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峙县北部浅山区林业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2016-04-05李建平

山西林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覆盖率项目区造林

李建平

(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岚县 033500)

繁峙县北部浅山区林业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李建平

(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岚县033500)

繁峙县北部浅山区自然条件差,森林植被稀少,造林绿化难度大。介绍了项目区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立地条件,分析了项目区林业建设存在问题,提出了搞好项目区林业建设的应对措施。

繁峙县;北部浅山区;林业建设

1 区域基本情况

1.1项目区范围

项目区涉及繁峙县的繁城镇、下茹越乡、集义庄乡、砂河镇4个乡镇,西起繁峙县城碧秀公园,北至砂河镇,全长28km。

1.2项目区地质地貌

项目区地形复杂,母岩以片麻岩、泥岩和黄沙土等为主,海拔在1 000m~1 300m之间,全区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区。

1.3项目区土壤

项目区土壤主要是在黄土母质上发育而成的褐土性土,俗称黄土。土层深厚,表土有弱腐殖质化,心土层有粘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0%~0.86%,土壤侵蚀严重;其次是风沙土,受风蚀作用的影响严重,土壤质地较粗,有机质含量0.60%以下,土壤发育仅有微弱的粘化和钙积特征。土壤物理性状不良,质地疏松,通透性良好,耕作时易漏水漏肥。

1.4项目区植被

项目区现有植被以森林植被、灌草植被为主,组成森林植被的主要树种有杨、杏等树种,组成灌草植被的植物有柠条、胡枝子、白草、蒿草等。这些植被多数为人工栽培。

1.5项目区立地条件

由于项目区属于太行山黄土丘陵区,适于造林的地块均分布于海拔900m~1 300m的区域。在海拔1 000m以上的山地阳坡,分布厚层黄土,土层厚度60cm以上,pH值7.5左右,以蒿和禾本科草类为主,总盖度在60%~70%之间。

1.6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建设区总土地面积1.03万hm2,其中林业用地3 533hm2、非林业用地6 800hm2。在林业用地中,有经济林86.67hm2,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373.33hm2,未成林的造林地1 393hm2,宜林荒山荒地1 687hm2。在非林业用地中,有耕地面积4 973hm2,荒草地180hm2,其他农业用地113.33hm2,其他用地1 533hm2。

2 项目区林业建设存在问题

2.1森林覆盖率低

繁峙县平均森林覆盖率为20.59%,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含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仅为4.47%,为全县森林覆盖率的1/5。

2.2造林树种单一

项目区现有的林分,全部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造的人工林分,主要树种为柠条、仁用杏,有零星杨树分布。

2.3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在项目区没有完好的体现

在项目区范围内,农民以种地为生,林业收入在项目区农村经济收入中占到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当地发展林业条件先天不足

即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干旱及寒冷因素的影响,使当地林业发展受到限制;

2.3.2政府对发展区域林业重视不够

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看,主要地类为耕地,除平川区外,该区域为繁峙县的第二大产粮区,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当地百姓一直从事农耕生产,对林业生产极不重视。

2.3.3百姓从林业发展中受惠极少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林业生态建设,把植树造林、绿化山川大地当作头等事情来抓,在2000年后,项目区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虽然也退下了部分耕地,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且收到不错的成效。但由于当时工程实施时,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结合方面考虑不妥,导致造林以柠条灌木林为主,只营造了小部分的仁用杏经济林。柠条灌木林虽有生态效益,但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没有任何经济效益,百姓从造林中没有得到实惠;仁用杏经济林近年虽然有收入,但因为造林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还未显现出对当地百姓发展经济林的带动作用。

3 项目区林业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3.1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

山西省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20.45%,繁峙县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为20.59%,而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仅有4.47%。因此,项目区林业建设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通过大力造林,提高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以促进全省林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3.2控制项目区水土流失

项目区纵向侵蚀沟多、坡度大、土质疏松、植被差,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繁峙县志》介绍,坡耕地土壤侵蚀量每年每公顷达4.50t,而荒山荒坡的土壤侵蚀量高达18t。在过去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中,通过打地埂、修梯田等治理措施,水土保持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项目区缺乏森林植被,水土流失在该区依然很严重。因此,项目区林业建设的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增加森林植被,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控制区域水土流失。

3.3冬季增加绿色

项目区南侧,通过的主要交通干线有京原铁路、108国道、繁大高速公路。由于项目区地处高寒地带,在冬季,以这些交通干线为基点视线向北,进入视野的是连绵不断的荒芜之地,尤其是在沙尘扬飞的天气,视觉效果更差,冬季无绿是项目区自然环境的一大弱点。

按照“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林业建设模式,项目区林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通过营造常绿树种解决项目区冬季无绿色的窘境。

3.4促进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中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国家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保护资源可持续供给能力,避免侵害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活环境相对脆弱的偏远山区农村,对发展林业、增加林草植被资源的要求,更加显得迫切和重要。

繁峙县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冬季寒冷,项目区耕地以无灌溉措施的坡耕为主,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干旱年份,粮食生产低而不稳,农民收入没有保障。生存基础差,生活质量低,是这一地区的真实现象。

林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农业的重要基础和有效保障。通过大力营造生态林和经济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5打造区域休闲林业

2013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重点体现了提倡绿色旅游休闲理念。繁峙县应以此为扩大旅游消费的新契机,首先,项目区为由繁峙县进入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北大门,是古时皇帝进入台山的御道。项目区休闲林业的建立,对树立五台山国际旅游区北大门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项目区东起砂河重镇,西至繁峙县城,在项目区的两端,属于人口居住的密集区,区域休闲林业的打造,不但做到了“身边增绿”的项目建设效果,也可以为区域居民提供森林休闲娱乐场所。

S731.1

C

1005-4707(2016)05-014-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6.10.006

李建平(1967-),男,1992年西北林学院毕业,现任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工程师。

2016-08-10;

2016-08-25。

猜你喜欢

覆盖率项目区造林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基于喷丸随机模型的表面覆盖率计算方法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