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2016-03-28汤洋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敖鲁鄂温克族古雅

汤洋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8)

□历史研究

论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汤洋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遗产,只有民族文化存活,民族才会存在。鄂温克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3项。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存在面临失传等突出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一、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遗产,只有民族文化存活,民族才会存在。我们对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发展,能为民族的文化事业发展繁荣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数量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共有30 875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根河市、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市等地,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历史上的迁徙而造成居住地分散,鄂温克族人口虽少,但分布较广。鄂温克族崇尚万物有灵,以熊为图腾,盛行对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独特的民俗礼仪、民族工艺、神话传说、歌舞、绘画等民族、民俗文化。鄂温克族不仅具有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而且在民族特色文化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做好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能够加快鄂温克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鄂温克族地区资源开发和提高鄂温克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能带动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促进鄂温克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

(一)鄂温克民俗文化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驯鹿习俗”。驯鹿通身都是宝,鹿骨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鹿茸、鹿尾、鹿鞭、鹿筋、鹿心、鹿胎膏、鹿血,都是名贵的补药。驯鹿是猎民必不可少的交通驮运工具,被誉为“林海之舟”。驯鹿在林中不需要搭棚圈,它们夜晚出去觅食,猎民们要它们回来时,就会叩击树木。因怕蚊虫叮咬,它们有时也会顺着猎民点围拢的浓烟自己跑回来。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现已拥有1 200多头驯鹿,9个猎民点遍布林海,驯鹿习俗的基本形态保存完好。独特的民俗民风,厚重的驯鹿文化支撑着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研究北方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瑟宾节”。这是鄂温克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瑟宾”一词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传统的瑟宾节的内容主要包括祭祀、歌舞、竞技、娱乐、捕猎采摘、风情野餐、篝火晚会等几大部分。瑟宾节的吉祥物是驯鹿,节日主题歌是《彩虹》。瑟宾节是鄂温克民族标志性的复合文化符号,涵盖了原始信仰、社会历史、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众多渔猎民族信息,也因此成为鄂温克族民俗文化与民族精神之集大成,是鄂温克人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活态见证。

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撮罗子”。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撮罗子是用25-30根落叶松杆搭建起来的高约3m、直径约4m的圆锥形窝棚,里边架有火塘,可烧茶做饭或取暖,地上铺有兽皮,供人们休息或睡眠。在搭建的时候,每根杆都要去皮,一头尖。撮罗子有大有小,小的可以睡4-5人,大的可以睡7-8人。它既是民族历史发展的印证,又是中国美术最直观的文化样本,不仅有审美价值、地域特色,而且还折射出当时的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和人文精神。

4.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婚礼”。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的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和一夫一妻制,但是也保留了“夫兄弟婚”“妻姐妹婚”的传统。整个婚礼过程大致分为求婚、订婚、结婚和婚礼4项内容。它所产生的民俗礼仪,蕴含着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二)鄂温克传统技艺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桦树皮制作技艺”。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以桦树皮为材料制作的生活器皿种类繁多、样式独特,形状各异、大小不一,观之洁净、古朴、典雅,而且具有轻便、防水、防潮、不怕磕碰、不易破碎、耐用等特点。大的如桦树皮船、撮罗子、鹿鞍子、摇车,小的如桦树皮盒、桦树皮篓、桦树皮筒、针线包、碗、盆、箱、撮子、火柴盒、烟盒等。桦树皮制品利用桦树皮的天然纹理,经过剥、蒸、压、削、刻等数10道工序完成,外表还配有以鹿角纹为主的装饰纹样,雕以自然界、生活场景的纹饰,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因此还被誉为“桦树皮文化之乡”。桦树皮制品不仅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最直观的民族文化样本。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鹿哨制作技艺”。鹿哨是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狩猎必备之物,鹿哨制作工艺也称“阿来温”制作工艺,是鄂温克猎民在长期的狩猎生活和实践中发明的。鹿哨制作工艺非常考究,选择制作鹿哨的材料在硬度、细度、形状等方面要求非常严格,经过剥皮、晾晒、烘烤、加工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外形美观,制作工艺精湛。

