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影响

2016-04-03丁小娟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龄置换术髋关节

丁小娟(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影响

丁小娟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所有患者年龄均>70周岁。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措施。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护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评分。同时,采用长海痛尺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护理满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可在围手术期做好临床手术室护理路径下的护理工作,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手术室护理路径;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满意度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针对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解决髋关节活动障碍、疼痛等情况,恢复髋关节功能的作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操作比较复杂,对患者身体的要求也较高。由于高龄患者生理病理改变基础疾病较多,再加上高龄患者髋关节骨质存在疏松、脆弱的情况,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呼吸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并发症、水电解质紊乱等,这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较多的挑战[1]。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患者42例展开分析,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髋关节骨折38例、缺血性坏死3例、假体松动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对照组男8例,女13例,年龄71~90岁,平均年龄(77.9±4.8)岁,观察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71~93岁,平均年龄(80.3±8.0)岁。排除意识障碍、手术禁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我院针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做好术前物品和器械准备、术中按照手术步骤做好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和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行手术室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措施。首先术前1天下午,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由于患者多为高龄,听力存在障碍,因此需有家属协助沟通交流。巡回护士全面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等情况,根据入院后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确定术中需要关注的事项[2]。针对存在紧张、焦虑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帮助他们消除紧张情绪;同时,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洗澡、禁食、禁饮等操作。由于髋关节骨折患者活动受限,因此要注意评估其皮肤情况。向其简单介绍麻醉、手术经过及配合要点,术后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手术当日,当患者进入手术间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早期应适当扩容、补液,必要时可输血治疗,但是要注意控制滴速,防止加重患者心脏负担。术前调节好手术间内温度和湿度[3],注意给患者保暖,手术过程中要监测体温的变化,高龄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在麻醉摆放体位时,注意患肢在上,下垫软枕,由一助手在床尾牵拉患肢,防止骨折断端刺伤肌肉和血管,造成二次损伤。髋关节置换一般采取侧卧位,在摆放体位时,由于高龄患者皮肤菲薄,因此要做好受压部位皮肤的保护,可使用减压贴预防术中压疮的发生。另外,还要注意保持患者肢体、关节处于功能位,两上肢置于双层搁手架上,适当约束,保证患者的舒适感。术中巡回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在使用骨水泥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情况,提前备好急救药品,防止患者发生骨水泥中毒。在使用植入物时,反复核对置换假体的型号、患者姓名、年龄等资料,防止发生误差。巡回护士术中做好手术间的管理,限制人员进出,督促所有人员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的发生。洗手护士充分了解手术程序、步骤,及时做好台上的配合工作。术中扩髓后,为了减少髓腔内物质,使用脉冲式冲洗髓腔,清除血块、骨髓、脂肪和碎骨颗粒,搅拌骨水泥的器具必须无菌,水剂和粉剂的配伍要符合要求,注入骨水泥的量和时间必须控制好,及时清除多余的骨水泥。手术完毕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观察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随时观察引流管中液体的量及颜色。针对存在沟通障碍的高龄患者,护理人员要保持细心耐心,可借助手语、写字等方式与患者沟通,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如果患者存在疼痛情况,应及时判断疼痛的程度,如果尚可忍受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让患者看电视、与家人聊天等,如果疼痛难以忍受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前后的情况,嘱家属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出院前要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4]。

1.3 观察指标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医院自制满意评分表,由患者对护理情况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同时,采用长海痛尺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于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疼痛护理 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 21 2.57±1.04 94.2±5.4对照组 21 4.18±1.41 88.7±6.7 t 4.3762 4.8723 P 0.0103 0.0052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严重疼痛患者1例,并发症发生率4.76%;对照组出现感染患者1例、出现脱位情况1例、出现骨水泥假体无菌性松动1例,并发症发生率14.2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94,P<0.05)。

3 讨 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经过三十多年临床实践得到充分认可的可靠治疗手段,其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上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已经成为髋关节骨折、髋关节关节炎等疾病的常规手术。但髋关节置换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针对高龄患者,体抗力较差,基础疾病较多,手术对患者自身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患者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手术室护理路径是医疗活动程序化、标准化的实现,是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改善围手术期消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自我院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以来,针对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护士在执行了护理路径后,思路清晰,对髋关节手术的配合流程和术中需要关注的要点脉络清晰,加强了工作责任心和爱伤观念,注意从患者生理、心理多角度关注患者。在工作中提高了预见性,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观察,出现异常情况提前干预,从而保证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于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赵敏[5]的研究结果类似,赵敏针对收治的80例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和手术室临床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组的手术时间较常规临床护理组的时间短;临床护理路径组在围手术期发生血肿、输血、假体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及感染的的比例较常规临床护理组患者低。再次证明,针对性高龄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做好临床手术室护理路径下的护理工作,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1] 郭 菲.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24(5):112-113.

[2] 梁钰英.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J].现代养生B,2015,33(11):158.

[3] 周翠玉,王庆华.临床护理路径在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19):67-69.

[4] 陈 玲.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室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4(z1):212.

[5] 赵 敏.临床护理路径在高龄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5,19(11):2237-2239.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12.66.02

丁小娟(1979-),女,主管护师,本科,研究方向:护理管理,手术室护理。

猜你喜欢

高龄置换术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