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中西医结合护理进展

2016-04-03李敏清张广清

关键词:石膏患肢踝关节

李敏清,张广清*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综 述・

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中西医结合护理进展

李敏清1,张广清2*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从术前完善的护理准备,术后有计划的康复训练等多方面综述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踝关节置换术;中医护理;综述

创伤性踝关节炎是由创伤因素引起的,以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及持续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疾病[1]。胫距关节融合的方法治疗,易引起关节的退行性改变以及步态的改变等并发症。20世纪70年代首先介绍踝关节置换术以后,随着假体技术的30余年的发展与进步,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另一种选择[2]。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对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及活动功能[3]。术后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健康至关重要,能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踝关节置换围术期中西医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术前护理干预

1.1 术前全面评估,落实基础护理

术前遵医嘱做好各项检查。关注病人心理,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介绍术后康复方案,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术前3天和术晨用温水泡脚,软化局部皮肤,保证清洁。术前一日给予常规备皮,协助患者清洁脚部后用浸有安多福(0.1%PVP-I)的纱块包缠脚趾10 min以消毒。20~30 min/次,2次/d,术前晚为拟术肢做标记。

1.2 术前健康宣教,提高患者机体应激耐受力

术前指导患者足趾的背伸、跖屈运动,背伸15°~20°,跖屈0°~90°,100次/d,分3次进行,指导抬臀、下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等[4]。术前功能锻炼能使踝周肌腱适应运动,以便术后更容易接受,加快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1.3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忧虑,为手术打下心理基础。根据患者的心态,术前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手术的过程、手术的安全性、麻醉方式、手术注意事项、手术成功病例等,及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惑,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5]。

2 术后护理干预

2.1 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遵医嘱给予持续心电监护至病情稳定,同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观察足趾血运、感觉、活动、肤温,用布朗式架给予抬高患肢(高度高于心脏),注意保温。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在位,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术日引流量≤400 mL,色淡红,若24 h≥400 mL,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术后应关注术口渗液情况,必要时换药,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2.2 术后关注疼痛,合理安排治疗与护理

睡眠障碍引发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疼痛感,易引起焦虑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拖延康复时间。正确评估患者疼痛性质、时间、强度,耐心听取患者主诉,积极采取止痛措施,使用弹力袜套、抬高术侧患肢[6]、分散患者注意力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泵、口服止痛药等,给予微波治疗仪治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快伤口愈合。

2.3 做好石膏护理,关注患肢血液循环情况

保持石膏干燥完整,避免石膏受潮及湿水,防止石膏碎裂、变形、坍塌。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石膏托损伤皮肤。石膏干后,及时整理边缘,保持石膏整齐,保持松紧度、避免摩擦压伤皮肤,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动态评估出血程度。石膏固定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屈伸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患肢肿胀[7]。

2.4 加强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由于制动,易导致患肢肌肉废用性萎缩和组织粘连,加强功能锻炼,增加下肢血运循环,预防患肢肢体肿胀。术后,下肢抬高25°~30°,患肢保持中立位,避免腓总神经受压,麻醉过后即进行足趾背伸、跖屈运动,一曲一伸为一次,300次/d;直腿抬高运动,抬高固定10 s/次,10~20 min/次,2~3次/d;四肢肌肉按摩5~6次/d,20~30 min/次[8];臀收肌运动,收缩臀肌10 s后,双手放松,抬臀,固定3~4周石膏托拆除后,可允许负重踝关节屈伸运动,3次/d,10~20 min/次。术后3~4周石膏移除后,指导患者作足跟贴地的下蹲练习及踮脚趾站立练习以增强下肢力量。

3 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中医护理干预

文献记载,关节置换术中医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如,围术期中医情志辨证护理;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在关节置换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推拿护理对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王不留行耳穴贴压缓解骨科术后疼痛;电针、中药熏洗等中医护理技术在膝关节围术期应用[9]。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护理上,关于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的资料,相对较少,有待探究。

4 小结与展望

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解除患者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临床护理上,配合医生做好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循序渐进个体化进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尤为关键。目前临床上对于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主要是基础护理为主,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宣教、术后病情的密切观察、术后有效镇痛、石膏护理、功能锻炼等。中医特色护理在踝关节置换术护理的领域上很有研究价值。

[1]赵学良,路星辰,陈贤明,等.创伤性踝关节炎:人工踝关节置换术与踝关节融合术的早期疗效对比[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23): 2391-2396.

[2]毛宾尧.人工踝关节发展50年[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 2439-2442.

[3]房 昕.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86-87.

[4]蒋 倩,肖江平,谭月鸣.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16):147-148.

[5]马珍珍,于芳芳.人工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12):4918-4916.

[6]黄贵兰,杨 华,左美玉,等.踝关节骨折60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6):549-550.

[7]胡 伟.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42例的康复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743.

[8]王玉玲,徐丽杰,姜丽娜,等.首例德国link假体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51):324-325.

[9]万 丽.中医护理技术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6):120-121.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3.6

A

ISSN.2096-2479.2016.09.190.02

张广清,女,护理部主任

猜你喜欢

石膏患肢踝关节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孔伯华与石膏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石膏之魂
磷石膏“变废为宝”迫在眉睫
脱硫石膏制作粉刷石膏的耐干湿循环性能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