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水井地区耕读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以李氏家族为例

2016-03-28杨晓方祁丽萍

传播与版权 2016年1期
关键词:传播路径

杨晓方 祁丽萍 孙 勇



大水井地区耕读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以李氏家族为例

杨晓方 祁丽萍 孙 勇

[摘 要]耕读文化是以农业立国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影响深远。我国少数民族耕读文化独具特色,其中恩施利川大水井古建筑群的耕读文化就是一个典型代表。深入挖掘大水井李氏家族耕读文化,把视点聚焦于探讨大水井耕读文化传播中的主要内容体现以及相关路径,将李氏家族耕读文化的传播路径归纳为大水井古建筑群、家族家训、风俗节日和民歌小曲四个方面,并探讨其传播路径中存在的问题,以为民族文化更好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水井;耕读文化;传播路径

[作 者] 杨晓方、祁丽萍、孙勇,中南民族大学。

耕读文化是从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上发展起来的,以孔子儒家的“仁爱”哲学为核心的半耕半读,是传统农业社会的生存形态表现之一。耕读文化,“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耕作可以致富,读书可以耀族,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中国农耕时代。[1]从先祖李廷龙、李廷凤湖南沿路乞讨逃难落业大水井至利川解放,李氏子孙繁衍,先后历经廷、祖、远、胜、先等六代,官绅迭出、田连阡陌,李氏家族弥漫着浓厚的耕读文化的气息和氛围,这种耕读文化思想不是简单继承“以农为本”“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思想,还融合了儒家学派、宗教文化、西方文化等多种形式,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鄂西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圈层之一。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打破了“传播路径=大众媒介”的神话桎梏,他认为无论是道路、住宅还是货币、时钟都是传播“路径”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从“传播路径”这一层面的含义,可以看出以这些文化因子为依托的传播路径可以打通大水井耕读文化传播在时间和空间的间隔,实现文化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由于李氏家族所处时代的限制,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还未兴起,耕读文化的传播路径主要是人际传播和实物传播,立足于大水井地区耕读文化的内容,我们把视点聚焦于探讨大水井耕读文化传播中的主要内容体现以及相关路径,将李氏家族耕读文化的传播路径归纳为大水井古建筑群、家族家训、风俗节日和民歌小曲四个方面。

一、辉煌建筑,彰显家族荣威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与场所。大水井古建筑群由李亮清庄园、李氏宗祠、李盖五高仰台三部分组成,是目前长江中下游规模最大、保存较为为完整的中西合璧的古建筑群之一。李亮清庄园主殿三进,殿正上部雕花飞龙,下部拱门走廊,中西合璧,匠工精湛,整个庄园层叠错加,雕花扑面,令造访者目不暇接。李氏宗祠中轴线上排列着三大殿是教化族人、祭祀祖先,商讨政务、军务、族务的活动中心。在李亮清庄园里,大门右侧的碾米磨盘呈圆形方孔铜币状,寓意“漏米不漏财”,天井内的下水道、正厅里的画框也呈铜币状,暗示族人敛财聚富,明示族人要重视农耕生产,实现发家致富。庄园最里进建有小姐楼,构造回环弯曲,极具建筑的形式美;在李氏家长儿子的卧室左右各设一书房,房内有书架和书桌,寄寓了李氏家长对子孙读书传家的厚望。

视角转到李氏宗祠,宗祠魁山堂走廊房梁上有渔、樵、耕、读四副木雕,以及柱子上隐约可见的门联,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均可看出李氏族人注重农业生产,极力倡导耕读传家。在宗祠拜殿屏风墙上分别有“忍”“耐”二字,并各配楹联:“头上有天心可对,眼前无事业可修”“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忍”“耐”所在墙面正前方筑有水井,名曰“让水池”“廉泉井”,喻示家族的清廉礼让。祖宗殿中堂“先辈勤俭持家做出许多事业,吾侪耕读为本莫忘这个根源”;拜殿中堂“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拜殿门口对联“皇王土圣贤书可耕可读,天地德父母恩当酬当报”;前殿中柱间“天下耕读最为本,嫖赌洋烟最误人”……这些楹联都体现了李氏家族对后代耕读的重视,不仅要耕田劳作勤俭持家,还要不忘读书学习以求荣华富贵,才能实现家族的传承和壮大。

丰富的楹联,精美的木雕石刻,别致的彩瓷浮雕图案,异彩纷呈,一片辉煌,建筑的一砖一瓦、一窗一棂,都彰显着家族的荣耀与威严,其规模之大和布局之精美正是李氏家族耕读文化发挥作用的一大体现。

