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研究

2016-03-31花苏梅

考试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花苏梅

摘 要: 小学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范围广,实现了较全面的综合。其中历史事件题材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中比重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事件题材的品德内容,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让很多老师感到困惑。作者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就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 历史事件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与价值

1.课程实施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德育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真正实现全面的综合。其中历史事件题材的教学在《品德与社会》中比重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翻看此类教材的时候,有一种出于被汹涌而来的历史所淹没,并沉浸在内心的或酸涩痛楚或激越自豪之中,却难以进行教学构想的迷茫境地。

2.师生共长的需要。

一些教师在师范教育阶段没有系统地学过历史,缺乏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教学技能。对学生而言,由于历史时代久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是相去甚远,学生光凭简单的认知,难以激发探究这些史实的愿望。

3.我们的思考。

“历史事件题材的品德内容,到底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根据现状,本课题研究小组及时组织了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并和学校品德与社会的相关老师开展研究。我们力争通过研究,使教师进一步读懂这类题材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探索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历史事件”内容的学习中,提高认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研究目标

根据上述理性思考和研究意向,设定如下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及实践,厘清小学品德课程中历史事件教学内容体系,研制成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历史事件教学策略,初步建立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体系。

2.通过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在历史事件学习中提高品德素养,进一步树立科学、正确的道德观念。

3.通过研究与实践,提高品德教师对历史事件有效教学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品德教学研究氛围。

三、有效教学策略

2011年版新课标在教学目标方面做了调整,把情感目标调整为第一目标,的确,品德教育,只有感动学生心灵,触动学生心弦的教育,才能真正形成真实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实现真正有效的“知情意行”的道德发展。因此,我们重点进行了历史事件教学中激发学生情感策略研究。

1.借熟悉事物引发回忆——生化情感。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出现的历史主题大多数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经历,从熟悉的事物、场景入手,让所呈现的内容触及学生内心,生化感动体验,实现价值目标。如执教《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教师没有停留在书上所介绍的知识,而是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春秋淹城遗址。春秋淹城独有的三成三河形制,那独一无二的独木舟,五花八门的清瓷器,都是学生所亲眼看到过、惊叹过的,离他们的生活较近,所以,学生情不自禁地赞叹:“我们的祖先真是太有智慧了!”由此可见,教师善于捕捉学生熟悉的人、事、物,将更好地架起生活与课程之间的桥梁,使学生产生感动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2.借助图片、视频触发震撼——催化情感。

很多历史事物是学生不熟悉、不了解的,只在课堂中凭着一星半点的资料了解,说着一知半解的看法,这样的交流仅仅只流于表面,并不能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如果将这些事件通过视频等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就必然会达到强烈的震撼效果,对促进内心体验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师执教《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时,播放了《南京!南京!》中的一个片段,日军进城后,对无辜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进行了长达六个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杀。当看到鬼子的刺刀无情地砍向手无寸铁的同胞,当看到无辜的百姓被机枪扫射,当看到小小的孩童倒在血泊中,学生的眼中充满了泪花。其实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何止一个南京大屠杀,他们在长达8年的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数不胜数。那段历史,让学生没齿难忘。学生必将化悲痛为力量,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

3.用具体数据激发认知——深化情感。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当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不够清楚的时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往往让学生心灵震撼。

执教《李奶奶身上的伤痕》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组数据:

12月15日,2000余中国军警人员被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

12月15日夜,9000余中国市民和官兵被屠杀。[9人逃出]

12月16日傍晚,5000余中国士兵、难民被押往中山码头江边,用机枪射死,抛尸江边。[数人幸免]

12月17日,3000余南京电厂工人和军民被枪杀、焚烧。

12月18日,57400中国被俘军人和难民,先用机枪扫射,再用刺刀乱戳,最后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骨骸扔入江中。

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有时候,数据可以借助图表的形式出现,也会给学生心灵带来震撼。如执教《鸦片的背后》时,学生通过柱形图,直观感受到了侵略者向中国贩卖的鸦片逐年急速增长,赚取了中国人数不清的黄金白银,让更多的中国人妻离子散,强烈的情感撞击着心灵。

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情感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历史事件题材的教学更应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在历史事件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能调动学生情感的氛围,挖掘学生的内心体验,唤起、强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使情理交融,促进品德内化。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析如何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