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埋豆法对失眠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6-04-05

关键词:耳穴穴位实验组

邹 庆

(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 成都 610000)

耳穴埋豆法对失眠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邹 庆

(四川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探讨失眠患者应用耳穴埋豆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4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取皮质下穴、交感穴、神门穴等穴位埋豆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睡眠时间延长,失眠效率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对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耳穴埋豆法;失眠;护理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睡眠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严重影响白天活动的睡眠障碍综合症[1]。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失眠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对失眠患者进行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埋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来成都青羊汪家拐社区就诊的失眠患者4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失眠症,所有病人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2年版》[2]中对失眠的诊断标准。将4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11.3)岁;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10.2)岁;两组平均病程8个月~1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埋豆法治疗[3]。取神门穴、皮质下穴、交感穴等穴位,用探针按压其穴位,找出痛点,作为埋豆穴位的敏感点。用75%乙醇棉球局部消毒穴位,然后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对准穴位贴敷,并嘱患者用手指按压,3~5次/d,3~5 min/次,两耳轮换贴压,3天为一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按压程度以耳朵发红、穴位部位酸麻胀为佳。整个疗程不使用其它安眠镇静类药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并每晚服用地西泮2.5 mg。观察两组失眠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

1.3 疗效评价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2年版》[2]进行判定。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超过6 h,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睡眠深度增加,但每天睡眠时间<6 h;有效:失眠症状减轻,但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平均睡眠时间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3.1±1.3)h,对照组为(3.4±1.5)h;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5.6±2.2)h,对照组为(4.5±1.3)h。两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经治疗后,两组睡眠时间均比治疗前延长,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23例患者中,5例治愈,1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5.6%;对照组23例患者中,0例治愈,2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73.9%。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说明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与人体经络、脏腑密切相关。现代医学也认为,耳廓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与大脑皮层、内脏密切相关。通过耳穴埋豆刺激耳部穴位,能调节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功能,可使经脉循行,调和气血,疏通经脉,改变病理变化,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4],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疗法、催眠疗法,中医治疗等,而西医治疗一般主要采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方法,口服地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而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多,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并且这类药物只能暂时改善症状,一旦停药,失眠症状又可反复;中医外治疗无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进行了耳穴埋豆法来治疗失眠患者。通过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情况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埋豆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

综上所述,耳穴埋豆是一项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可有助于防病治病,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有效,无不良反应,易被广大失眠患者接受,具有一定临床实践应用价值。

[1] 柴 路.经络针刺结合耳针治疗失眠4 0例[J].光明中医,2010,25(5):82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4.

[3] 周 红,田冬青.耳穴压豆治疗神经衰弱75例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9,16(2):119-120.

[4] 胡 晖,张 娱,黄 婷,等.磁珠耳穴贴压对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护理观察[J].光明中医,1010,25(5):832-833.

本文编辑:刘欣悦

R248

B

ISSN.2096-2479.2016.05.146.02

猜你喜欢

耳穴穴位实验组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