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

2016-04-03赵海燕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贵阳55000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几率差错医护

赵海燕(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

赵海燕
(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探讨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ICU的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份有关知识调查问卷,并发给30名ICU护理人员进行答题,总结发生错误的原因,并进行系统培训,注意考察培训前后错误发生率。结果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操作流程不熟悉,不良反应处理的不恰当,申请单书写的不规范等等;在培训前,护理人员发生错误的几率为15.6%,在培训后,ICU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所提高,发生错误的几率下降到2.8%,两者之间错误几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相对完整的查对制度,可以有效的保护ICU患者输血的安全,大幅度的降低输血错误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ICU;护理;输血;输血安全;护理查对制度

在ICU患者中,多数时间上需要输血作为辅助疗法,但是医护工作者对于患者的输血护理不太熟练和完善,经常会出现致命的错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如今的临床输血概念并不能与传统理念相融合,而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更多新鲜的、科学的元素,使得输血的技术也走上了新的台阶,但随着医疗法规的不断完善,同时也暴露了较多的缺点。即输血主要用于治疗和抢救生命的同时,也引起了相关法律纠纷[1]。为了确保患者ICU输血安全性,控制好输血护理中的重要相关环节,保证医护工作者输血护理质量,ICU科室应该实时更新本科室的输血知识,为了进一步的探讨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本文对本院的ICU护理人员30名调查研究,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的护理人员30名为研究对象,入选人员为女性,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30.2±1.5)岁,工作年限1~16年,平均年限(8.1±2.3)年。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本科学历有10名,大专学历有17名,中专学历有3名。

1.2 方法

向血液科的医生学习有关输血及血液相关知识,设计一份有关知识调查问卷,并发给30名ICU护理人员进行答题,内容主要包括:输血安全相关法规知识、输取血的查对制度、输血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及要加强学习的内容。需要ICU人员总结前几次出现问题的案例,同时结合调查的内容,对出现输血错误的事件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制定相关解决措施,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学习,学习的重点应包括输血前申请步骤、血液有关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取血及输血的“三查八对”[2],如:患者的姓名及病案号、医嘱核对是否有差错,输血患者是否有差错,血液检查是否有血袋破损,设备检查是否有缺失,输血血型及血袋代码,ICU所备血量与献血者配血结果是否相匹配等等,核对完全无差错后才能进行输血,同时叮嘱患者可能遇到的不良反应。在未来一年内,重点观察输血护理的错误出现原因和出错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问卷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如下: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操作流程不熟悉,不良反应处理的不恰当,申请单书写的不规范等等。其中,一些工龄大的护理人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血液相关法规及基本知识,申请单书写的不规范、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但在操作手法上及应急处理上掌握的较为熟练;工龄短的一些护理人员遇突发事件不冷静处理、基本操作不熟悉,但是对法规制度有一些了解,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另外,研究还发现,学历高、资历高的护理人员要比学历低、资历浅的护理人员操作更加规范、掌握更加全面、发生错误的几率较少。

在培训前,护理人员发生错误的几率为15.6%,在培训后,ICU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所提高,发生错误的几率下降到2.8%,两者之间错误几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ICU为重症式加强的护理病房,输血是其最为常见的一种日常的辅助治疗方式,为了保证ICU病患的生命安全,ICU科室的医护工作者们应该尽量降低可能在输血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发生率[1];有较多工作经验的早期医护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工作,而严重忽略了相关输血知识再学习,所以,其极容易在输血的操作过程上发生重大失误,不仅发生了医疗纠纷,同时也使得患者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由于ICU的重要性,如果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任何差错的话,将会使患者遭受难以磨灭的重大伤害,所以,为促进医护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降低输血的差错,医护工作者应该多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和自我的工作回顾,充分认真意识到输血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即每位ICU医护工作者都应该增强综合治疗、输血知识的学习,加强查对制度的强化训练,并将查对制度和临床实际相结合,有效提高医护工作者的整体专业水平,完全降低患者的安全隐患。所以,健全有效的护理查对制度,降低输血风险,有着重要价值[3]。

本研究发现,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操作流程不熟悉,不良反应处理的不恰当,申请单书写的不规范等等。另外,研究还发现,学历高、资历高的护理人员要比学历低、资历浅的护理人员操作更加规范、掌握更加全面、发生错误的几率较少。在培训前,护理人员发生错误的几率为15.6%,在培训后,ICU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有所提高,发生错误的几率下降到2.8%,两者之间错误几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输血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这是护理工作之重。

综上所述,建立相对完整的护理查对制度,能有效保护ICU患者的输血安全,大幅度减少输血错误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1] 罗 燕.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8):265-266.

[2] 伦桂枝.在防范ICU护理输血安全差错中护理查对制度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3):101-102.

[3] 段秉政.规范输血护理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71-7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

B

ISSN.2096-2479.2016.12.147.02

猜你喜欢

几率差错医护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