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秋夜》看《野草》绘画美的特征

2016-03-31虞雅芬

关键词:野草枣树鲁迅

虞雅芬

鲁迅曾经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充分说明了他十分重视文学的艺术之美,其《野草》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散文诗的瑰宝,而《秋夜》就是这野草尖上那颗晶莹欲滴的露珠,感心,感目,也感耳。《野草》当然是“写心”之作,是鲁迅“心灵炼狱中熔铸的诗”,他自己也对朋友说过他的哲学都包含在《野草》里。《野草》是鲁迅最有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最具独创性的精神结晶。但《野草》的意义不仅于此,它的艺术之美同样出类拔萃、奇妙无比,尤其体现在感目的“形美”——绘画美上。

在文学的特性中,形象性是第一位的,但中国的传统文学历来讲究含蓄隽永的表达方式;并且文学的形象性毕竟还要透过文字、借助联想才能间接地传达出来,所以,文学的形象性与绘画、雕刻等显性的视觉艺术终究不同——绘画艺术可以通过构图、色彩、透视等原理,运用形体、线条、色彩、光影等各种手段在二维空间内直接反映现实、表达审美感受,具有诉诸视觉的直观性和现实性。然而,古今中外的文学家们在竭力追求文学形象性的时候,却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绘画雕刻等显性视觉艺术。他们尽力借用绘画上的构图学、色彩学、透视学等原理,来增强文学形象的鲜明性和情感思想的饱满性,尤其表现在诗歌艺术上,中外诗学理论均有把诗画看成姐妹艺术、诗画一体、诗画同源的说法,因为他们发现诗歌与绘画在审美感受的物质体现上是相通的,都与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动、联觉作用相关。因此,诗情画意统一的境界自古就为人们所推崇。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底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北宋张舜民则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无形诗”之说,两者在表达上可谓异曲同工。另外,不少古代优秀诗人,同时又是杰出画家,如王维诗画俱佳,情景交融,因此,苏轼评论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正是指出了王维诗歌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很多古代诗人的作品中读到别具绘画美的千古名句,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等。在这样的诗句中,鲜明直观的画面美感可以说是扑面而来。

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虽然对传统文化持否定的态度,创作了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他在古典文化方面的精深修养。同时,很多资料表明,鲁迅在美术上的涵养也是十分深厚,他为当时很多年轻作家的作品设计封面装帧,自己很多作品的装帧插图也都亲手“操刀”:既为自己的书刊设计封面,也为自己的文章绘制插图。这些我们从鲁迅所著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美术略论》等作品中可见一斑。鲁迅为自己散文集《朝花夕拾》画的“活无常”图,画面中的无常表情诙谐,举止活泼,“鬼趣”十足,这个来源于绍兴民间社戏中的“跳无常”形象,生活气息十分浓郁,足见鲁迅的绘画水平。中国传统审美取向的影响和自身精深的艺术修养就使鲁迅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绘画意象,这个特点也鲜明地反映在散文诗集《野草》之中,使作品拥有了更强烈的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但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帜的鲁迅,对当时严峻的现实有着清醒而沉痛的认识,因此,《野草》中所体现出来的绘画美就拥有了自身的特征,而不仅仅是一般的“诗中有画”了。

《野草》绘画美的重要特征之一:以构图的奇妙实现“写心”目的

鲁迅把丰富多彩的绘画意象与自己复杂纠结的内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哲理思考熔铸在一起。《秋夜》就显著地体现了这种绘画美的特征。作品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短短二十八字可谓先声夺人,把一幅秋日乡村萧瑟的画卷淡淡却又深刻地烙在了读者的脑海中。在这幅图画中,绘画构图法的妙趣和影视长镜头摄取景物的定格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感受。而把两株枣树分开勾画,在使画面有了一种空间距离感的同时,也加强了“诗中画”的视觉效果,更使人得到了一种超越视觉画面的听觉效果——我们似乎听到了作家对枣树顽强不屈精神的推崇与赞美,这就是作家通过绘画的构图法来“写心”的彰显。我们结合写作背景和鲁迅对《野草》的题辞,那两株孤零零而又在秋夜中顽强挺立的枣树正是作家对那些在孤独逆境中仍然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作家自己不屈人格、顽强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这里,鲁迅对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野草》绘画美的重要特征之二:用色彩的美感达到审美的移情效果