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口弦琴制作技艺”。鄂温克猎民称口弦琴为“崩尤克”,制作时,先将选好的熟铁反复打磨,做成椭圆形,然后将簧片嵌入其中。口弦琴的型号有大有小,型号越大,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越浑厚,反之则声音高亢。吹奏时,把琴放在唇内前上下牙齿的中间,左手执器,右手拨弹,靠口腔和唇的开合,借助口风以及呼吸的强弱发出震颤的声调。这种口弦琴对研究游猎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民间工艺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4.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熟皮子技艺”。熟皮子技艺工艺流程细致、复杂。首先用手工割去鹿蹄、耳、唇、尾等不需要的组织,削去鹿皮上的残肉和脂肪,然后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血液等脏物,在刮残肉时为了防止刮伤皮板,用力不能过猛。鲜皮清理完以后,将其肉面向外挂在通风处或弱光下干燥,并经常翻动,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时,再将其垛起来,上面用木板或重物压平,使其平整,然后再继续晾晒,直到干透。揉皮时,将生皮涂以捣烂的鹿肝或动物的脑浆,使其发酵后,将皮子顶在膝盖或放在垫物上,用特制的工具反复揉皮,直至揉软为止。最后,将熟制好的皮张按需要保存,将根据生活需要用鹿筋线缝制成各种生活用品。

5.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欧鬲柱(柳条包)营造技艺”。欧鬲柱是鄂温克人创造的随时可以拆搭的房子的一种,鄂温克人至今仍沿袭保留了住柳条包(欧鬲柱)的习俗。柳条包的材料包括天窗、顶杆、地杆、芦苇帘、柳条帘、苇帘、上盖、马尾线、马尾绳、门。然后将这些材料组合、拼接、竖立欧鬲柱,做鄂温克牧包的材料需要用近半年的时间做准备,而搭建牧包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如果两个人只需大概一小时就可完成。鄂温克牧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理想的居住形式。牧包是游牧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三)传统体育与竞技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抢枢’”。“抢枢”已经成为鄂温克自治旗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抢枢”是双方运动员在藏枢区、前锋区、中锋区、后卫区、车轮区内以合理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依次接力完成寻枢、传枢、接枢、持枢击轮。完成5个阶段比赛为一局,以得分多者为胜,是具有激烈对抗性的鄂温克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这项古老的体育项目已经形成了有固定比赛场地、器材、比赛方法及规则程序的健康文明的民族体育竞技比赛项目。目前鄂温克自治旗鄂温克中学已经成为国家非遗项目——“抢枢”培训基地,这项运动已经被列入呼伦贝尔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正在进行推广普及。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民族传统体育智力游戏‘围鹿棋’”。围鹿棋(鄂温克语呼莫哈奥克特)是鄂温克人在围鹿狩猎实践过程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它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深受鄂温克人和其他兄弟民族所喜爱。围鹿棋的棋盘、棋子、比赛形式新颖独特,棋法自然合理,招法变化多,技巧性和趣味性强,不受时间、季节、场地及年龄、性别的限制,随时可在田间、地头、教室、操场上进行娱乐比赛,是适合推广普及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智力游戏。

(四)口头文化遗产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叙事民歌”。民歌,是鄂温克人表达精神世界的载体,也是传播人生哲理的教科书。长期以来,鄂温克人与森林、草原和群兽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密和谐的关系,并且以敏锐的洞察力把自然界的活动当作题材,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创作并保留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长篇叙事民歌《母鹿之歌》。《母鹿之歌》是鄂温克族传统民间歌曲,又名《狍子之歌》,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原生态长篇叙事民歌,也是充分体现了人类最为原始环保意识的经典之作。它在鄂温克人居住地和其他兄弟民族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地位,是古老狩猎文明遗存的精华。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民间故事”。鄂温克族由于没有文字,鄂温克民间故事长期以来是由本民族的长者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续下来的。据《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各民族》一书中记载,鄂温克人的人类学特征应追溯到贝加尔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在鄂温克民族中老少耳熟能详的故事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彩虹的来历”,这些口头叙事,对于研究鄂温克民族的历史、文化、考察鄂温克民族文化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神话和传统音乐”。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神话和传统音乐是森林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早期文化的化石。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神话记录了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民族的经济生活、习俗信仰等,为研究民族的发展历史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参考,有可靠的原始文化史价值,也是敖鲁古雅鄂温克狩猎民族意愿的历史表达,是研究古代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重要的史料。鄂温克族传统音乐优美动听,具有紧贴生活、主题明确、感情真挚等特点。歌词讲究押头韵,音乐音调单纯,歌词篇幅短小、通俗易懂,歌咏起来朗朗上口,歌与诗、舞浑然一体,内容涉及生产劳动、社会交往、爱情婚姻等方面。民族礼俗也是歌曲内容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

