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6-04-06王芬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3期

王芬兰

广东省龙川县乌石下龙川妇幼保健院,广东 龙川 517300



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

王芬兰

广东省龙川县乌石下龙川妇幼保健院,广东龙川517300

【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分娩的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情况。 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责任助产护理,可以提高产房护理质量,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和出血的发生,缩短分娩产程,降低分娩危险,并降低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和剖宫产率。

【关键词】责任助产;产妇护理;产妇产程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不断的提升,除了医疗技术要不断的提升之外,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也需要得到提升[1]。产房护理,对产妇和胎儿有较大的影响,优质的产房护理,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降低分娩风险等等[2]。近几年责任助产护理在产房护理中,被广泛的应用,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提高护理质量[3]。本文针对施行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的年龄范围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6.7±0.8)岁;观察组产妇的年龄范围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6.5±0.6)岁。所有产妇分娩之前,均对其实施产前检查、胎儿位置等检查。所有产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在待产室,由助产人员对产妇实施常规的助产护理,观察宫缩、宫口的张开情况等,在产妇子宫全开时,将其送入产房,进行分娩。

观察组产妇在常规助产的基础上,实施责任助产护理。在产妇进入产房之后,由专业的助产人员全程护理,帮助产妇摆好分娩的姿势,减少产妇身体的暴露,同时加强产妇的保暖。在产妇出现规律性的宫缩之后,子宫口张开2~3cm时,开始对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助产人员与产妇进行细心、热情的沟通、交流,将分娩知识告诉产妇,让产妇对分娩的步骤有一定的了解,增强产妇的分娩信心。同时助产人员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然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产前宣教,告知产妇分娩中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给予产妇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消除产妇紧张、恐惧等不安的心理。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儿的心率、位置等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及时的处理产妇分娩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降低剖宫产、转产发生率。在产妇完成分娩之后,对产妇进行产程护理,胎儿分娩之后,让产妇对婴儿进行亲抚,让产妇对裸体婴儿进行30min的接触。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帮助婴儿进行早吸吮,并对婴儿进行产后2h的观察,无异常后,将婴儿送回母婴室。

1.3观察指标对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儿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

1.4评价标准产后出血的表准为,产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胎儿异常时,胎儿的心率大于180/min,或者是小于100/min,则判定为胎儿窘迫;对婴儿进行新生儿Apgar评分,小于7分,则判定为新生儿窒息[4]。

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统计学软件SPSS13.5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程比较观察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组别例数第一产程/h第二产程/h第三产程/h总产程/h观察组1506.82±2.74*0.76±0.43*0.15±0.19*7.53±3.56*对照组1508.48±2.461.51±0.540.24±0.2510.67±3.7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分娩方法比较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6.67%,对照组的剖宫产率为4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方法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胎儿情况、产后出血比较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平均出血量为(74.52±8.23)ml,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为(123.43±12.56)ml,经统计比较,t=39.8917,P=0.0000。观察组产妇中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7.33%;观察组新生儿中胎儿窘迫发生率为5.33%,对照组为12.67%;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为0.67%,对照组为5.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情况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开始提升。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发展,医疗技术、医疗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护理方法、护理模式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升。随着人们自我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质量、护理安全逐渐成为临床护理评价的关键指标[5]。

分娩是一项自然的生理过程,但是多数产妇在分娩前对分娩没有全面的了解,对分娩以及分娩产生的疼痛会产生恐惧、不安的心理,影响分娩的顺利进行,也由此使得剖宫产率逐年升高[6]。同时,在临床分娩中,产妇产生的紧张、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和心理,会造成产妇的子宫出血收缩乏力,增加产程,甚至会造成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等并发症的产生,增加分娩的风险[7]。

因而,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医疗机构也在从产妇自身的心理、情绪、生理等需求入手,制定出适合的产房护理模式,提高产房护理质量[8]。责任助产护理模式就是从产妇自身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入手,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责任助产护理,给予产妇细心的照顾,加强对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的观察。传统的产房护理模式,无法满足产妇的分娩护理需求,责任护理模式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助产护理模式中的不足,并改善了临床产房护理质量和产妇的心理状态,有效的降低了分娩风险以及剖宫产率的发生[9]。本研究结果表明,责任助产护理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常规助产护理组,这一结果与其他学者[10-12]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责任助产护理在产房护理中有良好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其原因在于,责任助产护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对产妇产程的观察,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可以准确的掌握产妇的分娩动态变化,针对分娩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针对性的及时处理,还可缩短产妇的产程,保证母婴的安全,对母婴进行全面的照顾,提高产妇的分娩知识了解程度等。

综上所述,责任助产护理在产妇护理中,可以显著的提升产妇护理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春红.全程责任助产对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6):5466-5467.

[2]胡双英.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5):30-31.

[3]孙建华.产房责任制助产对产时质量的影响[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6):60-62.

[4]高玲英.责任助产士陪伴分娩315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1):198.

[5]周凤勤,杨志敏.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2):177-179.

[6]鲁燕,马慧华.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02-304.

[7]赵晓玲,张军,周燕莉,等.责任制助产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2,19(14):55-57.

[8]孙念梅,熊颖,周敏,等.一对一责任制助产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534-1535.

[9]贾红霞.助产士一对一全程责任制助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3457-3458.

[10]邹卫.施行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3):191-192.

[11]张德华.施行责任助产对产房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37-138,144.

[12]赵徐丹丹.产科“一对一”责任制助产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22):3528-3530.

(收稿日期:2015.10.11)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3-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