二、严格家训,传播耕读文化

家训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体现了一个家族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影响着一个家族的发展方向和族人的成就。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是与传统的家训密不可分,明清名臣曾国藩以良好的家族教育和家族制度至今在历史上享誉盛名。李氏家族也有比较完善的族规家训制度,并且尤为强调“忠”“孝”“忍”以及“读书传家”。“孝悌”在古代伦理关系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一个范畴。“孝”是儒家极为推崇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为人子者对于尊长应该恪守的责任和义务;“悌”则是兄弟、手足之间的行为准则。[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孝”成为做人之根本,孝和忠经常在一起使用,体现对父母的尊重和顺从。李氏家训的内容和传播载体体现在楹联、石碑、字画、书籍甚至是一口井。李氏祠堂的拜殿廊柱上方雕刻有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他们宣扬“皇天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天地德父母恩当酬当报”,可见他们将耕读传家与孝文化等量齐观。李家设有“廉泉井”“让水池”,水池旁隐约可见红色石灰字的对联,正上方是“守分安命”“顺时听天”的横对,也可以明显看出李氏家族对农业生产规律的顺从和对营造书香门第文化的重视。李氏家训弘扬的耕读传家影响久远,至今健在的李盖五后代李漫老人,饱读诗书,并且擅长书法、绘画,是利川市书法协会著名书法家,他的诗歌也处处流传着,这很好地体现了李氏家族耕读传家的传统。

李氏家训家规制度具有直白性和阶级性的特点。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李氏家训具有直白性,强烈的说服性,比如通俗易懂的“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就可看出。李氏宗祠拜殿到祖宗殿的天井两侧台阶,靠近拜殿一侧五级,靠近祖宗殿一侧九级,寓意九五之尊,这不仅反映出李氏族长在当地地位的至高无上,显示自己的威严,也体现出李氏家族强烈的等级观。除此之外,家规规定一般人也不得踏进宗祠厨房,女性不得进入祖宗殿,进餐时必须按照尊卑就坐等,由此可见李氏家族内部的约束十分严格。

李氏家规家训制度的传承和传播是李氏家族运行的原动力,为耕读生活形态和耕读文化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族人们的一言一行,一劝一戒中都渗透着耕读传家、忠孝两全的家族思想,正是如此,到清末取消科举制度,大水井李氏祖、永、远、胜、先五辈人共考取秀才十多人、廪生十余人、举人一名、进士一名。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族内部的稳定和延续,让李氏家族成为大水井地区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三、风俗节日,践行耕读思想

从内容上,节日的庆祝是耕读文化成果的活态展示。节日的约定俗成来源于生活,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文化产物。节俗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社会风俗和文化特点。[3]以大水井古建筑群为中心所形成的地域文化圈中,风俗节日打破了文化单一的静态传播形式,增添了人文气息和生活形态的展现,是极为重要的文化因子之一。除春节、中秋等常规传统节日外,李氏家族十分重视的节日,是盂兰节(佛教叫法)和冬至日。冬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小年”,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来庆祝。在偏远的大水井地区,冬至也是李家年底清理账目,庆祝丰收而约定俗成的节日,那一天,李氏家族也会邀请周边村民一起表演节目、分享粑粑等。盂兰节又叫“中元节”“鬼节”。农历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节”,乃庆元宵;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在农历七月十五,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李氏家族也会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由此可见盂兰节是李氏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4]除此之外,李氏还会蒸“鬼王粑”(用米制成的粑粑),与当地村民共享。盂兰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深刻体现了耕读文化的动态传播。

清初朱子学的倡导者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仪遂亡”。表明前人逐渐认识到重视既耕又读的文化模式。[1]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乡民来讲,或许只是一个给他们带来美食和娱乐的日子,更重要的在于节日的约定俗成为耕读文化的展现提供了更明显和直观的场所,通过固定的日期加深了当地人民对耕读文化的推崇,也有助于增强大水井地区文化的认同感。

四、民歌小曲,远扬耕读美誉

号子、田歌均是恩施较为流行的民歌,它们气势高亢,粗犷豪放,均是产生于野外劳动生产生活的民间歌谣,是为了鼓舞士气、提高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的一种方式。号子、田歌都配合着劳动的起始,曲牌丰富、旋律高亢激昂,节奏感明显而强烈,气势浑厚,情绪豪迈。它们的词曲简短易记,句式相对固定,均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龙船调,起源于利川市柏杨坝镇,原名种瓜调,用以唱出农民的生活,是最为著名的利川民歌,也是目前耕读文化传博最广,与时代结合最密切的元素。他们遵循本地人说本地事,歌词质朴、口语化,唱本地调,唱出生活的祥和与欢乐。而在歌中的衬词衬句、方言方音,诙谐幽默,生动有趣。[5]龙船调作为利川灯歌的代表,被全国乃至全世界所接受,是外界对利川民歌文化的肯定,他们不忘耕读根本,以农耕为本,辛勤劳作,同时以文化艺术的方式将其进行传承,一代又一代,让后代不忘耕读之本,使利川的民歌文化源远流长,盛名远播。1952年2月,经过利川县文化馆音乐干部周叙卿和舞蹈干部黄业威在柏杨坝搜集整理的民间小曲《种瓜调》以《龙船舞》的形式,参加“恩施地区第一届民间歌舞文艺会演”,评为优秀节目。继后取消彩莲船的表演和道具,只唱歌曲,正式定名为《龙船调》。2003年8月,《龙船调》被录制成专题片和MTV,相继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等栏目,向全国和世界播放。同年,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上,一曲《龙船调》把演出推向高潮。《龙船调》登上这神圣的音乐殿堂,标志着它被铭刻上世界优秀民歌的丰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优秀民歌。

