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原平市森林火情预防及对策

2016-04-05宣淑仁

山西林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原平市隔离带火源

宣淑仁

(原平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山西 原平 034100)

浅谈原平市森林火情预防及对策

宣淑仁

(原平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山西原平034100)

森林防火工作是林业建设的头等大事。从原平市实际出发,对近年来森林防火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就今后搞好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原平市;森林防火

原平市国土面积2 560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91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2.75%。全市18个乡镇,其中10个乡镇为森林防火重点乡镇,在林区容易引起森林火情的山庄窝铺有65个。由于原平市涉林地域广,自然环境复杂,每年冬春季节森林防火就成为全市的一项重要工作。

1 森林防火工作现状

该市于2013年组建了编制3名的专职森林防火办公室,加强了防火宣传、值班和报告制度;组建了100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350人的专职护林员队伍,强化了应急处置能力和火源管控力量。同时加大森林公安对火灾案件查处曝光力度,使全民防火意识普遍得到提高。森林防火通道、隔离带、瞭望台等基础设施建设逐年改善,市、乡、村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林火预防和扑救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随着森林防火组织、联防体系逐步趋于完善,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成绩,火情火灾发生率逐年下降,但距建立科学、高效、完备的森林防火预防体系还有较大差距。

2 制约森林火情预防的主要因素

2.1气候条件

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是火情火灾容易发生的客观因素。该市全年降水量400mm左右。据近10年气象资料,进入防火期后有效降水少,天干物燥,极易发生森林火灾,加之防火期大风天气多,给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和人员安全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2.2农村习惯

传统习俗是发生火情火灾的人为诱因。引发森林火情的火源比较集中在农林交错区域,主要是生产性用火、上坟烧纸、焚烧秸秆等。林区祭祀用火、农林交错区焚烧秸秆清理农田的传统积习难改,这类火源相对集中在春秋防火期内,火险隐患很大。

2.3防火区域面积大

林区面积较大是火情火灾难于监管的实际困难。山高林密,点多面广。长梁沟、轩岗、大牛店等10个乡镇共有国有、集体林地面积3.33万hm2,大多处于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因而防火任务非常艰巨。

2.4野外火源增多

随着森林面积的明显增加,风电、光电等重点工程项目在林区丘陵区的建设以及五峰山、天牙山、绿森公园等一批森林旅游景区的开发,生产、旅游进山入林活动人员日益增多,客观上使得森林防火工作压力大增。另外,还有常年依山而居的山区群众的生活用火、电线老化等,这类火源较难管控。

2.5防火资金投入少

资金投入不足是严重制约防火工作的一大瓶颈。该市纳入财政预算的森林防火经费,重点乡镇8万元,一般乡镇5万元,与实际需要尚有较大差距。用于森林防火隔离带修建、瞭望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林交错区秸秆与杂草清除等方面的投入更是无从谈起。防火资金严重短缺,致使防火工作不能高效开展。此外护林员待遇偏低,人员较少。全市有防火任务的村庄272个,护林员350名,每年防火期8个月,护林员年工资4 000元,月均500元,加上不能按时发放,护林积极性不高。加之面积广,点多线长,交通不便,有的重点防火区护林员只配备1名,远远不能达到监管要求。

3 搞好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对策

3.1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

要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市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及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四包责任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严格考核。同时,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单位、农事用火管理部门,林业部门要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真正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2建立长效森林防火宣传机制,强化全民防火意识

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围。要保证防火宣传经费,组织电视台、乡镇、林场进村组、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宣传活动。如在市电视台、报纸开辟专栏宣传防火知识、防火动态;在全市重点地段、路口布设宣传彩旗、防火条幅;村庄险要、醒目位置张贴、刷写固定标语;印制森林防火入户告知书、保证书,发放到每户家庭的成员手中,等等。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提高全民爱林、护林防火意识。

3.3抓好森林防火管理体系建设

一要建立详实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精干高效、信息畅通、反应快捷、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二要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三要严管野外火源,坚决禁止焚烧秸秆、上坟烧纸,违规用火,农林交错区农田、坟头建立台账。四要加强对特殊人群监督管理,落实监护人、监管人,明确监护、监管责任。五要严格落实网格化巡查和定点责任看护两项制度,在防火期内采取GPS定位及巡检系统巡山护林,严查野外违章用火。

3.4努力完善扑救方案,加强队伍建设

完善和修订适合乡镇的森林火灾防范方案和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在市级组建队伍的基础上,每个乡镇组建一支30人~50人的半专业化灭火队伍。配好装备,加紧演练,一有火情马上出动,第一时间赶赴火场,及时快速处理火情。发挥护林员作用,增加专职护林员配置,按每个重点区域4人~5人计算,全市护林员需要增加到650人。提高护林员工资,每人每月应达到1500元,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5不断加强防火隔离带建设

要因山就势,在造林山场两侧和山顶或与其他林地接壤处,设置隔离带。林业部门在造林规划时应将防火林带纳入规划,在今后的造林工作中加大营造针、阔叶混交林比例,以提高生物防火水平。在重点乡镇的偏远山区和林区附近开设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每年计划建设修缮不少于30km。防火期开始,要深入检查防火林带、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的防御状况,做好管护保养,提高防火能力。

3.6做好农林交错区秸秆清理工作

农林交错区可燃物主要是农田里的秸秆。秸秆处理是当前预防森林火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平市有农林交错区秸秆面积1.30万hm2,由于交通不便,清理回收困难,为便于耕种农民传统上只能焚烧处理,管控难度非常大。森林火情的发生常是因农民在农事用火时不慎而引发。森林防火要抓好秸秆的有效利用、清理;一是有条件的乡村,要积极鼓励农民秸秆还田,或者将秸秆打捆收集制作成喂养牲畜的饲料;二是没有条件实施机械化作业、秸秆无法还田或集中打捆收集的农村,要鼓励农户将秸秆作为生活用火的主要原料,同时考虑把每年给农户发煤炭改为发现金,刺激农民回收秸秆;三是要引导农民改变种植结构。每个村庄根据具体实际,将种植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改变为种植土豆、豆类等低秆作物,或改为栽植经济林木;四是增加秸秆还田补贴资金,加大还田力度,积极引进秸秆生产利用企业有效利用秸秆,减少焚烧压力;五是继续争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将农林交错区的插花耕地全部退耕还林。

3.7加大执法力度,严打违规用火行为

森林公安机关要依法及时查处森林火灾事故,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涉火违法行为,特别是发生的故意纵火案件,要及时查处,严惩森林火灾肇事者,公开曝光查处结果,震慑违法犯罪,教育广大群众,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森林防火的局面,使“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S762.2

C

1005-4707(2016)05-016-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6.10.007

宣淑仁(1971-),男,2007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现任原平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助理工程师。

2016-08-20;

2016-09-25。

猜你喜欢

原平市隔离带火源
造林中防火隔离带的设计
双火源隧道火灾数值模拟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城市水安全建设管控规划——以原平市为例
火源位置对轻型门式刚架竖向位移的影响
再现生机的非遗炕围画
吉林省主要森林火灾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
原平市举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浅谈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