础资产。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 “互联网+”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提出未来会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各个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加油助力。这一年,在国内很多行业同比下降的情况下,“互联网+”行业取得了增长。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玉普则指出,“十三五”时期着力培育新增长点,积极培育“互联网+”的新业态。国际贸易是中国石化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国际贸易合同的执行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和过程控制。本文从理论到实践,重点探讨了如何将“互联网+”应用于国际贸易进口合同的执行上,通过两者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业务脱胎换骨,提质增效。

1 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理论

1.1 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理论

国际贸易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传统上在业务层面,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有6个环节。(1)开信用证。进口商即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以下简称“部(公司)”)按合同规定开出信用证,信用证的内容与合同条款一致。(2)国际运输。执行FOB交货条件下的进口合同,供应商发备妥通知后,进口商派船接运货物。(3)办理保险。供应商装船向进口商发出装船通知,进口商办理保险。(4)审单付款。供应商通过银行交单,进口商收到银行来单,审核“单单一致,单证一致”后付款。(5)报关、纳税。进口货物到港后,物流公司受进口商委托报关,若货物不免税,则按照海关的规定交税。若符合免税条件,则凭免税证明办理免税手续。(6)验收接货。货物在港口由港务局进行卸货核对,物流商运到用户现场,供应商提供现场服务,用户接货验收。

1.2 “互联网+”理论

简单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本文主要涉及的是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理论。

(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 Commerce)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的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2],具有普遍性、方便性、集成性、安全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特点。

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手机、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它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2)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即IOT)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网络。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提供不拘泥于任何场合,任何时间的应用场景与用户的自由互动,它依托云服务平台和互通互联的嵌入式处理软件,强化与用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更佳的用户体验、更及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建议以及更自如的工作和生活。发展物联网技术,有利于让使用者快捷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有效地协同工作与生活,实现监视、控制和反馈一体化。

(3)大数据。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信息资产[5]。IT系统、应用和技术基础设施每天每秒都在产生数据。大数据非结构化或者结构数据都代表了所有用户的行为、服务级别、安全、风险、欺诈行为等更多操作的绝对记录。企业可以将实时数据流分析和历史相关数据相结合,然后大数据分析并发现它们所需的模型,加深大数据对重要用户的洞察力,也可以追踪和记录网络行为,识别业务影响。

(4)云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指把运算放到远程电脑上去计算,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具有规模大、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扩展性,可以按需服务。在本地整合数据的资源有限时,使用云计算可以高度整合大数据,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2 将“互联网+”应用于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的实施方案

将“互联网+”应用于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实践,就是以“互联网+”的方式思考和管理,打造部(公司)创新、开放、共享、合作的平台,吸收供应商、监造商、物流商、设计院和用户加入进来,并分成三阶段实施,提升保供服务质量。

2.1 上网“无纸化”阶段——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

这是进口合同执行的“无纸化”阶段,在部(公司)易派客(E- pec)网站、电子商务(E- commerce)系统、企业资源管理(ERP)系统上已经实现。E- pec首期推出国内采购的低值易耗品电子超市和框架协议下材料、电器等专业的专业市场。E- commerce系统与进口合同执行密切相关的部分是物流运输的询比价和交付进度过程控制计划。ERP系统与进口合同执行密切相关的是进口合同的结算,在代理进口业务下分为代理采购订单、物流订单、代理预收款、到单登记、代理采购发票、资金计划、付款申请、开信用证管理、代理采购结算等21个文件夹。

部(公司)合同执行人员从起初的不适应,到后来随着系统不断优化,逐渐适应, ERP信息在部(公司)内传递便捷、共享优势日渐明显。例如,业务人员欲了解收款、付款进展,不用问财务人员就可以直接从ERP系统上查到。再如,合同文本、合同台账可以随时查询。

2.2 模块化“实时”阶段——“互联网+”应用的中级阶段

这是尚未开展、即将实施的阶段。建议将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建设成由1个平台5个模块构成的平台生态圈,让参与方能够在这个平台中得到最大的价值。在这个共赢的平台上,各个模块开放、共享给供应商、监造商、物流商、进口商、设计院和用户的相关人员。

第一,平台具有创新性,将传统上单一的交付进度过程控制计划,创新整合为质量、交付、物流、资金、供应商表现的互联互通平台,将传统上事后的信息分享,创新为各相关方实时更新过程控制节点,信息获取和利用协同化、快速化。有关人员可以安装APP客户端应用在手机上,个性化定制信息,实现精确推送,或者通过手机查询信息,实时了解进口合同执行状态,包括进口合同执行台账、基本信息、制造信息、交付进度、运输情况、付款状态和评估排名等资料。第二,平台具有开放性,将部(公司)单独使用,开放给各相关方共同使用。第三,平台具有共享性,信息共享,公开化、透明化,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第四,平台具有合作性,各相关方协作履约,协调解决问题,链接QQ聊天软件、微信即时通信等软件,保持最佳的互动和最近的距离。第五,平台具有延展性,未来可以继续根据需要延展、细分模块。目前建议的5个模块如下:

(1)货物质量模块。包括货物生产质量、在制造厂的质量验收、在用户现场的技术服务质量和在用户现场的质量验收。供应商将其生产控制系统链接到这个模块,或者供应商输入生产状态。监造商将监造照片、报告上传。用户将现场接货准备情况、技术服务需求、技术服务效果、质量验收节点上传。如果有质量异常,及时沟通。

(2)货物进度模块。包括货物的交货进度、技术资料的交付进度、开工会、工艺包审查会、基础设计审查会、详细设计审查会进度。供应商上传备货时间进度、技术资料准备进度、交付进度、开工会、工艺包审查会等准备进度,设计院上传技术资料需求进度、接受进度,用户上传开工会、工艺包审查会等预计开会时间和实际开会时间。如果进度有问题,随时协调。