(五)传统医药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传统医药”。鄂温克传统医药是中华医药库中的瑰宝,归心草、肝复灵的开发利用,在我国中医学药界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为了生存,不断同各种疾病做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在大兴安岭深山密林中生长的160余种植物中能够入药的多达80余种。归心草主治心脏病,肝复灵主治脾胃失调,另外还有能够泡制加工和应用的动物药材鹿胎、鹿茸、鹿心血、鹿尾和鹿鞭等。

(六)民间舞蹈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萨满舞”。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信奉萨满教。萨满舞是萨满在祈神、祭祀、驱邪、治病等活动中表演的舞,俗称“跳大神”,它是原始狩猎、渔猎生活和图腾崇拜的产物。萨满在狩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狩猎之前,萨满通过萨满舞祈祷神灵赋予猎人以神力或者为猎人指明狩猎方向来帮助猎民狩猎。萨满舞的表演形式一般分为祝祷、请神、神附体、送神等部分。萨满舞的基本特点为手击皮鼓(即抓鼓),腰部的甩劲不大,步伐多为走步、回旋和蹦跳几种。跳舞时,边击鼓边念唱祷词或咒词,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温克民间舞蹈‘阿罕拜’”。“阿罕拜”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舞蹈,他们在每逢节庆、丰收日或宴请客人时载歌载舞。“阿罕拜”是妇女们所喜爱的自娱性舞蹈,没有音乐伴奏,无词、无曲,以呼号为节,但有节奏的伴舞呼声已起到了音乐和歌词的作用。“阿罕拜”的舞步独特,刚健有力、节奏感很强,特点是即景生情、即景填词,节奏悠扬,旋律奔放,令人意兴气扬、心弦激越。民间舞蹈“阿罕拜”还多次参加全国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并获得观众好评,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取得的成绩

1.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收集、采录和保护鄂温克族文化艺术,已经成为省市各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自治旗政府成立了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旗人民政府分管副旗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旗文体广电局,并在文化馆内部成立了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指定专人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旗、苏木乡镇(街道)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平台已普遍搭建,有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有民间和社会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有鄂温克民俗手工艺品文化展示中心(鄂温克旗孵化基地等)。在非遗传承发展工作中黑龙江省讷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协同兴旺鄂温克民族乡政府,研究出台并向国家文化部非遗司提交了5年保护规划和年度计划,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保护方案和具体措施。在黑龙江省讷河市非遗中心的具体指导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温克族瑟宾节”的保护传承进入了良性的常态化推进阶段。在兴旺鄂温克民族乡中心学校挂牌设立了中心传习所,并建立了青少年抢枢、舞蹈培训基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担任辅导老师,义务培训传习相关内容。在百路和索伦两个民族村还成立了文艺队、抢枢队等非遗保护团队,这些业余团队自费购置服装、器材,自发开展传习传播活动。自治区还成立了“兴旺鄂温克瑟宾节保护传承理事会”这一民间保护组织,通过民间运作方式,保持长效机制,进行瑟宾节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同时,在建设遗产数据库的前提下,进行深度整理,撰写出学术资料十多万字,论文、调研报告多篇。

2.目前,鄂温克族共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3项,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项。鄂温克族瑟宾节、鄂温克族桦树皮工艺、鄂温克驯鹿习俗、鄂温克族萨满舞、鄂温克围鹿棋、鄂温克族巴彦胡硕敖包祭祀、鄂温克民间故事等项目都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鄂温克鹿棋”已经被纳入鄂温克自治旗中小学校乡土教材和鄂温克族瑟宾节、那达慕的传统比赛项目。在鄂温克族聚居地辉苏木和鄂温克中学建了两处培训基地。巴彦胡硕敖包祭祀已成为每年瑟宾节的重要祭祀活动,现保护良好。鄂温克民间故事在注重非遗项目申报和传承保护的同时还切实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鄂温克族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46人,其中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7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3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如敖鲁古雅乡一些年轻猎民在制作桦皮盒、桦皮画、毛皮装饰品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其中制作的桦树皮手工艺品有首饰盒、桦皮篓、背包、烟盒、桦皮包、猎刀盒、鹿胎膏盒、鹿心血盒、鹿鞭盒、茶具垫等多个品种。他们利用自身工艺美术的知识优势,吸收民族手工艺技法之长,大胆创新,创作了桦树皮名片、书籍封皮、请帖等,既拓宽了传统桦树皮制品的表现题材,也丰富了包装的材料,他们加工制作的现代桦树皮制品行销各地,很受欢迎。