除妙心构图外,色彩的恰当运用也是绘画成功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青山绿水”“炎绯寒碧”等中国画中稳定的色彩意象同样在中国诗歌中留下了印迹,“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句,无不印证着绘画中的色彩意象。《野草》也不例外,作品既体现了鲁迅对自然色彩美的敏感捕捉,还把自然色彩的事物与人类意识深处的情感震颤、心灵幻象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意象表达,即用色彩的美感来达到审美的移情作用。在《野草·好的故事》中,鲁迅通过把水、天、物、人融为一体,在波光粼粼的闪烁迷离中,“画”出绚烂色彩,给读者带来画面色彩的美感。《秋夜》中丰富的色彩则与作家的内心情感的寄寓密切相关。“夜的天空,奇怪而高……非常之蓝”,它“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在鲁迅笔下,这个蓝天毫不可爱,它“空虚阴冷”,是人间生灵与美好事物的虐杀者,象征着现实社会中的黑暗暴虐势力,作者对它既憎恨又蔑视;在秋夜的寒气中“颜色冻得红惨惨地”还瑟缩地做着关于“春”的梦的小粉红花,是现实中深受强者蹂躏的弱者的象征,鲁迅对它寄予了深切的同情;“窘得发白”的月亮更像是现实中的怯懦者;而“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的小青虫,视死如归,投向光明,像是现实中的战士,寄托了鲁迅对光明与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雪》《风筝》等篇章中的自然色彩也无不寄寓着人的情感内涵,这种审美移情作用使绘画美通过社会主题的附丽而得到了升华。

《野草》绘画美的重要特征之三:以透视的层次营造语言的立体维度

透视学是一种在平面上营造空间感、立体感的方法及相关的科学,它通过表现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使原本平面的绘画获得纵深、立体的视觉效果。如何把透视的原理运用到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上面,使文学获得更强大的艺术表现力?深谙绘画艺术的鲁迅对物体的明暗、空间、形体极为敏感。他用中国画中的散点透视法,使作品的光影表现丰富多彩,用文字来创造奇妙的立体视觉世界。在《野草》中,鲁迅就以象征主义的手法、力透纸背的笔墨镂刻了各种形象,既生动立体、传神毕肖,又起到了浓缩社会生活画面、强化作品主题意境的作用。《秋夜》的画面是极有层次感的,化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方法,从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凸现了多个透视焦点,充分营造了语言的立体维度,生动传神:“奇怪而高”的天空,因为高远,也因为是夜而显得“非常之蓝”,它处在画面的最远端;中景是墙外的两株枣树,落尽了叶子,孤零零的却直刺天空和满月;近景是做春梦的小粉红花,前赴后继扑向光亮的小青虫等。同时,这幅自然界的秋景画又被鲁迅赋予了象征主义的深刻内涵,传递出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时代声音。当时的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面对军阀混战,国家分裂,鲁迅的内心是充满矛盾、痛苦和压抑的,但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使他绝不向黑暗低头,《秋夜》就是抗争的誓言。然而环境的制约使鲁迅只能用隐晦的象征主义笔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藏匿在聚焦的景物之中,其笔下的天空、星月、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都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景物本身,而是人格化了的社会现实。对这些具有象征意味形象的抒情,既创造了一种隐含哲理思考的意境,又收到了境外境、言外意、弦外音的艺术效果。

总之,《野草》能够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中的精品,与它独特的艺术之美分不开。美术以它潜在而微妙的方式强化了鲁迅作品的视觉审美效果,丰满了文本的哲理思想内涵,更体现了鲁迅在艺术上的创造性以及勇于继承和“拿来”的精神,值得人们不断学习。

猜你喜欢

野草枣树鲁迅
大枣树
小心野草
李建国:誓把“野草”变身致富草
鲁迅,好可爱一爹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我种了一棵野草
一束野草
鲁迅《自嘲》句
门前的枣树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