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禅宗美学的传承与运用——以日式禅宗家居设计为例

2016-04-07王坤茜张月玥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6年2期
关键词:餐盒日式禅宗

⊙冯 收 王坤茜 张月玥[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 650500]



禅宗美学的传承与运用——以日式禅宗家居设计为例

⊙冯收王坤茜张月玥[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昆明650500]

摘要:当今中国设计,禅宗这一文化精髓已逐渐衰退。本文针对禅宗文化所体现出的禅宗美学进行传承分析以及特征归纳,并以日式禅宗美学为切入点结合工业设计的设计思路,提炼出独有的禅宗美学设计表现,最终赋予现代家居设计,试图用理论搭配实践的方式促进禅宗美学在当今设计环境中的变革和发展。

关键词:禅宗美学家居设计传承运用

不知从何时起,禅宗这一文化思想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这种现象反映在设计上就体现出了摇摆不定的中国特色,一是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借鉴先进的西方特色进行大刀阔斧的设计再造,第二种着眼于重振复兴传统元素,进行大量的图样堆砌和设计翻新。在这两极化的设计大潮中,禅宗思想和其引发的禅宗美学已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因而那些具有佛性与灵性的精妙设计也不再被人们所熟知和赞颂。今时今日,在这样的新文化洪流中,禅宗这一理念有必要重新从历史的长河中被找出并发扬,因为它不仅代表了瑰丽的文化,还有独树一帜的审美造诣。

一、禅宗与美学

禅,即禅宗之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与宗教有着极为深远的渊源,而禅宗美学即禅意和审美结合的产物,它反映在具体事物上就具有空灵、缥缈和沉静之感,让人觉得自然而纯粹。禅宗美学在唐宋时开始盛行,对后期的美学与技术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涵盖诗书、绘画、歌曲、戏剧、小说,甚至雕塑等各个艺术创作领域、理论领域和美学领域。随着中国先进文化传入日本,禅宗这一思想在日本的土壤中开花结果,禅宗美学在日本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甚至在今时今日,禅宗美学更是与日式风格绑定紧密,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无论身处何地,禅宗文化都成为了审美领域一支蓬勃奔腾的支流,经久不衰,绵绵不绝。

二、禅宗美学的特征

崔元和在《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指出禅宗美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摆脱羁绊的精神解放。禅宗具有浓郁的主观唯心色彩的自我精神自由、独立和解放,所产生的影响并不在于个性解放的社会实践,而在于以主体内在心灵活动为基础的审美意识和个体精神的独立、自由、解放。这正是审美活动得以形成和展开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障。(2)超越概念的直觉思维。禅宗采用的是一种以心传心、心心相印的思维直觉。这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具有很强的偶然性、随意性、创造性和独特性。而禅宗这种直观认识论,往往指向审美认识的思维方式。(3)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在禅宗的思想中,作为客体的自然与作为主体的自我,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物我两忘而又物我同一的主客体契合为一的世界。禅宗所达到的物我同一的境界,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境界。在这种境界中,意识主体得到的不是一种理性认识的深化,而是一种包含着情感净化或情感喜悦在内的感性意识升华。

以上基本特征归纳总结下来即为:(1)禅宗美学是主观唯心且形式自由的产物;(2)禅宗美学是偶然随意性和创造性结合的产物;(3)禅宗美学是客体与主体契合为一的产物。

三、禅宗美学与家居设计

通过总结可以看出,禅宗美学强调的是一种精神,那么将这种主观的意境落实在家居设计就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细节之中。而在为数众多的家居设计中,日式家居设计可以说是把禅宗美学发挥到了极致。因此从经典的日式家居设计中,可以窥见禅宗美学的实质性设计痕迹。

1.力求纯粹意味,崇尚抽象表达。日式设计多采用象征、隐喻的手法,运用现代工艺将材料与图案、色彩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纯净化的理想造型,使其能够在具备使用功能的同时强调设计的单纯性和抽象性,同时运用几何学形态要素以及单纯的线面交错排列处理来避免物体和形态的突出,尽量排除繁冗的痕迹,因而具有简洁明快的禅意特点。

2.感知自然材质,回归原始本真。日式设计对选材十分重视,除了大量运用木材和纸质等天然材质外,往往还强调素材的肌理,大胆地原封不动地表露材质的天然表面以及质地。这恰好体现出禅宗美学的纯粹特征,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此外,日式设计的色彩也不经过过分修饰,这也同样呼应了禅宗崇尚自然的意境。这样的设计具有冷静的态度,它牵动着人们的情思,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潜在的怀旧、怀乡、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补偿,达到物我合一的状态。

