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

2016-04-03常晓波

关键词:心室优质心肌梗死

常晓波

(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心内科,山西 太原 030053)

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

常晓波

(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心内科,山西 太原 030053)

目的分析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时给予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的心室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优质护理;保守治疗

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会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病情严重的话,可直接导致死亡。该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引起医院的重视。而现临床上对于心律失常的急救药物也十分繁多,但对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来说,选择符合自身机体情况的药物以及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才是重中之重[1]。另一方面,临床上一部分患者由于自身机体等原因导致不能耐受开放性治疗,所以针对此类患者多采取保守治疗,而本文主要就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做研究,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保障其健康,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纳入标准:心功能≤Ⅲ级,心室率超过120次/分,通过心电图诊断为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排除心功能Ⅳ级患者、病窦综合征患者、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4±5.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6±4.9)岁。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心悸、头晕、呼吸急促、乏力、胸闷伴或不伴胸痛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其中包括:(1)检查护理:待患者心律平稳后在进行检查,避免因心脏波动异常造成冠状动脉成像错层或伪影。(2)心理护理:因多方面因素影响,患者情绪极其不稳定,对外界刺激也较往常敏感,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波动,及时与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向患者讲解相关检查以及治疗的意义、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及其他疾病史,无需过于紧张。告知患者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反应及相关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积极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现象,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在72 h内的各项指标。包括房颤转复率、护理效果、住院病死率,再梗死率。(2)采用三个等级标准。显效:治疗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并转变为窦性心律。有效:心房率下降,低于100次/min。同时,心率水平降低。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恶化。(3)采取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式方法,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该调查表共有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选项[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率情况

治疗前,观察组的心室率为(165±12)次/min,对照组(164±13)次/min。给予上述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室率(74±5)次/min,对照组的心室率(91±8)次/min。观察组的心室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4%。观察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25例,一般7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为94.1%;对照组满意18例,一般10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为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而现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药物种类及其繁多,而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在长期服药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3]。所以,在护理工作方面,就需采取有效的优质护理,结合患者的情况,才能保证其治疗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室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恢复窦性心律、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1]李玉琼,李雪娟,邓方利,等.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4-6,13.

[2]孙东晗,刘树军,娄 岩,等.优质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832-1834.

[3]杨树珍.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及预后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20-522.

本文编辑:孙春宇

High quality care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ffect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CHANG Xiao-b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orker General Hospital of Xishan Coal and electricity group, Shanxi Taiyuan 030053,China)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9.039.02

猜你喜欢

心室优质心肌梗死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