(3)物流模块。包括货物信息、国际运输、国内通关。供应商在此模块上传货物尺寸、重量、性质等信息,物流商查询运输要求,在链接过来的部(公司)电子商务(E- commerce)系统上竞标,中标物流商安排运输通关。物流模块引用物联网技术,链接物流商、船公司的GPS全球定位或其它电子自动化监控可信开放系统,或者效仿淘宝网更新物流状态栏的形式,由供应商、物流商输入物流状态。进口商、用户可以点击查询物流,像追踪快递包裹一样追踪货物,及时掌握货物移动状态。如果合同规定由进口商办理保险,那么供应商装船后在平台上传递装船通知,部(公司)办理保险,并在平台上共享办理进度。如果发生保险理赔,情况在平台发布,相关方协助。

(4)资金模块。包括货款、税款、报关费、报检费、物流费、专利费、工艺包费、技术服务费等资金的筹备,供应商或者物流商来单,用户或者部(公司)支付。供应商或物流商上传来单情况,用户支付款项给部(公司),部(公司)审单付款。各方了解资金情况,稳步推进。

(5)供应商评估模块。包括进口合同执行完毕后,用户、设计院和部(公司)对物流商、供应商的价格、服务、质量、交货的评价。评估的结果排序公布,若有异议提出,则合理解决,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奖励服务满意的物流商、供应商。

2.3 大数据“图视化”阶段——“互联网+”应用的高级阶段

此阶段是未来将要达到的阶段。把信息利用起来,通过对进口合同执行中积累的信息分类、提取、集成、分析,必要时依靠云计算整合数据基础性分析,通过应用软件以一目了然的分类图表或视频的方式视觉化呈现出来,加强规律推测性分析,提高预知预判预测能力,使大数据使用更加便捷有效,增强用户体验。这些有价值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需求变化,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趋势,某种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短,某家物流商、船公司的某条物流运输线路的运输周期、运输价格波动,某家物流商、供应商的履约表现、评估排名,合同执行可能发生的风险等。未来大数据可以从决策参考依据到自动帮助决策,朝着互联网创造、智慧化方向发展。

3 提升与保障措施建议

为了实现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与“互联网+”的融合,还要提升几方面的基础资源。

3.1 做好网络平台的风险防控

推进平台创新、开放、共享、合作的同时,监管数据真实可靠性,封堵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保证平台的安全性。如索取平台数据应先提出权限申请,通过专门的数据保护小组审核后才能够定制数据。关于货物质量、进度、物流、资金模块,每个供应商、监造商、物流商、进口商、设计院和用户按不同的合同分配不同的权限,关于供应商的评估模块要向各方公开。平台上事项的沟通交流,优先借用QQ聊天软件、微信即时通信等软件,避免重复建设。如果随着平台的发展,平台需要自己私密的聊天工具,则再开发独立的应用,予以技术支持。

3.2 提升人员水平

“互联网+” 对于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是个挖潜增效的工具,这个工具是由人才使用的。因此,需要在硬件具备的情况下,以良好的待遇吸引人才,同时也要重视执行人员对待事业的态度、责任心、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业务人员要适当掌握财务知识,了解财务结算组、资金组、综合组的联合运作。

3.3 动态调配合同执行人员

挖潜现有人力资源和业务外包相结合,一是在洽谈的投资项目多时,增加采购谈判人手;在执行的合同多时,增加执行合同人员。二是采购谈判人员与执行合同人员定期轮岗,采购人员熟悉执行,谈好采购合同条款,为执行打好基础;执行人员熟悉采购,定商定价,把握全局。三是通过业务外包解决人力资源匮乏问题。将重复性的案头工作外包,将本单位人员专注于进口合同执行中的协调工作。

总之,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与“互联网+”融合,用“互联网+”整合合同执行,创造一个共创、共享、共赢的系统,是历史的趋势,也是时代的呼唤。在聚集各方的平台上,从传统的单兵作战,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转化为多兵种协同作战,从封闭、保守、单干走向开放、共享、合作,从简单的合同执行走向复杂的大数据应用,从理论到实践提质增效,是提升国际贸易进口合同执行水平的必由之路。

参 考 文 献

[1] 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M].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2] 电子商务[OL]. http://baike.baidu.com. 2016- 01- 28.

[3] 刘振友. 互联网+——助推传统行业弯道超车[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5.

[4] 2014年物联网产业链现状分析[OL].http://www.netofthings. cn/GuoNei/2014- 11/3553.html. 2014- 11- 20.

[5] 一个常见的大数据术语表(中英对照简版)[OL]. http://www.osshare.com/?p=3128. 2015- 10- 31.

[6] 云计算的概念和内涵[OL]. http://www.chinacloud.cn/ show.aspx?id=14668&cid=17. 2014- 02- 24

[7] 何志康. 大数据崛起——马云与阿里的大数据帝国[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

A Study on the Modes of Applying “Internet Plu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mport Contracts Execution

Yang Yaodong
(SINOPEC Intl Co., Ltd., Beijing 100728,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s a focused study on the use of “Internet Plus” in the execu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mport contracts. It offer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ies with regard to “Internet Plu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mport contracts, and proposes a three-phase implementation plan which includes the online “paperless”phase, the modular “real time” phase and the big data “visualization” phase, as well as appropriate safeguard measures, to realize a new technology-driven improvement of traditional business in quality and effi ciency.

[Key words]“Internet Plus”, international trade, import contract, contract execution

[收稿日期]2016- 4- 15。

[作者简介]杨耀东(1969—),男,北京人。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贸英语专业 ,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现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物装部(国际事业公司)执行部业务主管。电子邮箱wzyangyd@sinopec.com。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互联网+互联网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