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胡同文化》为例谈“非典型散文”的教学

2016-03-31张文清

关键词:教学

张文清

摘 要:“非典型散文”缺少一般散文的一些典型特性。它们往往很难归类为何种散文,教师往往心里觉得这是好文章,却不知道如何入手,在教学中还存在着“生搬硬套”的现象。对这类散文的教学,教师宜以勾画法寻其筋骨,以批注法品其情趣。

关键词:“非典型散文”教学;勾画法;批注法

一、“典型散文”与“非典型散文”

首提“非典型散文”的是郑桂华老师,她在教学《想北平》时,针对该篇课文与常见散文的不同提出了这一概念。“非典型散文”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当前高中语文的散文教学很有价值。

“非典型散文”相对的自然是“典型散文”。所谓“典型散文”是指长期以来大家对散文形成的“共识”:通常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散文,通过“人、事、物、景”等来表达“情、志、理”,追求形散神聚,情真意切。对这类散文,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多共识,文章在写作手法、行文结构上有许许多多的共同特点,所以教师教、学生学都似乎有章可循。相较而言,“非典型散文”缺少以上这些典型的特性。它们往往很难归类为何种散文,教师往往心里觉得这是好文章,却不知道如何入手:“原来的阅读经历无法处理它,以前所掌握的文章图式、分析文章的规则,对它几乎都失去效用。”[1] 《胡同文化》《想北平》《五味》《街》等就是这类散文。它们在结构上往往没有规律可循,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往往杂糅,行文风格更是各具特色。所以无论是表情达意,还是谋篇布局,抑或是手法细节,都篇篇不同,作者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印记深深地渗透在这些好文章之中。

对这类散文的教学,很多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结构上将文章肢解得条清理晰,手法上将语段标示得一目了然。也有部分教师,自己对这类散文难以把握,又没有套路可以遵循,所以教学时一带而过,语焉不详,“以其昏昏,使其昭昭”必然不能。对于此类散文,如何发掘其教学价值,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们不可回避的命题。

二、“非典型散文”教学的方法

笔者也许是心有所好,也许是执拗而行,在多次重要公开课、比赛课中选择执教此类“非典型散文”。经过多次尝试和研讨,笔者以为,“非典型散文”的教学应在“无为”与“有为”上做文章。

“非典型散文”的教学似乎更适合“无为而治”。阅读和教学此类散文,不要故意寻找以前散文教学中的那些条条框框,不必一定要分清“形”有哪些特点,“神”又意在何处;不必将叙事、写景、抒情、说理分割得泾渭分明;不必一定要将象征、烘托、扬抑等手法标示得清清楚楚;不必……诸多不必,意思就是要跟着作者走,跟着文本转,作者随性而为也好,另辟蹊径也罢,以非典型的心态去面对非典型的文章,方能不生搬硬套,不把这些好文章教学得怪模怪样。

《胡同文化》这篇散文,很难于其中找到感人的胡同故事,也难寻所谓的胡同胜景,更无有关胡同的深刻哲理,有的就是那些随性的感受,看似信笔而至,实则返璞归真。没有生硬的介绍,有的却是随性的家常,所以情趣遍布文章的各个角落,细枝末节中韵味盎然。这样的灵性凸显的好文章,怎能采用程式化的教学?

但是,“无为”不是不作为,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每一篇文章的不同特性和学生学习这些散文的阅读惯性。只有这样,每一篇“非典型散文”才能教出特性,学出味道。在教学中,笔者以勾画法寻其筋骨,以批注法品其情趣,不先入为主,不死套框架,不硬寻手法,似乎更受学生的欢迎,也自觉教学效果更胜一筹。

(一)以勾画法寻其筋骨

时代不同,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不同。快速已经成为他们阅读的第一习惯,信息获取是他们阅读的首要目的。他们往往不喜欢系统理解文章,而是喜欢凭感觉碎片化地去理解文本。这种阅读取向当然不值得肯定,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但是,对于非典型散文,有时这样的阅读习惯反而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初读《胡同文化》,笔者感觉这篇文章没有逐层推进的内在逻辑,也没有明确的表达方式的变化,更没有什么卒章显志升华主题,有的是围绕胡同的点点滴滴感悟。这样的“非典型散文”恰恰与当前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契合点”,所以不妨用勾画法放手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地初读。

学生通过勾画,可能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写胡同,其中又蕴含了什么情思,但是肯定能感受到什么是胡同、胡同有什么特点、北京人有什么特点、北京市民文化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勾画,对学生整体感知文本来说可能不够细腻,但是有助于他们在文本的一个个片段中找到兴趣点。如关于胡同的取名,学生的兴奋点虽然可能比较分散,但是他们都会有自己津津乐道的感受。

(二)以批注法品其情趣

“非典型散文”的教学不应太追求体系和套路。事实上,大胆并“随性”地让学生徜徉在文章的“细枝末节”中不见得就是不好的事情,一粒粒闪光的芝麻能捡到、能品味,同样是成功的学习。

让学生抓住文章细微之处的情趣韵味,通过批注评点,体会其中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这看似随性的做法,其实非常有效。“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在这段文字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批注评点“那还有什么说的”“嘿”这两处。学生自己细细读,想象表演式的台词,写自己的体会,写文本的韵味,写文字的情趣,然后进行表演式的朗读,最后同学之间互评。教学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学生不但实现了对北京人易于满足的人文特点的感知,而且学生能沉浸到文字的魅力中去,作者写得有味道,学生也学得有味道。这也许本就是“非典型散文”的精髓所在。

在《胡同文化》一文中,值得批注评点的“芝麻”随处可见,如:“你往南边去一点”;“唤头”;“惊闺”;“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他们舍不得‘挪窝儿”;“处街坊”;“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滴几滴香油”;“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作‘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作‘过学生”;“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睡不着眯着”;“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等等。这些“芝麻”捡到了,品味了,获得了,学生就已经收获到“非典型散文”的妙处,何必一定要吃西瓜呢?

三、“非典型散文”教学的原则

“非典型散文”的教学,每一篇各有不同的教法和学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教法和学法,都有几条可供参考的原则。

(一)以“无为”实现“有为”

“非典型散文”的教学最怕教师过分地“有为”——有一套成熟的教学套路,从教学流程到教学方式,步步推进。这似乎水到渠成,实际上却会把好文章教成标准化的产品。“非典型散文”的教学要顺势而为,随性而为,抓住学生的特性,紧扣文本的特性,不紧不慢,娓娓道来。

(二)以“无法”突破“定法”

“教无定法”,面对“非典型散文”,我们更是没有定法。没有定法恰恰让教师在教学时彰显自我个性,同时也彰显“非典型散文”的文本个性。典型散文的教学经过名家、大家的示范、研讨,已经呈现出很多经典的教法和学法,普通教师在教学中也往往是简单模仿,而“非典型散文”正因为“无法”,反而让师生可以更好地追寻语文的本义。

(三)以“学法”引领“教法”

在“非典型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文本的个性,对学生阅读此类散文的学习个性关注较少。如果说在典型散文的教学中,学生跟着老师走的情况更明显,那么在“非典型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跟着学生走的需求更迫切。所以,教师要以学法引领教法,从细微处入手,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参考文献:

[1]郑桂华.从《想北平》的解读谈非典型散文的教学价值的开发[J].语文学习,2010(6):29.

猜你喜欢

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