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静脉留置针运用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6-04-03段小玲

关键词:针头套管小儿

段小玲

(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小儿静脉留置针运用的临床护理体会

段小玲

(包头市第四医院小儿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目的总结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体会,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儿51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给予临床护理干预,防治出现脱管等问题。结果有302例进行了静脉置针治疗,其置针时间均为2~5天,通过护理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静脉留置针技术在患儿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患儿痛苦,护理人员应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静脉损伤;静脉留置针;护理效果;满意度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在临床治疗中,也开始越来越重视静脉留置针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治疗效果,通过给患儿使用专用静脉留置针,从而实现治疗的效果。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延长穿刺的间隔时间,可以有效减少穿刺对患儿的损害,有助于减轻患儿的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儿51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6例,女188例。这些患儿中因病情危重、静脉条件差、静脉输血等原因,有302例进行了静脉置针治疗,其置针时间均为2~5天。

1.2 方法

1.2.1 材料

本研究给患儿所使用的静脉留置针为一次性封闭式留置针,患儿由于年龄较小,血管相对细小,所以在穿刺时容易出现堵管,所以管长以17~19 mm为宜,管径以0.7 mm为宜。

1.2.2 穿刺方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仅方便固定,而且小儿肢体活动也更为方便,但容易造成损伤,因此可采用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等分支穿刺,给予肥胖患者颈外静脉穿刺,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可以在头部、手背以及大隐等静脉实施穿刺。

1.2.2.1 原穿刺方法

在给予患儿治疗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穿刺方式,一种是将针头与皮肤呈10°~20°角刺入患儿的血管,待回血后,把套管以及针芯送入患儿的血管内,再轻轻将针芯拔出。还有一种就是采用5°~10°角将针头刺入血管,然后具体操作与上面的方法相同。但是这两种方法有各自的优劣势,例如前一种的盲目性较强,很容易引发血管破裂的情况,后一种则针芯的拔出较为困难,很容易将套管带出。

1.2.2.2 改良的穿刺方法

(1)为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对上述方法进行改良,在针头呈10°~20°插入并回血后,固定针芯,并握将套管外端的“Y”位置握住,同时将套管送入血管,最后用左手退针芯、右手送套管,提高成功率。(2)持续正压穿刺法: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3~5 mL,紧密连接留置针上的肝素帽,并实施穿刺,将生理盐水注入血管内,在操作时应使用左手退针芯,右手送套管,然后对其进行固定[1],并连接输液装置以及留置针。经过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非常适合于各类患儿,避免了退芯时不小心将套管拔出的情况,有助于减少血管穿破现象。(2)对于休克、腹泻脱水等病情危重患儿,改良穿刺也较为适用。

1.2.3 固定

1.2.3.1 穿刺成功后的固定

在完成穿刺后,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将穿刺点作为中心,分别用透明贴覆盖穿刺部位的皮肤和“Y”型处,同时将留置针尾部软管固定在患儿透明贴周围的皮肤上,以方便对该部位的血管情况进行观察。肝素帽接头不需要进行固定。

1.2.3.2 防止脱管

在对患儿进行固定后,护理人员应给患儿家属讲解应注意的事项,作出脱管的防治措施,从而避免患儿哭闹会肢体活动过度等情况引发脱管[2]。嘱咐家长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1)在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导致穿刺失败的因素较多,如:患儿哭闹。(2)我院使用的留置针固定透明贴,规格为7 cm×6 cm。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其面积偏大,这种透明贴的应用,不仅会使得临床拔针的难度增大,还会影响其固定的效果,所以在实际应用时,我们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将透明贴的规格调整为了5 cm×4 cm,通过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固定效果。(3)为保障透明贴的粘贴效果,应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及在给予患儿碘伏消毒处理后,应及时对其进行酒精脱碘处理,从而使得透明贴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2 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患儿血管状况和操作人员的经验,是影响穿刺成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所选血管不能太细,应选择弹性好、平直的血管,为避免套管和针蕊粘连,穿刺前应将针蕊松动。

为防止脱落,在穿刺后针尾、头部可用长胶布进行固定,敷贴不能直接贴在患儿头发上。可用弹力绷带、棉布垫等对手背足部进行保护。

3 封 管

3.1 常规封管法

检查穿刺部位有无异常情况,确定没有异常情况时实施常规封管。主要是将肝素帽与生理盐水冲管进行连接,并关闭留置针开关。

3.2 正压封管法

在使用该方法进行封管时,首先应分离针头和肝素帽,将输液器的调节器进行关闭,然后将注射器注入到肝素帽内,并将留置针靠近“Y”接口端夹闭,最后拔掉针头。(1)正确的封管技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因此,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封管液。(2)注射器正压封管法,能够对局部血管起到冲洗作用,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加速患儿的恢复。

4 拔针方法

在对患儿进行拔针时,应尽可能减少对患儿的损伤,将针头拔出后,应及时用无菌棉球对静脉穿孔处进行按压,一般为3~5 min。护理人员在给患儿拔针时,应告知患儿家属正确的按压方法。

5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患儿中应用静脉留置针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还有助于患儿的快速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增强继续教育意识,抓住每一个细节,提高护理的工作质量。

[1]陶福芳.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8):1730.

[2]黄六英.静脉留置针肝未封管对血液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7,5:347.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2.9

B

ISSN.2096-2479.2016.09.113.02

猜你喜欢

针头套管小儿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