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与教育 责任与意识——谈如何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2016-03-29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陈兴宜

成才 2016年3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教育

■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 陈兴宜



安全与教育责任与意识——谈如何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陈兴宜

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往往是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才引起方方面面的足够认识。学生在校学习固然以学科知识为主,而每每在事故突发之时,才发现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如此贫乏。

生命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如何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我觉得可以从学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寻求突破。

学校层面:

1.法规宣讲。学校承担教育职责,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防范于未然是职责所在,更是有效途径。从新生入校到新学期预备周到放假前,遵循事故发生的季节性和阶段性,把握教育契机组织学生对《学生守则》、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可以利用升旗仪式就一周来的违纪现象或突发事件做及时通报和处理、可以利用开学典礼就本学期学生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和期望、可以利用散学式对假期学生角色变换成公民进行警示和提醒等等。利用集会时间开展法规宣讲,既能够统一思想促成共识,又能够产生相互提醒监督的效果。

2.案例分析。在理论宣讲的基础上,鲜活的案例更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困惑,比如何谓侵犯,如何自保,怎样逃生,在诸多常见和熟悉的典型案例中,学生可以迅速找到类似场景产生共鸣,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学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多关注社会新闻,从中收集案例并总结应对办法,才能传授给学生以增强孩子防范意识和维权意识。当前学生遭遇性侵和暴力伤害等都不容忽视,通过与他们一同分析罪犯的作案动机和惯用手法,可以增强警惕性和应变能力。更不用说在突发恶劣环境下,通过就近寻找安全庇护位置和简易防烟防毒处理来保护自己和挽救他人是何等重要。

3.氛围警示。在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段和时段,学校要根据季节和年龄特点,利用学校德育阵地,比如橱窗、墙报、公示牌等位置开设专栏,图文并茂开展安全教育,同时也可以利用横幅、警示牌和电子屏等展示警示标语,起到提醒和威慑作用。比如开学前和学期末,可以“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学生”为主题布置橱窗和墙报;中高考前夕可以“珍惜生命关注心理健康”提醒学生注意焦虑调节和情绪控制;禁毒日前后可以“拒绝毒品从你我做起”为主题开展黑板报或手抄报评比之类。氛围警示不能一蹴而就,其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尊重规律,坚持下来就一定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利用班会、校本课程开设人民防空、交通法规、安全条例等知识的讲授,汇聚学校教师集体智慧创设趣味游戏、知识竞赛、征文、手抄报等活动提高教学有效和实用,也可以邀请知名家长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分享心得与经验,通过课程设置达到安全教育规范落实的作用。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把心理健康知识和人民防空知识间周安排一节,落实到班级课表当中,要保证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和民防知识教育教师的课时和教程,采取大课与小课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5.考核机制。安全责任要与学校和教师绩效考核挂钩,安全意识和能力要纳入优秀学生评选的重要内容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这种跟各自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引起足够重视和广泛实施。安全教育需要一个长期过程才能转化为内涵品格,而机制是保障这一过程的强有力手段。

社会层面:

1.专业指导。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的补充,辖区内的民防指挥部、派出所、交警队、消防中队等职能部门都能够为学校安全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和标准示范。学校可以聘请相关人员担任学生安全教育的辅导员,定期来校开展培训活动,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样,诸如邀请消防和民防部门现场指导学生在模拟灾害环境下如何逃生,邀请公安干警和部队学员来校传授学生自保抗敌的格斗技能,邀请交通民警讲解交通灯和交通标示的辨识等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和切身体验。

2.区域联动。学校要加强与周边街道和社区的联系,尤其是在寒暑假前夕,一定要通过与社区的紧密配合,实现学校和社区的无缝对接,促进社区担负起对辖区学生居民的监管职责。平时也可加强街道或社区的安保联动,在开学前、放假前,包括上学放学等特定时段,加强周边巡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就需要学校与社区保持良好沟通和长期联系,可以互派青少年帮教辅导员,经常开展工作增强熟悉度,便于掌握学生成长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援助和引导工作。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关注,更能帮助学生有效抵制校园内外的不良侵害。

3.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一生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实际要比学校教育更加有效和实用,而这往往是被大众忽视和回避的话题。学校需要通过学校网站和发放《告家长书》;教师需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班级空间或QQ群,共同来加强校方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唤醒学生家长的职责意识,指导家长开展生活中安全教育,监督落实安全教育效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构建“天罗地网”。学校可以设定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到校参观交流,参与巡视监考等工作,也可以借用班会时间,开展家长百科讲坛活动,还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微信公众号,利用便捷的网络优势,让家校合作无时无处不在。

另外在学校加强教师管理的前提下,大胆落实体育课教学、积极开展适度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只有在正确指导下开展室外活动,才能增强体质获得能力提升,否则在“安全”的伪保护伞下,学生将保存完美身躯而失去生命的颜色。

愿在学生安全教育的前进道路上,有你我并肩同行的身影。

责任编辑成弘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