3.加大民族文物收集整理保护工作。省市及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民族文物的收集整理保护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建成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狩猎博物馆、鄂温克自治旗的鄂温克博物馆、阿荣旗鄂温克民族民俗博物馆等多个鄂温克族博物馆。如1995年敖乡猎民定居30周年之际,根河市在敖鲁古雅乡原址兴建了面积200余平方米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狩猎博物馆,敖乡民族文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2003年敖乡生态移民后,根河市又在新址建设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狩猎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360余件,其中200件为2009年新增文物,有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4件,三级文物24件。这些文物包括猎枪、猎刀等狩猎工具,桦皮碗、篓等桦皮制品,萨满服、玛鲁神等宗教用品,驯鹿笼套、鞍子等驯鹿文化文物,撮罗子等生产生活用品,以及工艺美术木雕、动物标本等,2013年,该乡被评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为全面展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生产生活、游猎迁徙、文化艺术,根河市文物所还规划设计了《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乡民族博物馆与原始生态部落展示服务提升项目》。

4.文化旅游成为部分鄂温克族地区的支柱产业。鄂温克族地区充分发掘、利用民间民族文化资源,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积极打造鄂温克族文化品牌。如敖鲁古雅乡猎民搬迁至新址放下猎枪后,根河市委、市政府要求,依托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文化的独特性,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打造敖鲁古雅文化品牌。政府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加大对“使鹿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宣传力度,并成功举办了“中国冷极节”“驯鹿拉雪橇比赛”等特色活动。“敖鲁古雅”“中国冷极”“中国驯鹿之乡”“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通过近年来的培育,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敖鲁古雅使鹿文化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成立了敖鲁古雅景区管委会,加强了景区管理。政府积极拓宽经营渠道,组织敖乡居民开设淘宝网店和微店售卖鹿产品和民族特产,利用团购网站和旅游网站进行家庭游住宿经营。目前初步统计62户居民中发展家庭游50多户,开设特产工艺品商店37户,利用网络经营旅游的有11户。

5.突出民族文化优势,展示非物质文化魅力。鄂温克族地区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如原生态歌舞剧《敖鲁古雅》,曾在智利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民间艺术节荣获“特别贡献奖”等多个奖项;鄂温克自治旗每两年一届的“伊敏河之夏”广场演出,每年组织苏木乡镇、旗直机关等业余艺术团队演出达十几场,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曾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温克民歌》大赛推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大力弘扬了鄂温克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示了鄂温克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大型歌舞剧《彩虹之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鄂温克抢枢进行了完美地展示。此剧曾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奖、呼伦贝尔市第八届文学艺术创作政府奖(骏马奖)、区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并在瑟宾节、旗庆55周年及呼伦贝尔旅游季节、呼伦贝尔市政府礼堂、鄂温克影剧院演出28场,演出盛况吸引《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十几家媒体专题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并探索出商业演出的模式。

(二)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绚丽丰富厚重的鄂温克族民间文化,靠言传身教、口授心传进行传承,使得非物质文化带有以往时代的历史印痕,使得浓缩的民族文化精华保存至今。然而,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涌起和商品经济的冲击,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也深受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一方面是大部分年轻人及他们的后代,逐渐淡忘了自己的母语,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开始认同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追求现代时尚,对传统艺术和技艺开始淡漠。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态度、人生价值的追求与祖辈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加之传统技艺难度高、劳动强度大、耗时多、效益低,令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部分干部群众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传承和发展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是保护落后文化。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遍“高龄化”,如会唱鄂温克民歌的老人大多年迈体弱,有的相继离世,这就致使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失传。

手工制品、技艺等文化遗产,在现代科技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改变的背景下,遭遇了较大的冲击,手工制品的市场也日见萎缩。如“鄂温克骨制品”“鄂温克皮毛装饰工艺”等技艺,传承人自身缺乏市场策划及包装、运作等商业手段,文化产品大多以传统的家庭作坊形式手工生产,无法形成产品的规模效应,不适应市场要求。在学术研究上,深入研究严重缺乏,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很少有人研究如何指导民族文化应用及其市场开发,不能有效地借助现代科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致使非物质文化传承链后继乏人。由于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传统畜牧业方式向现代科学化养殖的转变,游牧民族逐步告别简易活动的居所,住进了固定的砖房,甚至楼房,造成会制作“鄂温克欧鬲柱”(柳条包)等营造技艺的人寥寥无几。同时,一些鄂温克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关经费投入不足,交通闭塞、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等基础设施滞后,使现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整理、开发,严重制约了非物质文化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可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必行。

