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体育解说诗性语言的审美观照
——以《天下足球》为例

2016-03-28张前荣

巢湖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解说员诗性韵律

张前荣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对体育解说诗性语言的审美观照
——以《天下足球》为例

张前荣

(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演绎归纳法对《天下足球》的解说语言进行审美分析,结果表明:体育解说运用诗性语言所产生的四个美感层次分别为韵律之美、表象之美、生境之美和传情之美,由此可探寻审美体验的过程及心理机制。在新媒体诗性缺失的环境下,体育解说诗性语言具有烛照诗意之路的美学价值。

体育解说;诗性语言;审美体验;美学价值

1 前言

2010年南非世界杯电视转播英德比赛中,解说员贺炜的一席“诗人解说”令观众称赞有加,其优美的解说语言和充沛的艺术情感带给受众以赛事之外的审美体验。诗性语言的适当运用会增强体育解说的艺术审美效果。这种诗性语言该如何界定?其审美效果是怎样产生的?本文选取《天下足球》的解说语言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演绎归纳法进行审美分析,着重探讨解说语言的诗性及其审美效果。

2 研究过程

2.1 诗性语言的概念溯源

诗性语言(也有论者称之为诗化语言、诗意语言,其美学上的内涵大致相当,笔者在此不做区分),其含义大致有三种:一是狭义上的,是指诗歌中的语言;二是广义上的,是指语言即诗,意即语言与诗歌具有同一性;三是偏广义上的,是指具有审美性和艺术性的语言。本研究中的“诗性语言”是指第三种偏广义上的,即审美意义上的语言。诗性语言观点较早来自于18世纪德国浪漫派美学,如弗里德里希·冯·施莱格尔在《关于神话的谈话中》和《断片》中均对“诗化语言”进行过论述。20世纪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人物克罗齐则提出“语言即艺术”的观点。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语言思想也是一种“诗化语言观”。“所谓诗化语言观便是指将语言的本性视作 ‘审美化’而非‘逻辑化’‘理性化’的语言哲学观念。”[1]

各种不同领域对诗性语言研究的着眼点不同,文学研究中将审美性视为语言基本特征之一;语言学、修辞学研究领域是对语言的修辞手法的研究;哲学意义上语言的“诗化本性说”则是一种语言哲学观念。不管从任何领域看,诗性语言都与审美相关。本研究选取《天下足球》为例,从哲学审美的角度审视体育解说中的诗性语言,重点观照体育解说运用诗性语言生成审美性和艺术性的过程。

2.2 《天下足球》诗性语言的审美追踪

《天下足球》自2000年开播以来,一直秉承“最纯粹的足球,最高级的享受”的口号,努力打造国内一档有质量的足球栏目,通过信息集锦和主题深挖向受众传递着娱乐性与审美性。诗性的语言与动听的音乐及精彩的画面相得益彰,诗性的解说语言是《天下足球》成为审美对象的重要因素,也是其深受中青年受众尤其是大学生追捧的原因之一,该栏目创办十几年来一直处于收视率的高端。

从审美视点观照,《天下足球》体育解说的诗性语言富有韵律美、表象美、生境美和传情美这四个美感层次。

2.2.1 韵律之美

《天下足球》在介绍著名球星时常运用诗性语言,勾起观众对自己喜爱球星的缅怀之情。“红魔系列”瑞恩·吉格斯的解说词犹如诗歌一般:“任凭世界的舞台有多么大,只有绿茵场是自己飞翔的天堂。任凭天地间多么广阔,只有疾走如风的左翼才是自己前进的方向。任凭世间万物绚丽多彩,也只有迷人的红色才是自己永恒的色彩……”[2]

从以上选择的一段解说词中可以看出,解说文字的节奏感较强,这种节奏感通过其轻、重、缓、急、高、低、强、弱、长、短带给受众以一种特殊的张弛交错的美感,这就像音乐的韵律美。第二人称的对话性视角,配以解说员饱含深情的语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得解说词充满诗歌般的韵律之美。

借用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考察体育解说,“能指”是解说的“音符”,包括解说员的语音、发声、语流以及解说词的排列组合。“所指”就是解说的对象与内容。“能指”根据“所指”的需要设定语速与语调,或抑扬顿挫或徐疾有致,“能指”与“所指”和谐一致,方能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就包含体育解说中的韵律之美。

一般来说,文学中的语言除了塑造形象之外,还有音调系统,包括语音、语调和节奏。这种韵律不仅是来自语言本身,更多的是由发语者的内心情感流泻所致。刘勰说:“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 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故知器写人声,声非学器者也。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3]文字表达上的音韵美是由发语者本人掌控,就是所谓的“言由心生”。

这种韵律美本来是韵文所具有的特质,古典诗歌尤为看重音韵和音律,散文和现代文中则不常见。《天下足球》运用这种饱含音韵美的文字进行解说,确能对受众的听觉造成积极的冲击,使受众在接受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之余也能获得听觉上的审美感受,理性的赛事欣赏与感性的审美体验两相交织,彼此促进。

