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6-04-0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湖北武汉43006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循证胰腺炎重症

李 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湖北 武汉 430060)

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李 璐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监护室,湖北 武汉 430060)

目的分析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循证护理的为实验组,在两组患者结束护理后,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4.92%、10.33分),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73.29%、10.31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33.33%(10/30),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循证护理在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评价。

循证护理;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

本文将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60例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将伴有其他恶性肿瘤者、血液系统异常者、精神系统异常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伴有其他病史者剔除本次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实验组平均年龄(60.04±7.82)岁,年龄35~71岁,男16例,女14例,包括16例重症Ⅰ级患者、14例重症Ⅱ级患者。对照组平均年龄(61.34±7.65)岁,年龄34~70岁,男17例,女13例,包括17例重症Ⅰ级、13例重症Ⅱ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护理中进行常规处理,在监测患者并发症情况和体征变化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抚,告知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饮食护理。

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3]:

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良性的沟通和交流,如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需对其进行适当的安抚,为患者讲解治疗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应积极面对治疗,如有必要,可在病房内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及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并发症护理:对患者的大小便、出血及呕吐情况进行观察,及时给予患者止血处理,告知患者需禁饮、禁食,抵抗力较差者,需及时为患者补充营养,避免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时,需明确病因,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中毒情况。

饮食护理:通过静脉营养的方式及时调整患者的饮食,确保肠道处于静息状态,患者的病情恢复后,应缓缓拔出胃管,患者的腹部症状及淀粉酶水平出现不断下降后,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可食用少量的流质食物,并可增加饮食量,病情恢复后可采取常规饮食。

输液通路护理:护理过程中应保护好静脉通路,选择粗、直、弹性好、易固定、不易滑脱的静脉留置针,并在输注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变化,确保输液流畅、输注速度正常,并注意药物是否存在外渗、穿刺局部有无红肿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给药的连续性。

1.3 观察指标

两组的观察指标包括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效果呈反比关系,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效果呈正比关系。

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法评定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33.33%(10/30),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评分

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4.92%、10.33分),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73.29%、10.31分),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临床危害性较大的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的临床特点,如不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4],将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故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十分的重要[5]。

循证护理是临床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共包括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循证实施及护理评估四个步骤,整个护理内容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及针对性的优点,通过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通过并发症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情况;通过饮食护理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通过输液通路护理可确保患者的疗效,减少不安全隐患。

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循证护理在减少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评价。

[1] 丁红云,隋牮箐.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259-261.

[2] 王丽娜,宋 敏,柏 玲,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534-1536.

[3] 潘利亚.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5,5(31):235-236.

[4] 沈鸣雁,钱 萍,卢芳燕,等.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脑曲霉菌脓肿1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3):292-294.

[5] 邱 丽,杨志敏.造痿袋、持续冲洗联合伤口保护罩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的护理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2):209-211,214.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2.91.02

猜你喜欢

循证胰腺炎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