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字信息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创新

2016-03-30檀朝桂樊彩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媒介思想政治教育

檀朝桂 樊彩艳

摘要:当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瓶颈时期,内容落后,教育方式落伍,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辅助课程不受老师和学校的关注。提高在校研究生的认知能力,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生活学习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改革创新势在必得。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积极创新,使得网络优势更好融入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充实现有内容,改变固有模式,跟随时代潮流,让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媒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阶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39-02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研究生规模呈几何式膨胀,自2000年研究生招生数额首次突破10万之后,这个数字就不可抑制的呈现急速上升势头。据中国统计年鉴表明,截止到201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额达到538177人,短短十年内翻了两番;与此同时相对应的研究生毕业数额同样逐年大幅度增加,2000年这个数字为58767,十年之后此数字高达383600,两者相差七倍之多。如此庞大的就业数额本身给社会就业就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然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国家已经对外宣布我国经济正式进入“寒冬期”,且这个时期预期维持5~10年。双重打击之下的直接后果在于研究生是“香饽饽”的状况已一去不复返,有人形象表述现在的研究生已开始沦为“白菜价”。研究生如何在如此惨淡的就业现实面前杀出一条“血路”,在与本科生甚至各类人群的竞争之中占据绝对主导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纵观现实,除了扎实亮眼的学术功底之外,“情商”的高低愈来愈受到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跨国集团的重视。关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外教育中比较成熟且现在看来地位越发重要。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放眼现今中国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并未受到重视,除了研究生自身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漠视之外,学校也往往是作为辅助课程来完成,且教育形式十分落后,对现代媒体在研究生教育中的认识作用不足,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研究生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要想改变此类现状,跟随潮流,改革创新已迫在眉睫。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仅造福于人们日常生活,对于教育的创新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也能发挥显著的成效。它的传播广、更新快、形式多、地域不受限制,都可以作为改革的动力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

一、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况与新问题

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起步较早,社会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有“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这样的体系教育。然而刚刚起步的研究生教育在“文革”期间戛然而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重新审视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问题。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中层次较高的人群,思想与能力上相较于其他学生群体更为突出与理性,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消化为己用趋于成熟,因此,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对于当代研究生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对于其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有着更为突显的意义。但是即使我们当前实施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仍能看出教学方式的落伍。

(一)学校方面,缺乏重视,形式落伍,内容贫乏

对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显著成效,学校首先得提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研究生课程的必修部分做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然而,现实状况是,各高校并未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许多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认识不够重视,归纳起来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将研究生教育等同于本科生教育,依旧实施本科生教育模式;二是极少干预,认为其思想观念已经成熟,抱着“多说不宜”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三是不再采用系统化的教育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下放到各个学院、各个班级,由各个独立群体自行完成。这样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变为辅助性教程,参杂在其他课程内容之中。因此,容易出现教学老师应付式的完成任务,甚至是一笔带过,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处于“弱势”的尴尬。同时,由于学校以及教课教师的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呈现单一化、模式化、固定化,内容不能与时俱进,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缺乏明确的主线,依然是以过去老一代教育内容为主导,新意匮乏;教育方式依旧延续“填鸭式”、强制式教育,对于现在媒体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以灌输性教育为主导,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理论到实践的中间过程,空洞说教、抽象理论成为压抑其发展的两大“顽疾”。且由于研究生人数的逐年扩大,研究生思想政治老师更加面临以一对百的尴尬局面,直接接触、当面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小,进行思想引导的机会也愈来愈少。

(二) 学生方面,研究生来源广,压力增加,参与度不高

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生源来源较为多样化,不管从年龄跨度,还是成分性质、社会经历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感,各类地域、民族、文化相互参杂,其思考方式、思维能力、价值观念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从知识阅历来看,大多数研究生的思维方式、思考能力都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同时也形成了自我的是非观念,因而以往的本科式说教已经对其不再适合。当今研究生面临的各类压力逐年递增,繁重的课业压力、昏暗的就业前景以及即将面对的生活重担蜂拥而至。有权威资料显示,当今研究生心理负担已远远高于以往,他们容易对未来迷惘、对生活学习缺乏动力,没有未来目标,伴随而来的是各式心理问题频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其人格的修整能发挥良性功效;与此同时,研究生处于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良好的思想素养对于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发展自我锦上添花。同样,自漫长学习阶段以来,枯燥的板书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直占据主导位置,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与热情感不高,难以做到从思想认识上得以重视,往往会出现在思想政治报告中精神恍惚、晚到早退,甚至怨声载道的情形,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一直在一种负面情绪中进行。

二、与时俱进,创新思维,数字时代带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革命”

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网络媒介的诞生真正出现了“没有看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局面,各类信息都融入于此。因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潮流”,大刀阔斧进行创新改革,多方位、深层次、宽领域调动各方资源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革命”。

(一)搭建多方平台,实现无缝接交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要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需清晰认知网络优势:首先,网络可以将地球名副其实变为“地球村”,使得地域差异性得以消除,文化界限、历史、政治差异也能通过其了解一二,从而有效避免认知盲区的出现;其次网络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可以及时追踪最新信息,跟踪预览,把握时政趋向,了解实时动态,达到信息的无时差;再次网络内容丰富齐全,形式多样,既可使用PPT之类传统模板,更可利用动态影像、音乐图片穿插其中将所要表述的内容最佳状态呈现,达到最优效果。所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摆脱传统思维方式,有选择的利用自身资源,搭建多方平台,疏通交流渠道,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落于实处,达到无隔阂式交流。

1.创造内部网络交流舞台,达到实时沟通。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以人群或者地域为划分依据,在各类场所都有所应用。各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可依托学校资源,创建内部网络交流平台,如内部网络在线、QQ群等,研究生们可通过网络畅所欲言思,向各群提出疑问建议。思想政治教师则分时段分批次专门在线及时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做出正确引导,发表正面观点或是有益影片图片等,让思想政治教育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同时还可梳理统计哪类议题是同学们目前最为关注或最用心的话题,因材施教,在之后的教学中实时增加此种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增强实践意识,构建实习基地。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落脚于实践,理论只有运用于实际情况方可得知优劣。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与外部企事业单位的交流频率,构建实习基地,从而真正让思想政治归于实际。可多给研究生实习参观的机会,不仅能让他们了解整个公司的运营策划,夯实其理论基础,更能感受到实际生活之中品格修养的重要性,了解职场之中沟通交流的方式,感知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思想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二)开发创意软件,提高趣味性

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已经处于“自由”状态,集中说教已经不再适合,因此我们应该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前提,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开发多种类型创新软件,通过各类有新意的方法吸引学生目光,增加学生趣味性,提高参与度,改变以往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印象,寓教于乐。这点我们可以参考最近十分火的APP——“天朝教育委员会”,这款软件开发模式就是考察人们对于各类生活常识的积累,新式新颖,在答题过程中可不知不觉积累各类知识,可谓学习玩乐两不误。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除旧迎新是当务之急。要改变固有思维,跟随时代趋势,发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信息产物,以网络信息为平台,以声、形、动为依托,创新模式,充实内容,与时俱进,让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多样化、趣味化,使之成为常态化,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与研究生生活、学习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马昌礼.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教育谋略[J].实务研谈,2012.

[2]张瑞霞,付振书,倪才培,彭云龙,艾仕云.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

[3]范德权.当代研究生思想教育模式探讨[J].集体经济,2010.

[4]屈晓婷,高艳,秦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思想教育现状研[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

猜你喜欢

网络媒介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内蒙古C市为例
城市老年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媒介批评发展概述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国报业经营的网络媒介拓展策略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