2.2.2 表象之美

本身不具有形象性的语言文字却拥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塑造形象的功能,这种功能造就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逼真场面。语言文字的这种功能其实是通过激发人们心中的形象感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语言的形象性实际上就是人们通过眼观与耳听文字时,通过联想与想象而塑造成各类形象,是人们外在感官享受和内在心理体验的过程,笔者姑且称之为“表象”,语言文字的这种“表象”之美并非文学作品所独有,其它非文学领域也常见。试看《天下足球》“贝影”中的经典解说词:“……可是华丽转身后,贝影在好莱坞消失。贝影远去,我们不为你哭泣,只为你无眠。”[2]此段解说足以激发受众回顾大卫·贝克汉姆的足球生涯,令球迷仿佛“看到”贝氏离开英格兰皇马转投洛杉矶银河以及退役后投身好莱坞影艺圈的“背影”。这种解说就像是双方的情感会话,远去的“背影”是抒情客体,“哭泣”的无眠者则是抒情主体,主体与客体跃然于荧屏之外,仿佛立于受众的眼前。

类似这样的解说语言是《天下足球》惯常使用的解说话语。体育解说的诗性语言,辅之以比赛画面和恰当的音乐,使受众由听觉美感转化为视觉美感,拉大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体育解说诗性语言的表象之美。

此外,从解说文字表述的形式上看,《天下足球》有不少解说词都采用类似于诗歌和有韵散文的表达形式,在文字上产生和谐与对称之美,正如诗歌中的建筑美一样能带给受众以视觉上的审美冲击。这种审美冲击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促进受众对解说语言表象之美的体悟。

2.2.3 生境之美

体育解说的诗性语言一般都由解说员在节目中或激情演绎或娓娓道来,体育解说员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体现解说语言的艺术价值,因而就要求解说语言“意在言外,言中生境。言之无文,行而不远。”[4]

体育解说语言具有“生境功能”,就是“使观众在某些场合下超越比赛本身,达到一种对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追求,深切地看到人的崇高、优美和多面性,达到悦神悦志的层次,从而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5]体育解说词通过富有韵律之美和表象之美的文字,向受众传达一种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会使受众进入到各自不同的审美境界,从而体现生境之美。

《天下足球》在纪念著名球星的栏目“绝对巨星”中会大量运用优美的抒情文字对精心剪辑的画面进行解说,令受众在激动中回忆,在感动中体悟,不由自主地便进入一种超我的境界,从中会体察到节目与比赛之外的人性光辉。

在大型运动会尤其是奥运会开幕式上,体育解说的这种生境之美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故事陈述的话语方式是奥运开幕式解说的主要表达方式,但在实际解说中,解说员采用具有一定夸张程度的诗歌散文体的叙述方式也不足为奇”[4]。无论是“陈述故事”还是浅吟高唱,如诗般的文字解说总会将受众带到一种超脱于自身处境之外的境界之中。如此,奥运会开幕式的解说便具有了文学意义上的意境之说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皆可被誉为史诗般意义的媒介盛宴,其诗性的解说语言功不可没。

2.2.4 传情之美

审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感,任何艺术作品,若不能动人以情则便没有艺术的感染力,也没有美感产生。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论述的“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境”,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将自身情感融入作品中 ,读者通过阅读文字而理解其中的思想情感,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共鸣,在体育解说中同样存在。《天下足球》节目体育解说员运用充满诗意的解说词进行解说的过程实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过程,这种情感通过受众的“耳闻目睹”而引发情感回应与共鸣,从而实现了体育解说中的情感会话。在这种会话过程中,解说员或节目制作者是情感发出的主体,受众则是情感接受的受体,主体与受体通过情感对话进行沟通从而达到共鸣的目的。在这种主客体的情感会话与互动中,体育解说的诗性语言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唤起受众对韵律之美、表象之美和生境之美的审美感受。同时,这三种审美感受也由情感体验串联在一起,传情之美是前三种审美的内在驱动力与外在纽带。

从接受美学视域看,《天下足球》诗性语言的审美大致有这样的过程:诗性语言→韵律之美→表象之美→生境之美,其中,情感传导贯穿整个过程,情感路线是由物象到心象再到意象。体育解说员或体育节目制作者作为艺术情感的发起者,将情感通过包括诗性语言和精彩画面在内的物象传导出去,使受众产生审美想象与联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情感所投之心象,便成意象,实现审美接受与体验。在审美体验中获得情感愉悦和精神满足,这就是审美接受过程。这种审美接受的心理机制与一般艺术审美无异:审美直觉→想象→融情→理解→接受,都是从审美直觉开始,经过想象、融情、理解到接受。

不同受众的审美接受具有差异性,受众进入的审美境界也不尽相同,这与个体的审美能力成正相关。李泽厚按照人的审美能力将审美感受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智悦神”三个层次[6]。如果说韵律之美和表象之美只是审美的“悦耳悦目”层次,那么生境之美则是“悦心悦意”层次,“悦智悦神”层次的审美属于审美的极致范畴,语言的审美则实难达到该层次。

