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活动性与语言切换

2016-03-31朱俏

关键词:媒介文本语言

朱俏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促成各种传播媒体应运而生,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积极迎对时代特性,语文教学实践正朝着更开放更包容更多元的方向变革。“跨媒介学习与交流”课“影像·红楼”就是新课改下一次有益而成功的教学示范,充分体现了“综合”“活动”“语文”的课堂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特征

这是“跨媒介学习与交流”任务群下的一堂课,从名称就可以看出这个任务群的教学突破了传统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范畴,带有强烈的时代性,把其他媒介的学习纳入了语文必修课中。从案例来看,教师选择的内容涉及《红楼梦》小说选段即文字媒介、影视剧影像媒介的学习,以及欣赏辨析这两种媒介的言语逻辑的差异的学习,第二课时还涉及剧本创作及现场导戏等学生活动,可以说既有媒介的学习,又有创作表演等实践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那么,如何合理安排这些丰富的内容就成了关键,我们来看看这一课的具体设计。

(一)教学文本的精妙切入

在“跨媒介学习与交流”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任务群中,我们的教学势必会涉及许多全新而陌生的媒介领域和专业术语,因此这堂课选择从一个学生相对熟悉的文本《林黛玉进贾府》切入,给学生搭了一个适当的平台,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外,教师还从影像这一媒介的特点出发,从小处着眼,“链接”两种媒介,寻找到了文字与镜头运行差别的切入点,可谓“小”而精妙。

(二)教学梯度的合理安排

在“跨媒介学习与交流”课堂上,学生要理解这些媒介的运行逻辑和话语形式,甚至还要来回比较穿插学习,难度自然很大,很有可能出现知识接受、运用缓慢的现象。教师用两节课的时间去教授和巩固“跨媒介”的新知识是得当合宜的。第一节讲堂课着重对影像媒介的“镜头选择”与“镜头拼接”及其与小说文本的区别进行充分学习和交流,第二节活动课则重点检验学生对于镜头语言的组织和运用。在活动课中,教师先让学生创作分镜头剧本再现场导戏,如此便给了学生一个从文字媒介向影像媒介跨越的阶梯,并在此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不同媒介运行的区别。这一分割让教师能较充分地展开教学内容,也给了学生一个由易而难的学习梯度,能较顺利地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跨越。

(三)文本与影像的“跨介”比照

教师设计了比照文本与镜头传递内容的差异、辨析同一文本内容不同导演镜头拼接(拼接时间和拼接对象)的差异两个活动。这两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任务里“跨”这个核心词汇。“跨媒介学习与交流”这个任务群不同于寻常学习中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而是强调将媒介本身作为学习的对象与内容,也意味着,这个教学不是单纯的媒介学习,还应该让学生对不同媒介的不同表现形式与话语方式进行体认及辨析。因此,教学过程必然涉及比较对照,而不是上一堂“影视欣赏”这类学习单一媒介的选修课。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影视的镜头语言、比较文字与影视这两种媒介,甚至涉及影视媒介内的对照,可以说既立足于语文学科的根基——语言文字,又牢牢抓住“跨媒介”这个教学核心。当然,如果能在“跨”字上再多做文章,在“跨出去”的同时还能及时“跨回来”,多几次比较,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课堂组织形式的活动性特征

案例中的讲堂课被设计成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构建知识、培养素养。课中,教师设计了三个活动:学会在一段影像中划分镜头;参照分镜头剧本,比较用镜头讲故事和小说用文字讲故事的区别;辨析同一文本内容不同导演镜头拼接方式的差异。这三个活动由浅入深,从活动目标出发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准确甄选。第一个活动让学生熟悉影视媒介的话语方式——镜头,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与分镜头剧本的不同,培养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第二个活动则反复强调“对照、比较”这类语言,让学生感知不同拼接方式下林黛玉形象的差异,从文本出发去辨析镜头语言的话语逻辑。第三个活动则指向镜头背后的导演,就像学习文本语言我们要观照背后的作者一样,阅读镜头语言也要尝试揣摩背后导演的意图。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活动任务的布置和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如果能更精细专业则会更好。