竹枝词也是大水井地区耕读文化的另一衍生物。竹枝词最初是一种集歌、舞、词于一体的民歌形式,最初为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在唐代经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的大力推崇而逐渐脱离歌舞,成为一种单独的文学形式。它多用方言俚语,与群众生活贴近,读起来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竹枝词是古代流行于巴渝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6]竹枝词与灯歌的产生和流行的地域相同,歌唱者的族属和形式相同,歌唱的调式和风格相同或相似,歌词结构和和声衬词在歌词中的位置相同。[7]竹枝词适应歌、舞、巫祀和劳动需要而产生,主要用于赛神祭祀等活动,同时也反映土家族人的自然风物、生产生活、婚丧嫁娶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土家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比如竹枝词《找莫毕》中写道:“妙龄少女暗怀春,莫毕阿谁众里寻。一把锅灰多少爱,悄悄抹向意中人。”在土家语里,莫毕就是小伙子的意思,将锅灰抹在男青年脸上,是以前土家族女孩子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可看出利川灯歌与竹枝词一脉相承都是巴蜀文化艺术的结晶。[5]

五、结语

大水井地区巴山余脉与齐跃山脉在此交汇,自然风光无限,有峰峦叠嶂的连绵群山、气势恢宏的高山峡谷和鬼斧神工的天生龙桥;这里巴楚文化水乳交融,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风光孕育了独特的文化艺术,李氏家族耕读文化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包括大水井古建筑群、家族家训、风俗节日和民歌小曲等文化因子。通过上文的分析归纳,我们总结出大水井地区耕读文化大水井古建筑群、家族家训、风俗节日和民歌小曲四个方面的传播路径,其明显的特性就是寄托于具有文化属性的文化形式进行传播,传播路径较为单一。由于文化的抽象性、隐含性及具体存在形式的零散性,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以下因素影响,造成大水井地区耕读文化传播路径的单一与失衡。

第一,地区偏远,远离文化消费市场,大水井旅游区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柏杨镇水井村眺望三片的半山腰上,南距利川城42公里,东北距重庆市奉节港约100公里。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文化消费,造成文化消费这一传播路径效率低下。

第二,区域民众自主性、积极性不高,大水井旅游区目前经济带动性较差,当地和周边居民没有从旅游开发中得到实惠,对旅游开发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少量居民在古建筑附近搭建房屋,严重影响了旅游区风貌。[8]

第三,商业化开发不当,大水井古建筑群的开发商在对于大水井文化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开发,导致了大水井景区的景区入口建筑与大水井古建筑群风格不统一,景区内文化产品单一,未能体现大水井古建筑群文化特色,其中耕读文化的体现更是单一。

第四,传播路径单一,过分依赖的文化因子也未得到较好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阶级斗争”以及“文化大革命”等社会运动严重破坏了大水井李氏家族耕读文化,在闭塞的利川大水井地区本来单一的耕读文化赖以传播的文化因子也逐渐消失。

文化内容想要得到长久的保护与传承,不得不进行系统性、有序性的传播,近年来的大水井古建筑群的文化保护也略有成效,大水井李氏家族耕读文化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传播路径的建设,不断扩大影响力,形成文化保护的“蝴蝶效应”,才能实现大水井李氏家族耕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大学生国家级创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CX15023)]

【参考文献】

[1]陈小观.温州耕读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4.

[2]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44.

[3]姬娟.文化要素分析与中国传统节日研究——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4]中国民俗网[EB/OL].http://www.chinesefolklore.com.

[5]谭宗派.利川灯歌的生态、源流及特点探析(下)[N].恩施日报,2011-07-16(6).

[6]李世杰.邂逅土家竹枝词[N].湖北日报,2013-04-10 (7).

[7]何越鸿.恩施竹枝词的修辞审美考察[J].学习周刊,2014(2).

[8]许忠秋.恩施地区文化景观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传播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高校学生中有效传播的路径研究
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英文学术期刊办刊策略与传播路径研究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与应对策略
新媒体背景下庐山云雾茶旅游品牌传播路径研究
自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对本土文化传播的路径分析