2.3 新媒体环境下体育解说诗性语言的美学价值

2.3.1 新媒体环境下语言诗性的缺失

新媒体是继互联网出现之后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技术手段和传播形态等方面均有飞跃式发展。新媒体给传媒界带来机遇与发展的空间。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途径更为多样,传播速度更为迅捷,传播内容则更为丰富。与此同时,新媒体也让传媒界面临着巨大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更方便更及时获取信息的渠道,受众的主动性大增。这对传媒主体来说不失为一种致命性的挑战,在传统媒体中所具有的优势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而不复存在。传媒主体的话语主权也逐步丧失。在新媒体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传媒主体对受众表现出了谄媚性的姿态,传媒中的文化性与艺术性逐渐流失,格调与品位也逐步降低。

新媒体诱导人们快速进入“读图时代”,受众也乐于接受新媒体“有图有真相”的传播方式,不愿也无法静心品读文字的诗性,文字的大部分功能被图片或视频所取代,语言的诗性几近被简洁性与及时性所消解。就连语言诗性最为充盈的文学在新媒体环境下也已改换了呈现方式,栖居于网络中的文学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诗意,而是演变成数字化的电子诗意,这种被稀释的诗意零落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在诗意缺失的 “读图时代”,文学与艺术的审美尽显世俗化,及时的感官享受被无限蛊惑,“欲望的感性显现”充斥于媒体。各类节目的娱乐性大增,媒体被娱乐至上的氛围所笼罩。体育传播也加入娱乐阵营,文学性与艺术性的降低则意味着解说语言的诗意性不被关注。

2.3.2 《天下足球》诗性语言的美学价值

从美学角度看,语言的诗性是其工具性之外的一种审美表现,这种审美能够消除人的精神空虚、慰藉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由贫乏转为充实,这是诗性语言的美学价值。

《天下足球》解说语言具有的音乐性与画意性虽然不及传统文学语言诗性之浓烈,但也算是在语言快餐化时代传媒界一种独特的诗性存在,能为受众带来一定的精神愉悦与艺术享受,成为每周一晚间球迷所期待的精神大餐。《天下足球》在体育节目的商业性和媚俗性氛围中对诗性语言的坚守,使其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烛照四处飘散的诗性“碎片”,这或许能唤起人们对诗意的追寻和对深度精神体验的企盼,实现海德格尔所期望的“诗意栖居”,这就是体育解说诗性语言的美学价值。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天下足球》的解说语言进行审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体育解说运用诗性语言能够给受众传达一定的审美感受,一般有四个美感层次组成,分别为韵律之美、表象之美、生境之美和传情之美。通过这四个美感层次,我们可以探寻审美体验的过程及心理机制。体育解说运用富有诗意性的语言对体育赛事与场景进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受众的审美感受能力,从而产生一种对诗性语言的认可与追寻的心理期待。在新媒体诗性缺失的环境下,体育解说诗性语言具有烛照诗意之路的美学价值,从这个层面上说,笔者建议体育传媒倡导并发扬这种对解说语言诗性的彰显,保持体育解说在审美层面上的丰富性。为此,体育传媒管理者首先需要确立方向,认定语言诗意性对体育解说大有裨益。其次,还要遴选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解说员对解说词的诗性进行把控与发挥。只有多管齐下,方能保持并适当提高体育解说语言的诗意性与审美品位。

[1]任华东.试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诗化语言观[J].江西社会科学,2010,(1):207.

[2]天下足球解说词(红魔系列)http://www.doc88.com/p-496273429804.html

[3]刘勰.文心雕龙·声律[M].南京:古籍出版社,2003:35.

[4]魏伟.体育解说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5]蒋颖.中国体育解说应具有的美学品格[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491-500.

AESTHETIC REFLECTION ON THE POETIC LANGUAGE OF SPORTS COMMENTARY——TAKING TOTAL SOCCER AS AN EXAMPLE

ZHANG Qian-rong
(Anhui Physical Science&Sports Professional College,Hefei Anhui 230051)

By using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deductive induction method,this paper aesthetically analyzes the commentary language of"Total Soccer".The results show that:the four aesthetic levels produced by the use of poetic language are the beauty of rhythm,the beauty of image,the beauty of situation production,and the beauty of conveying emotion.Thus,the proces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can be explored.Under the situation of lacking poetic of the new media,the poetic language of the sports commentary has the aesthetic value highlighting the poetic road.

Sports commentary;Poetic language;Aesthetic experience;Aesthetic value

G8

A

1672-2868(2016)06-0094-04

责任编辑、校对:陈 凤

2016-05-18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SK2015A658)

张前荣(1973-),女,安徽六安人。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与体育。

猜你喜欢

解说员诗性韵律
小小解说员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形与影的诗性纠结——庄晓明的诗与诗评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水果总动员
韵律之美——小黄村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诗性叙事与超现实叙事——论《尘埃落定》对于《百年孤独》的超越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