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电子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31王皑刘云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王皑,刘云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汽车电子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王皑,刘云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开放和共享型汽车电子技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实现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目的,能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本文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硬件环境、指导教师团队、实践教学体系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以学校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运行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公共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车电子;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Rractice and Ponderation of Construction of the Automotive Electronics Technology Production Training Base

WANG Ai,LIU Yun-fang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ChangSha410208, Hunan)

[Abstract]An open and shared production practice training base of the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a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high industry integrating degree, the clos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great social service ability, and can greatly enrich the teaching resources. Consider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 and the school, the hardware environment, the team of faculty advise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he social serving ability and so 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which depends on colleges and regards enterprise as the main body, and thus realiz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on training base.

[Key words]automotive electronics; training base; oper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引言

近10年来,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轨道交通等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为应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急需一大批能够维护、维修、管理、消化先进技术的汽车电子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建立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汽车电子技术生产性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是推动全省职业院校汽车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迫切需要。

一、实训基地建设原则与思路

(一)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汽车电子技术生产性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满足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所以首先要坚持统筹规划原则。要结合湖南省各区域板块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要有针对性。

第二要坚持校企共建的原则。要探索学校企业共同全程参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以学校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互通、文化互融、人员互聘、资源共享。

第三要坚持协同推进的原则。不但要抓住以实训基地设备、技术不断更新这个重点,同时要校企协同开展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统筹基地功能发挥,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益。

第四要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开放,接受行业企业指导,开展交流合作,承接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实训、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充分发挥基地使用效益。

(二)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以互惠互利作为校企合作的驱动力和基础,以对接湖南装备制造业、服务区域经济为出发点,以提升专业内涵、拓展专业服务能力为目标,加强与企业的协作,发挥企业设备、技术和管理优势,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采用学院提供场地和基础设施、企业投入生产设备的合作共建的方式,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将汽车电子技术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集“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基地,开展对行业和社会的技术服务,促进基地循环发展。

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体制机制建设

(一)依托学校,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

与著名企业合作,学院提供符合工业化生产的场地及配套设施,企业提供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按照现代企业车间建设标准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明确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师生实训等方面的责权利,校企共同制定生产经营、实训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契约”为保障的利益共享机制;并以企业产品为载体,校企共同开发项目,保证基地生产性实习实训产品或教学案例85%来源于真实生产(经营)项目。图1为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流程。

图1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流程

(二)依托管理委员会,构建“规范化和契约化”管理运行机制

校企共同成立汽车电子技术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下设管委会主任2人(校企双方各1人,负责校企协调、基地运行与管理决策工作)、生产部主任1人(由企业人员担任,负责业务承接、生产管理等工作)、实习实训部主任1人(由校方教师担任,负责实训教学、对外培训等工作)。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章程》、《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基地实训运行流程》、《基地文明安全生产规范》、《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等涉及到实训基地的教学、生产经营、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统筹和规范基地的运行和管理。

在管委会体制下,制订《基地人员定期换岗交流制度》,明确基地专任教师既是教学指导教师,也是基地生产、服务车间的技术员、生产一线的师傅、项目开发的主持人。企业技术员与一线的技师同时也是专业的兼职教师。按照企业运行机制,承接企业产品加工,对外开展维修服务,实行独立核算。引入市场机制,制订《实训基地生产效益分配细则》,明确基地的管理和生产人员的薪酬收入与实效挂钩,保障基地的生产效益,促进基地良性发展。

(三)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规范的实训教学管理模式

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按照企业标准对实训教学和师资培训项目进行质量评价,形成按项目、按模块的教学和培训标准,在管理办法上可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高职实训基地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照产品生产工艺和服务流程,合理制定适合基地运行特点的实训教学体系。合理有序地安排学生进入生产、服务工位,按照企业的生产要求管理学生实训过程,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深化指导教师团队培养与管理

实施重点培养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的梯队培养策略,确定专业带头人、指导教师分类培养的目标,改善师资来源结构,面向社会和企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制定和完善《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管理办法》、《指导教师引入、培训与管理办法》、《指导教师业务能力考核办法》、《兼职教师任职标准》和《兼职教师培训方案与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深化指导老师团队培养与管理。

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建立指导教师技能考核制度和应用技术研究导向机制,鼓励指导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实践,或以半脱产形式参与校企合作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或企业科研项目,鼓励指导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担任专业技术职务。

强化指导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完善指导教师考核标准,将师德师风建设指标量化,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构建科学实践教学体系

(一)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专业建设委员会,在企业专家指导下,根据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能力,结合职业资格认证要求,构建由专业基本技能、汽车维护技能、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和汽车电子产品维修等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科学制订各模块实习实训与培训实施方案,明确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形成分模块的训练与考核标准。根据职业技能形成的内在规律,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将各模块划分若干实习实训单元。每个单元根据中职和高职生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就业需求的实训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教学计划,形成各模块与各单元计划有机结合,单元计划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

(二)以典型产品为载体,科学组织实践教学

图2“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采取分层次、分阶段过关的递进方式进行安排,学生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形成以“基本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时间可以安排课程结束后集中几周进行,或在平时授课过程中穿插进行,一方面保证实训实验室利用率均衡,另一方面使得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提高实训效果。实践性教学以分组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实施以真实产(作)品为载体的实习实训和培训,全程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对实习实训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跟踪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实习实训成绩;引入或开发国家或行业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的标准,毕业生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的比例达到100%。

(三)利用现有网络平台资源,建设共享型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实训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湖南省职教新干线和学院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网络平台,联合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库、培训、考证资源库、技术服务资源库等实训资源库。动态更新专业实训大纲,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实训项目,编写校本教材,开发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培训包、鉴定题库,引入相关企业工程案例,以及共同开发的实训教材、实训课件、仿真实训软件、实训指导书、考核题库等专业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向社会开放,引导高职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学习者广泛应用,实现校校、校企共享。

五、共建共享,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向社会开展定制人才培训、应用技术服务推广、电路板制作等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主动为本地区同类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承接社会和企业员工岗位培训,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企业新进职工进行岗前培训,为企业在岗职工、高技能人才进行岗位培训、技术培训、职业资格和技术能力等级认证培训等基地制订鼓励措施,引导老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推广工作。

六、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

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实践,汽车电子技术生产性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实训的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大幅度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基地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居于先进水平。

(一)建成了配套优化、具有区域示范条件的实训基地

汽车电子专业的实习实训条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联合办学、职工培训、教师培养、实习教学、预就业等校企合作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与生产工作现场相一致的职业教育环境,吸引企业把实验场地、培训和技术服务中心建在基地,使基地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

(二)建成了“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汽车电子专业师资队伍合理,数量、水平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有一批基础理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人才库。

(三)促进了实训课程改革,提高专业技能培养

初步形成了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引进企业标准、企业项目或企业课程,形成以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和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代表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四)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基地的社会培训能力、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能力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形成在校学生3000人次/年,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与师资培训达1000人次/年以上,社会职业培训1500人次/年以上的培训能力。为湖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保障。

结语

汽车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只有建立校企“双赢”合作机制,实行“以学校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突出企业在实训基地运行中的主体地位,将企业的生产任务与实训任务对接,学生实训与实际工作对接,教师挂职锻炼与企业培训实践对接,不断寻求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促使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着力提升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水平和共享效率,最终实现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卫军.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07).

[2]陈玉华.在校企合作中建设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

[3]申屠江平.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09).

[作者简介]王皑(1972-),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技术。刘云芳(197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汽车电子技术。

[收稿日期]2015-10-21

[中图分类号]F713.36-4;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1-0080-04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