四、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以政府为主导推动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以政府为主导推动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各级政府及领导应充分重视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在此工作中应负有引导责任,应把鄂温克族的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日常性工作中。特别是对于非物质文化,应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做到有法可依。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多渠道地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主要用于开展调查、记录、保存、研究、传承、传播、宣传、培训、数据库建设等支出。同时政府应建立多元投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以及境外资本投资于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中。

(二)原生态的传承与发展

原生态的传承与发展是传承鄂温克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手段,应该建立文化艺术生态保护区。根据鄂温克族的实际情况,生态保护区可以以民族乡为单位。争取做到生态保护区的整体保护,以此达到维持鄂温克族文化赖以产生、传播和传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提供相对稳定的局部生存发展条件,保持鄂温克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本来面貌。尽量避免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破坏,恢复和增强鄂温克族文化的再生机制,延长鄂温克族文化艺术良性循环的周期。同时生态保护区的建立也会带来经济效益,不仅能够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还有利于鄂温克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鄂温克族地区要做强做大旅游文化业态,就要树立发展旅游业就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观念,策划一批具有鄂温克族特色的品牌形象,打造一批精品节庆和文化演出项目,开发和引进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在选择项目时要对资源基础、市场定位、区位优势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认真审视,避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活动内容相似、创新很少等现象出现;加强主题旅游产品建设,加快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升级,积极开发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促使文化旅游价值潜力的提升。如设计精美、色彩鲜艳的图片及文字构成的介绍鄂温克族文化特色的印刷品,赠送给游客或在景点出售,吸引游客再来观光旅游。开展较高级别的滑雪比赛和桦皮船比赛,以增加冬夏两季旅游的文化含量。大力发展桦树皮制作、饮食、服饰等鄂温克族特色文化产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扩大加工制作和销售民族手工艺品,并扩大桦树皮制品的制作、销售规模。经营民族工艺品专卖店、猎产品专卖店;通过影视作品、媒体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充分展示鄂温克族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促进鄂温克族地区旅游业加快发展;建设文化产业专业村镇,继续以开展民俗村旅游等形式向世人展示民风民俗,如进行民族婚俗表演等。

(三)教育式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要加强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本民族人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送他们到专业院校进修,定期聘请鄂温克族民间艺人、举办鄂温克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研究等专题讲座。其次要加大对代表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培养更多的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授徒传艺、培训讲习、搜集资料、学术交流等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活动给予资金补助,为鄂温克族培养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再次,鄂温克族地区的大学要设立与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的专业或学科,如设立鄂温克族传统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医药、桦树皮制作手工艺、民歌、民间舞蹈等课程。根据实际情况在民族中小学开设民族语言课、民歌课、手工艺课、体育课等民族文化课程。最后,把鄂温克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鄂温克族教育机制,多向与民族语言保护有关的科研项目倾斜。如发动本民族的老人和语言学者,采用汉字配合鄂温克语记音符号的方式编写鄂温克语教科书及工具书。由熟练掌握鄂温克语的资深人士向鄂温克家庭的孩子讲授鄂温克语,积极倡导鄂温克家庭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民族语言交流会话,帮助子女学习掌握鄂温克语,从而使广大鄂温克族群众能够更好地继承和保留本民族最原始的、最本质的精髓文化。

(四)传媒式的传承与发展

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是保护鄂温克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帮助我们记录、保留鄂温克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歌舞、口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同样可以通过现代媒体手段制成光盘等形式进行保存,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资源共享。我们可以将和鄂温克族有关的新闻报道、风光片、纪录片和影视作品等电子资料收集起来,搜集整理有关鄂温克族的著作、史料、文献、歌曲、舞蹈等。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开发音乐、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不断增强鄂温克族的文化软实力,创造良好的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环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会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鄂温克族的传统婚俗、民族服饰、丧葬、禁忌等民俗,同样对研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进程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我们要发掘、保护和传承发展好鄂温克神奇的民俗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价值。我们要扎扎实实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制定科学的传承与发展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宣传力度,这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工作,促进鄂温克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巴耶夫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8.

[2]李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应关注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N].中国民族报,2014-07-25.

[责任编辑:庆来]

K892.3.23

A

1674-3652(2016)05-0058-07

2016-09-01

黑龙江省民委“十三五”规划课题“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2016-2020)。

汤洋,女(鄂温克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问题研究。

猜你喜欢

敖鲁鄂温克族古雅
行走(外一首)
鄂温克族音乐文化
我的敖鲁古雅(外一首)
中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美容文化研究
古雅意韵华安玉
古雅之物 清冷之味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时光雕刻的古雅之美
俄罗斯埃文基人与中国鄂温克族民族起源探讨
鄂温克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功能与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