3.善用肌理纹路,提倡视觉配乐。日式设计同样重视空间各物体的相关性,即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可分为“物性”与“关系性”两个方面。过去在着手设计时往往着眼于“物性”考虑,即首先考虑物体本身。“物性”考虑是不可忽视的,但更应首先考虑的是该物件放置的场所,以及在与空间发生关系的同时其物体所具有的意义。茶室或饮食店中往往放置一张大桌,人与桌子的关系除了可使用之外,设计者还想让人在看到这张桌子时,联想到与家人、亲友、恋人相聚的情景,即通过“物性”塑造出“关系性”。同时在设计时也多运用单纯的直线、几何形体或具有节奏的符号化图案等,结合素材肌理效果、色彩变幻效果,使这些面和线的垂直、水平交错的构成关系产生出音乐意境的立体效果。

四、禅宗美学在实际设计中的实践

此次的设计主题是对于禅宗美学充分表达的家居设计,因此将对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并由来已久的实用产品进行创新和再设计,从而得到设计方案。

生活中的恒久设计应该是经久不衰的实用设计,因此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盒以及碾入手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并加入了中国传统的八角糕点盒以及日本漆器的特色进行了创新,以此设计出了便于携带、容量大且有明确区域划分的餐盒和便于居家使用、小巧实用的木碾。这便是禅宗美学在生活朴素事物上的贴切表达。

餐盒的造型与大多数产品大致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细微之处却尽显匠心,如整体饭盒光滑温润,线条流畅,这种没有棱角的圆润之感显示出了禅宗理念的平和与豁达。木碾的设计也同样沿袭了这样的特征,平滑流畅的线条贯穿始终,勾勒出内敛睿智的性格。餐盒的设计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盖子部分,形似球面镶嵌在框中。球面的材质是藤编,既保温又透气,并且其天然纹理的表达也迎合了禅意的美感。第二层是笼层,底部镂空,适合放置蒸类食物,这种传统的设计不会因积攒水分而丧失食物的口感。第三层是菜品放置层,里面进行了三个区域的划分。最后一层为主食层,深度有所增加并做了无死角的设计,这样能节约粮食,在使用上也更加便捷。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于磨,相对来说碾更方便人为操作,经过长久的发展,碾的造型也变得相对固定,成为梭型,这样能够使碾磨更有效率。为了让使用性能不打折扣,遂将这种形状进行了继承,但底部将底座和磨槽分离,模块化,这样就极大地增强了稳固性,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运用,简单纯粹。

餐盒的设计全部采用天然材料,每一层都分为两个部分,外部是竹材的包裹,内部则为浅色硬木材质,运用木材的原色和纹理,无需过多粉饰。木碾的木质材料选用拥有极大硬度的木材,保证了实用性和天然性。

图1 木制产品设计

餐盒的设计全部使用木材的天然纹理和色彩,而且餐盒所有外表面的竹皮材质都是经过熏制加工而成,熏制方法和时间长短的不同会导致竹皮的色彩有深浅不一的变化,利用这一加工原理,可将竹皮熏制加工成深浅逐渐变化的天然色彩,从第一层开始,越往下色彩越沉淀,这样就造就了亦如音乐意境的视觉错落效果。木碾的色彩方面依然传承天然理念,运用木质的原色和白色进行搭配,干净不冗杂,实用不花哨。

通过对禅宗美学的分析、归纳、提取以及运用,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禅宗美学独有的精神神韵,它给予世人的除了美的享受,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承载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渴望,对于回归自身内心平静的向往。或许普通人不具有大彻大悟的能力,也没有看破凡尘的本领,但在禅宗美学的影响下,一批又一批具有禅宗美学独特魅力的设计作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让人们能在纷扰的时刻,享受精神上的放松与愉悦。

参考文献:

[1]崔元和.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J].五台山研究,1991(4).

[2]崔元和.禅宗美学的基本特征(续)[J].五台山研究,1992(1).

[3]傅千里.十年来禅宗美学研究综述[J].云梦学刊,2009(1).

[4]高星海,李尊.中国艺术的禅宗精神[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4).

[5]尹欣一.禅宗美学给当代设计的启示[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4.

[6]原研哉,朱锷.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7]无印良品,张钰.无印良品生活研究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无印良品.家:如何打造一个舒适的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冯收,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王坤茜,工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等研究;张月玥,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工程。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 163.com

征文大赛

猜你喜欢

餐盒日式禅宗
灵 山
关于树叶餐盒的发展及推广对策的研究
落叶禅
佛教禅宗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日式脸型”也能打造时尚感的妆容
日本茶道与原研哉的设计理念
瀛海饮魂 匠心之作
13号餐盒柜
13号餐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