这种课堂组织形式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体现,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少教多学。这也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理念相吻合。它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则在课堂上起到组织引导作用,把更大的空间和更大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一点在第二堂活动课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这节活动课要求模仿前两个分镜头剧本,并根据评价表格小组合作将“宝黛初会(摔玉之前)”改编成分镜头剧本并现场导戏。从分镜头剧本的创作和现场导戏看,学生对上一节课中的“镜头选择”和“镜头拼接”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也尝试了组织运用。但总体而言,学生的创作大多还是被限定在文本的框架里,只做了文字句子的分段,没有进行取舍,更缺少自我对人物形象理解的融入,可见知识的内化还不够到位。因此教师在学生导戏时充分发挥了组织主导的作用,不断发问提醒。“这是一个什么镜头?”“那么摄像师干什么呢?”“好,空镜头。这是一个特写吗?”“小说这里有一大段描写黛玉形象的文字,你这个特写时间要多久?”,这些话语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控。这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影像的跨媒介学习”,因此教师反复提醒引导学生注意影视语言的运用,导演要有镜头感。语文课堂强调和重视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相应弱化教师的教,但是这个度在什么地方,教师应该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节课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给予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又能把控全局、因势利导,让整个教学环节主题突出、运行有序。

三、教学目标的“语文”特征

看了这课的设计也许会有“这还是语文课吗”的疑惑,但仔细分辨,我们可以看到整体设计依然遵循着语文课的本质,所追求的教学目的也是语文的。所不同的是,传统的语文课,我们把文字作为语言阅读的对象,而其实影像这一媒介也有它本身运行的语言形式,这就是镜头。因此,这堂课在设计时把影像媒介的镜头语言作为阅读对象,把文本语言与镜头语言的比较辨析作为教学核心,把对镜头语言的组织运用作为探索实践,背后的立足点都是语文。相信这样的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镜头语言的能力时,也会让他们反观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本质,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积累丰富的言语活动经验。

学习文本语言要观照背后的作者,阅读镜头语言的目的也是为了读懂背后导演的心思。每一种媒介的语言呈现都包蕴着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而我们语文课的一大诉求不就是试图让学生通过表面的言语形式进入到背后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他们对话与共鸣吗?因此,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恰恰非常“语文”。通过镜头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感知影像媒介所呈现的形象美(林黛玉形象)和导演传达的思想情感美,并且能对不同风格的镜头语言进行欣赏、鉴别和评价,这种追求就是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用言语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观念的能力。

当然,这堂课还因其教学任务的特殊性使得它拥有了比传统语文课堂更多元的特性,那就是对文化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包容性,相信这是未来语文课的方向。教学中学生在新、旧版本《红楼梦》片段的比较中表现出对旧版的偏爱,甚至不少听课教师也普遍有这种倾向。其实,两版《红楼梦》的电视再创作相隔20多年,此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两位导演的创作风格与意图受此影响与限制有着极大的不同。旧版更写实,力求还原小说的原貌;新版则有着导演更强的个人主观风格。这两种选择没有对错之分,更无须进行价值判断,不同认知倾向的背后就是一种文化观的体现。课堂里教师的表现就很好地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这种尊重——他帮助学生体会新版《红楼梦》导演如此拍摄人物背后的缘由(新版导演塑造一个略显傻乎乎的林黛玉的意图是什么?),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新媒介的评价才能更公允。在这个任务群的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多元文化的接纳者、实践者和创新者,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做到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这堂课把“跨媒介”的概念转变成具体的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语文课堂内容的边界,展现出新时代下语文教师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实践。同时,也兼顾“旧”传统,让学生在新媒介、新知识的探索畅游中不偏离“语文课”的本色,在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各项语文素养,做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并重。

猜你喜欢

媒介文本语言
语言是刀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书,最优雅的媒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