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创新创业教育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2016-03-29郭双建王圣祥

滁州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大学专业

郭双建,王圣祥



从创新创业教育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郭双建,王圣祥

本文分析了高等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这种挑战,教师应该主动应对,结合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需要完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根据专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切实推进研究式教学法的实施。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数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法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创新创业这一新的教育概念,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道路。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而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了全体学生都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此重大背景下,全社会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潮,也加速了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革新。

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科课程体系中,大学数学课程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中被定位为专业基础课或者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以及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大学数学课程的系统学习,具备应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相应专业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最新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与大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推进大学数学教育改革,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大学数学教育的新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实现自我全面发展,同时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向内涵式发展的健康转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1 大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从认知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是认知过程的本质和核心,教师的“教”至多是促进“学”的一种外部因素。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必须以考试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绝对的核心地位,也就是教师中心论。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数学兴趣的提高和数学素质的培养,更不利于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抽象,教学课时偏少

与初等数学相比,大学数学课程的理论性更强,内容更难理解。大量抽象的数学符号的出现,逻辑语言的应用,比如高等数学描述极限概念的ε-δ语言、线性代数中的秩的概念、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假设检验理论等,学生在短期内很难适应。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数学课程课时量的大幅削减,为了系统地讲授相关知识点,教师不能像中学教师那样反复的讲解,学生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不断的演练,只能是教师不停的讲课甚至是赶课。如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会逐渐降低,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

1.3 教学大纲与专业需求差距巨大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大学数学课程分为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科数学等类型,每一个专业大类下面又细分成很多不同的专业,在实际中不同专业对大学数学课程的需求差异很大,即使是同一大类的不同专业也不尽相同,由于课时的限制加上大多数教师知识结构时较单一,很难实现一个专业一套大纲的现实,这样或多或少会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造成影响,不利于他们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1.4 数学实验比重偏少,考核方式单一

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数学实验引入数学课堂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因为由于大学数学课程课时总量的减少,教师在讲授理论时往往都是赶着进度上,很多院校不开设数学实验或者象征性的安排1-2次课,效果出不来,结果是学生只会一些基本的运算,比如计算导数、积分、线性方程组的解、概率与方差等等,这也导致教师在考核学生数学水平的时候只能是试卷为主的评定方式,单调枯燥且误导学生认为学习大学数学就是为了期末考试为了拿学分,完全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相违背。

2 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措施

2.1 切实推进研究式教学方法

大学数学研究式教学法[1-3]就是教师科学的引导学生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增加学生理论课堂的主动性,激发实践课堂的数学兴趣。研究式教学法要求从单向的知识传授模式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在讲解理论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数学概念中蕴含的思想和方法,不需要给出海量练习占用授课时间,讲清楚概念的提出背景和应用范围;在实践课堂,教师需要营造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充分介入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进而分解得到的数学问题并求解撰写成文,最后教师再结合整个过程与学生交流,切实增加学生对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体验。

2.2 进一步完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

大学数学理论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机械电子大类会加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数学实践课程包括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包括Matlab,Spss等软件的使用)以及大学生数学创新活动等;大学数学专项实践课程包括学科竞赛(全国大学数学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与数学讲座等数学素质拓展类课程。为了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要逐步加强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2.3 根据专业需求设置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

不同大类不同专业对大学数学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4-5],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根据专业属性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课程的实际价值。比如说在经济学专业讲解导数概念可以通过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和总成本函数引入,通过原经济函数的概念来引入定积分的概念,在生物食品类专业通过细菌的瞬时增长率引入导数的概念,在化工专业通过化学反应的瞬时速度引入导数的概念,等等。

2.4 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研究式教学法的实施、大学数学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与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无缝对接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这就需要大学数学教师不仅熟悉大学数学课程内容,更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专业课程,这些课程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新的教学方法,结合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1] 余达锦,杨淑玲.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4): 122-129.

[2] 张德江.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6(5):10-11, 14.

[3] 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 .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6-79.

[4] 刘艳,闫国栋,孟威,权宇彤,逯家辉,滕利荣,孟庆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35-37.

[5] 张伟峰,刘丹,张昕,李泽华. 基于专业导向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16(1): 93-95.

责任编辑:刘海涛

G642.0

A

1673-1794(2016)05-0119-02

郭双建,贵州财经大学数统学院副教授,博士(贵阳 550025);王圣祥,滁州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安徽 滁州 239000)。

安徽省级教学团队(2014jxtd040);省级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2015ckjh098);省级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项目(2015zytz065)

2016-08-10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大学专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大学》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