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县林业生态建设对策及建议

2016-04-05王雪梅

山西林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县经济林新一轮

王雪梅

(临县林业局,山西 临县 033200)

临县林业生态建设对策及建议

王雪梅

(临县林业局,山西临县033200)

临县位于吕梁山区、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植被稀少,自然环境较差,但宜林荒山荒沟面积大,发展林业潜力大。介绍了临县林业生态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建议。

临县;林业生态建设

1 生态治理情况

近年来,临县针对地处吕梁山区、黄土高原、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生态兴省战略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决定》,紧紧围绕“山上治本”国家重点工程、“身边增绿”省级造林绿化工程以及“经济林三大覆盖工程”、本县“东山核桃、西山枣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山上治本、身边增绿、产业富民、林业增效,以增加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增加林业收入为核心,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全面推进全县林业跨越式发展,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了以增加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增加林业收入“三增”为核心的目标,实现稳定脱贫摘帽。

1.1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村庄绿化、经济林覆盖等一批国家和省、市、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轮退耕还林3.91万hm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 700hm2,涉及到23个乡镇;第二轮退耕还林334hm2。

1.2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全县实施的通道绿化、村庄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等工程,使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构筑了太佳高速、临离高速、沿黄路、三曲线、安阳线、临克线、扶贫攻坚路和城区生态绿色走廊,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铁路、省道、县乡公路、主要河流、县域周边为重点的绿色通道景观框架。

1.3产业发展效益显现

该县依托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省级干果经济林等工程或项目,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全县经济林总面积达到7.34万hm2,主导产业红枣已发展到5.67万hm2,核桃发展到2.0万hm2。特别2000年以来实施的第一轮退耕还林累计补助资金33 723万元(第一轮资金补助24 987万元、第二轮资金补助8 736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补助3 877万元(干果经济林3 652万元、薪炭林225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1 000万元(工程费400万元,农户补助600万元)。涉及到21乡镇、237个行政村、24 434户、100 036人。雷家碛乡郝家坪自然村有151户、446人,退耕还林70.13hm2,涉及120户、358人,第一轮退耕还林每年补助16.832万元,人均470元;第二轮退耕还林每年补助9.648万元,人均269.50元。该村依托退耕还林发展核桃经济林,目前挂果面积154hm2,2015年产核桃6.0万kg,产值78万元,人均1749元。

2 存在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

沿黄河地区地形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水土流失特别严重,气候十年九旱,林业生产严重受阻,造林成活难、保存更难。该县属于山西省生态治理重点——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特别是春秋两季造林黄金季节,经常出现春旱秋旱,严重影响到造林的成效,补植成了年年都得进行的必要工作,进一步加大了造林成本。该县沿黄河乡镇自然条件是基岩坐底,黄土带帽,土层浅,土壤积薄,造林需要垒石坑、客土栽植,挖坑每株至少得投资50元以上,亩投资在5 000元以上,而实际上项目资金一般在每亩300元~800元之间,造林投资严重不足。

2.2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实施难

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很好地将生态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全县稳定脱贫步伐。但产业后续政策发展滞后,严重影响到造林成效,从而影响到全县“十三五”期间稳定脱贫步伐。目前全县新一轮退耕还林主要发展的是核桃经济林,为确保成效实行设计保护带种植,株行距4.0m× 6.0m,按行距6.0m设一条保护带,要求1.0m带内不得种植庄稼,带外不允许种植高秆作物。但事实上,农民为了节省时间,使用机械耕地,常常使保护带内的树木遭到损伤。有的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在保护带内种植庄稼,严重影响到退耕还林成效。根据国家政策,严格控制基本农田,新一轮退耕还林限制在25°以上非基本农田。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25°以上耕地生态极度脆弱、亟需治理,因为没有列入二类调查25°以上非基本农田范围,无法予以规划。

2.3生态建设组织方式农民难受益

营造生态林突出的是生态优先地位,强调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很小。目前该县最有效的造林组织方式是实行专业队承包造林,使用劳动力相对集中且有限,不能照顾到大多数农民,许多农民不能直接受益。

2.4造林管护实施难

由于林牧矛盾突出,特别是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持,禁牧难度空前,千辛万苦造林不够一群羊一天毁坏,特别是荒山造林,全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基本不敢规划大面积的林地,否则被羊毁了难以向上级交账。

3 建议及下一步打算

3.1明确黄河中游生态功能定位,加大投入力度

要根据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严重失调的现状,在扶贫脱贫摘帽支持不减的基础上,要在生态建设上予以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突出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治理,生态建设和经济脱贫放在同等地位。

3.2进一步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力度

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允许发展经济林的契机,把生态建设和稳定脱贫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

3.3科学布局,突出重点

规划布局中要突出重点,一方面,按照“东山核桃、西山枣”的林业发展总体思路,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建设,突出稳定脱贫;另一方面,突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以及“身边增绿”等生态建设工程,实现人居环境的改善。

3.4加大管理力度

利用吕梁市2016年开始立法的契机,出台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封山禁牧条例,切实加大禁牧处罚力度,保护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同时出台有关制度、办法,抑制经济林内种植低秆作物、耕地毁林等现象。

3.5调整土地规划

按照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最新要求,将25°以上的、生态脆弱的耕地与弃耕地,全部列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

S731.1

C

1005-4707(2016)05-012-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6.10.005

王雪梅(1979-),女,2009年东北财经大学毕业,现任临县林业局工程师。

2016-08-20;

2016-09-10。

猜你喜欢

临县经济林新一轮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新一轮高考备考备忘录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中国加大力度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
走村入户送温暖 扶贫慰问暖民心 山西省种子站赴临县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
将新一轮土地改革纳入法治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