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护理观察

2016-04-03薛阳阳汤福静

关键词:玻璃体全麻视网膜

薛阳阳,汤福静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护理观察

薛阳阳,汤福静

(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对我院2015年5~1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1例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观察总结。发现血糖控制加上对应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在后期康复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5年5~11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1例,均采用玻璃体切除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男39例,女62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54.28±1.09)岁。入院时已患病时间10个月~30年。行手术治疗前,本组患者中存在感光6例,手动31例,指数患者为22例,视力检测达0.02以上仅为42例。空腹血糖控制6~9 mmol/L范围内,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14 mmol/L范围内,待患者血糖基本稳定时实施手术。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入院后进行一般护理评估、询问病史、询问患病期间是否曾经出现过低血糖。

(2)血糖控制:入院后血糖控制在手术指征内的患者监测晨空腹及早餐后2 h血糖,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每天监测7段血糖。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1]。

1.2.2 术前准备

术前一天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预防感染,1次/h,不少于8次/d。术前一天进行俯卧位的训练,剪睫毛,冲洗泪道。结合患者麻醉时间上的不同采取对应饮食方面的护理,针对行全麻患者,手术当天凌晨2点后不可饮用任何水源,且不使用任何降糖类药物。术晨测生命体征、冲洗结膜囊、遵医嘱给予镇静、止血药和术前散瞳。

(1)眼部护理:观察患者眼睛有无分泌物、充血、出血等,有无疼痛、痒、异物感、畏光等,如有以上情况及时与管床医生联系,及时治疗。

(2)心理护理:对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需结合患者实际状况给予对应心理、生理以及健康方面的护理。使得患者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到自身病症,并实现对自身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控制,确保患者术前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增加与各项治疗操作的配合度,确保手术成功率[2]。绝大部分患者对该项手术的特点缺乏了解,对手术成功性以及视力恢复情况存在较大担忧,受多种负面情绪影响,患者会存在失眠的症状,会增加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3]。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特点,以及术中各项操作,包括麻醉方式、可能出现的症状等加以解释。可告知以往成功治愈病例,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3)防止低血糖:手术当天防止禁食水的患者发生低血糖发应。需监测空腹血糖、进食后2 h血糖、接手术时血糖。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反应,出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3 术后护理

(1)眼科常规护理:结合临床对眼科手术后护理要点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行全麻患者同样使用全麻护理方式进行。首先,术后2 h内对患者进行适当补水,3 h后可食用部分易消化类食物、按内眼术后的常规护理,全麻患者按眼科全麻护理常规,手术后2 h进水、3 h进食。术后6 h内给予患者特级护理,使用纱布对行手术眼部进行遮盖,并辅助患者完成日常基本生活,避免出现跌倒等症状。同时,护理人员需加强对病房进行巡查,定时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观察,积极询问患者感知情况。并观察纱布是否存在渗血等异常情况。并结合患者需求对病房光线与温度进行调整。

(2)体位护理:玻切内填充术的患者需要俯卧位,在此护理中需告知患者以及家属该体位方式对于病症治疗的意义,增加患者与护理操作的配合。要求患者尽量保持平躺的姿势,并保持黄斑裂孔处于较低位置,这样有助于使得术后眼内存在的积液顺利排出,实现对视网膜脱落的有效控制[4]。全麻患者清醒后可立即采取俯卧位,面部与床面平行,行走与坐位时均要保持面部朝下,眼睛与地面平行。

(3)血糖护理:手术后需密切的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时间段为术后回室、输液结束后、进食前与进食后2h及睡前。

每天监测晨空腹及餐后2h血糖。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指导患者按时进餐,切勿提前或推后。在控制高血糖的同时也要防止发生低血糖[5]。

1.2.4 术后活动量

根据个人的体质与术后恢复情况而定,从小量床边慢走到日常活动。避免头部大幅度的活动。血糖高的患者嘱其餐后半小时后活动1 h。

1.2.5 饮食护理

严格执行糖尿病的饮食,同时给予足够的能量与营养。禁食过硬、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用力咀嚼。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 结 果

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伤口恢复良好。术后视力:光感4例,手动33例,指数8例,视力0.02以上56例。术后出现高眼压患者33例(32.6%)。血糖升高患者56例(55.4%)。

3 总 结

研究表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也与血糖波动性密切相关。血糖波动性越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本次观察研究中,给予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及全面的健康宣教,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术后出现的血糖高及高眼压也能发现及时处理,患者均能恢复良好。因此,全面周到的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康复尤其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疗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1]陈晓燕,许燕玲.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l例玻切术后高眼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9052.

[2]顾榴丽.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6):1209-1210.

[3]崔晓琴,杜 鹃,严 婧,夏 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5:72-74.

[4]周正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16,2(2):145.

[5]葛 英.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体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620-2764.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6

A

ISSN.2096-2479.2016.09.194.02

猜你喜欢

玻璃体全麻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